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激發長寧區博士后研發和創新活力,圍繞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長寧加快推進科技創新人才聚集區建設的目標,根據《長寧區關于加快寄居創新創業人才的若干意見》(長府[2016]56號)文件精神,我區鼓勵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入駐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經區人社局審核、市人社局審批同意,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成功入駐上海多媒體產業園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區人社局將根據相關規定,繼續做好實踐基地入駐企事業單位的博士后研發政策支持。
什么是博士后?
博士后(Postdoctoral),是指在獲得博士學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科學研究的工作職務,一般是在博士后流動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進行研究的人員。需要注意的是,博士后不是學位,而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經歷。一般博士后的任期時間不會太長,是一種從事科研的過渡性工作安排。中國國家博士后基金對博士后在站資助的時間為兩年。
什么是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國家人社部、全國博管會為充分發揮博士后制度在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和企業技術創新中的獨特作用,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規范各地省級博士后工作平臺建議,出臺《關于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人社部發[2011]21號)文件,要求將已經建立的博士后工作平臺統一規范為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這一稱謂。
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集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一體,是博士后直接工作的平臺機構。政府或企業設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實現產學研結合,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同時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沒有直接招請博士后的權力,只能委托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后。
長寧區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概括
2004年8月長寧區創建上海市首批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自2004年8月基地正式建立至2010年5月底,共有12家單位推出博士后研究項目46個,已正式簽約項目26個,其中:國家863項目14個(無線通信、未來寬帶);先后引進博士后研發人員31名,其中有6名出站后分別留在未來寬帶、第四代無線通信、瀚訊無線技術公司工作。先后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1篇,申請專利18項,其中有6項獲得授權。從總體情況看,長寧區引進博士后總數、留用博士后人員數、研究項目層次均位居上海市10個博士后基地前列。
為何要加入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百余年來,博世成功的奧秘就在于科技創新。博世中國59000余名員工始終在不懈努力,致力于推動科技發展,塑造人類未來。科技創新始終處于博世集團中心地位,不斷的科技創新離不開尖端科技人才的加入,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作為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與企(事)業單位聯合培養、使用高層次科技、管理人才,促進產學研相結合的省級博士后工作的平臺,可以為博世吸引更多尖端人才的加入,為擁有前沿科技理論的博士后們提供實踐機會,最終實現雙贏的局面。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