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通“智” 以數字化賦能電力未來

時間:2019-01-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配電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當下,施耐德電氣認為,未來將有數以百萬計的數字化智能配電設備,包括智能儀表、線路傳感器和有載分接開關等會被應用在包括電網、交通、工廠、石油石化等領域在內的大型基礎設施中。

在配電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當下,施耐德電氣認為,未來將有數以百萬計的數字化智能配電設備,包括智能儀表、線路傳感器和有載分接開關等會被應用在包括電網、交通、工廠、石油石化等領域在內的大型基礎設施中。

隨著城鎮(zhèn)化的持續(xù)演進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未來社會對電力需求將持續(xù)增加。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到2040年電能將占最終能源消費增量的40%。同時,一個更加高效、分散化、數字化的電氣化時代正在悄然到來,人們對于電力的可靠性、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用電側的需求也愈加復雜,這就對配電技術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配電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當下,施耐德電氣認為,未來將有數以百萬計的數字化智能配電設備,包括智能儀表、線路傳感器和有載分接開關等會被應用在包括電網、交通、工廠、石油石化等領域在內的大型基礎設施中。“物聯”則“數”生,通過加強對數據的收集、分析和處理,實現以“物聯”而通“智”,將成為人們獲取更加安全、可靠、高效、互聯互通且可持續(xù)電能的關鍵。

以數據之利激發(fā)節(jié)能增效潛力

在未來10年內,預計會有300億到500億的智能機器被應用,進而形成更加龐大的物聯網網絡,這也意味著本就愈加龐大的電力網絡,將產生更加海量的數據,因各系統(tǒng)間相互孤立而導致數據可用性及有效性不足的問題,極有可能加劇故障排查困難,效率低下,風險增加等情況的出現。

對此,施耐德電氣認為,利用數字化技術,對配電系統(tǒng)產生的海量數據進行精準收集和專業(yè)分析,通過“讀懂”數據,掌握系統(tǒng)健康狀況,將成為更早發(fā)現問題、預測風險,優(yōu)化管理和控制,進而節(jié)能降耗的有效途徑。

施耐德電氣正致力于從硬件、軟件及數據方面,融合更多互聯互通的產品,更專業(yè)的邊緣控制軟件,以及全生命周期數字化顧問服務,加速革新,實現設備連接、系統(tǒng)架構、應用場景的全面覆蓋,通過包括PowerTag終端配電智能化系統(tǒng)、可內置多類型數字模塊的MasterpactMTZ空氣斷路器等智能硬件,加強系統(tǒng)穩(wěn)定性、互聯性及數據獲取能力,并利用一系列電能管理軟件及專家顧問服務,提供電能、運行質量等分析,助力用戶提高用電可靠性及資產設備性能,全面保障電氣資產健康,實現高效、精確、專業(yè)地運營和精細化管理。

基于升級后的EcoStruxurePower智能配電架構,施耐德電氣為成立于1952年的大型綜合性甲級設計研究企業(yè)——湖南省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提供了全套數字化智能配電解決方案,充分利用數據最大限度提高了電能可用性,工作人員及能源的效率,降低了運維成本,同時實現了主動式運維,激發(fā)了節(jié)能潛力。目前,湖南建院已成功獲得了綠色建筑三星設計標識,成為了節(jié)能降耗的優(yōu)秀典范。

以數字化運維擁抱未來電網

在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我國能源結構正在向高效、清潔、低碳、分散進程加快邁進。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發(fā)布的《可再生能源微電網的政策和監(jiān)管》顯示,2016年~2030年,可再生能源將為大約60%的新增電力需求提供電力,其中約40%將通過微電網實現。當前,我國新能源發(fā)展受“能源結構變化”、“新能源經濟性提升”、“智慧電網與微電網快速發(fā)展”以及“電動汽車技術發(fā)展”的驅動,到2030年,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將占新增裝機容量的50%。未來,將有超過一半的消費者考慮自給供電,包括智能家居、自發(fā)電、電動汽車、融資服務等。

施耐德電氣認為,面對電力生產方式的多元化與響應側日趨復雜的需求,柔性電網將成為緩解供需側矛盾,利于電動汽車、分布式能源、儲能系統(tǒng)接入的未來電網的主要形式。而在其中,微電網將成為未來電網的重要補充。微電網的落地將有效引導分布式電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納,而其發(fā)展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電力市場的開放程度及技術延展性。

近年來,除了將更多的數字化技術應用在新能源使用、消納以及對于電網需求側的響應上,施耐德電氣正在致力于利用EcoStruxure微電網運營系統(tǒng)-EMO、EcoStruxure微電網顧問-EMA微電網能量管理系統(tǒng)等針對性的微電網方案參與到未來電網的技術變革中,通過對數據更加廣泛、精準地收集、分析、洞察與行動,來應對挑戰(zhàn),助力電網運營者轉變傳統(tǒng)配電模式無法滿足未來電網發(fā)展需求的現狀。

配電技術生態(tài)圈:攜手合作創(chuàng)未來

配電技術數字化、智能化的發(fā)展與愿景實現離不開全產業(yè)鏈各方的共同努力。施耐德電氣認為,單一企業(yè)已經無法滿足從發(fā)電側直至用電側完整生態(tài)鏈的多樣化需求,而只有構建一個更加開放的生態(tài)圈,利用更具兼容性、靈活性的平臺,連接跨度更廣泛,數量更龐大的電力設備,并集合不同細分領域的專業(yè)智慧,一同去挖掘潛藏的價值,發(fā)現更適合的路徑,才能有效推動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的落實。

在配電領域,施耐德電氣在全球正基于EcoXpert生態(tài)伙伴計劃,不斷完善著電力領域的生態(tài)圈建設,旨在將全球領先的成套廠、技術提供商、軟件開發(fā)商和最終用戶等緊密相連,通過更深入了解用戶需求,提升技術及服務能力,提供更完善的解決方案,以共同推進幫助更多的電網、配電企業(y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等實現持續(xù)穩(wěn)定的電力輸送,保障電能使用的安全、可靠及高效,迎接電力世界新的未來。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娓娓工業(yè)

廣州金升陽科技有限公司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