去年,“工業互聯網”成為業界吸睛詞匯,成績可圈可點,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布局架構已初步形成。2018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發展迅猛,數據顯示,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產品類產品已經超過其他國家的總和。
目前,已培育形成50余家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部分平臺工業設備連接數量超過10萬套,涌現了一批創新工業APP并實現商業化應用。
當然,和諧的交響樂中也出現了明顯的雜音。
2018年,隨著GE售賣Predix的風波以及最后決定獨立運營Predix,業界對工業互聯網尤其是平臺的未來發展展開了深入討論。
展望2019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又將如何發展?市場、投資、應用和技術等維度又呈現哪些趨勢?新年伊始,這些問題擺在了工業互聯網從業者的面前。
要脫穎而出?應用落地才是王道
2018年,被業界稱為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開局之年”,自從國務院于2017年11月發布《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后,國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便如雨后春筍般地不斷涌現,2019年正面競爭在所難免。
PTC中國區售前技術總監秦成表示,經過2018年的群雄逐鹿,2019年對所有工業互聯網平臺廠家來說都是關鍵節點。他認為,無論是企業的決策,還是具體的業務場景,乃至項目資金的準備,都會在2019年全面得到落實。
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紀豐偉也認為,隨著政策貫徹的深入和資本市場的推動,平臺數量的增長趨勢在2019年還會持續并加劇。但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仍然處于格局未定的關鍵期和規模化擴張的窗口期,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還未形成,“殺手級”工業APP還未出現,各個平臺連接的設備和企業數量還有限。
因此,現在說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入優勝劣汰期還為時過早,但2019年會成為平臺企業搶占未來主導權的關鍵期。
那么,在激烈的競爭中,哪些平臺將更有潛力脫穎而出?應用落地才是王道。
紀豐偉強調,在整個產業版圖中,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會更加明確市場定位和發展策略,每個平臺會開始尋求差異化競爭。具有區域特色或行業特點的平臺將率先形成競爭格局,平臺對企業的黏性開始顯露,并初現工業互聯網應用的效果。
2019平臺面臨盈利破冰點
從融資和盈利角度看,2018年工業互聯網平臺融資十分活躍,但業界對平臺的盈利能力依然十分擔憂,目前正在盈利的平臺屈指可數。
Predix投入和產出的巨大反差也讓業界對平臺的投入和盈利能力產生了疑慮。
展望2019年,哪些平臺會繼續吸引資本青睞?平臺盈利能力是否會改觀?
對此,業界專家認為,任何技術的發展都會在資本市場經過從盲目追趕期發展到冷靜期的過程。經過群雄逐鹿之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投資會進入冷靜期。
秦成表示,2019年,無論資本市場還是用戶會越來越關注平臺的RoI,落地應用效果等。投資重點也會圍繞平臺的先進技術組件,如AI,AR等。
賽迪智庫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楊春立告訴記者,現階段,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仍然以建設企業主體的自有資金和政府補助資金為主,部分優秀工業互聯網創業創新項目通過股權融資來運營發展。但是由于工業互聯網尚處起步階段,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應用推廣中面臨用戶接受度不高、商業模式不成熟、技術人才儲備不足、投資回報周期長,即高投入、高成本、高風險“三高”現象。
據數據顯示,在針對中小企業工業互聯網認知度的調查中,59%的企業了解工業互聯網,36%的企業選擇不太了解工業互聯網。
正是由于企業信息化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其進行工業互聯網的步伐也有快有慢,很多企業對工業互聯網了解程度也只停留在概念層面。
而且,多數企業“底子薄”信息化能力較薄弱,設備聯網能力、數據采集收集能力差等都是制約智能化轉型的“痛點”。再加上,目前國內制造業企業人才匱乏,制約了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發展步伐。
通過對全國69家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調研數據來看,14%的平臺投入超過10億元,43%的平臺投入超過億元,88%的平臺投入超過千萬元。
此外,還有很多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遠未完成,后期推廣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預計各自平臺的整體投入將是目前投入的2-3倍。
因此,2019年將是工業互聯網平臺高投入密集的一年。
從盈利的角度來說,平臺經濟的特點決定了工業互聯網平臺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爆發式增長,馬太效應的出現需要一定時間和數據數量的積累。
秦成認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盈利,一定來自于基于海量數據連接后大范圍應用及推廣。所以,需要各廠商既抬頭看路,還要腳踏實地。需要實實在在讓客戶看到實際應用效果,總結復制經驗,快速推廣以獲得海量連接及數據。
紀豐偉向記者列舉了三類盈利模式:
一是項目型短期盈利模式,通過智能化改造的大中型項目來盈利,但這種模式增長性有限。
二是平臺化中短期盈利模式,企業上云過程中,平臺提供商通過提供應用服務獲取收益。
三是平臺化中長期盈利模式,通過培育平臺生態或利用平臺匯聚的數據進行變現。
紀豐偉補充道,平臺提供商只有在經營模式轉變到中長期盈利模式后才能實現盈利的突變,而由于工業互聯網的工業特性帶來的復雜性,這將是一個艱巨、漫長的過程。
不過,盡管前路漫漫,但對于平臺提供商而言,2019年或許是盈利的破冰點。
楊春立表示,隨著工業互聯網產融結合政策的加快研制,資本市場對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企業的投資活動和投資力度將會逐漸加大,平臺融資規模和融資活動將會同步增長。加之平臺企業的盈利能力的進一步提升,2019年有可能成為平臺盈利的破冰點。
新興技術與平臺結合將愈加緊密
技術是平臺發展的原動力。2018年,工業大數據、AI、VR甚至區塊鏈等新興ICT技術與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結合應用呼聲越來越高。
2019年仍然是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技術應用的探索期,新興技術與平臺結合將愈加緊密。
其中,邊緣計算技術將得到重視,邊緣計算產業將出現高速發展。隨著設備上云行動的深入,設備端邊緣側的功能和應用將越來越多。
另外,大數據、AI、VR/AR等技術也值得關注。秦成告訴記者,隨著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推廣及工業大數據的積累,工業大數據的建模分析等核心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將會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落地價值帶來質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開源技術的應用將加速發展,成為工業互聯網新入企業的主要選擇。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