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見證改革開放40周年——儀器儀表行業發生巨變!

時間:2018-12-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8年12月18日,我國迎來了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40年我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億萬國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8年12月18日,我國迎來了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40年我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億萬國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儀器儀表

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此次會議確立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路線,開始實行改革開放。國內各行各業抓住改革開放的契機,百廢待興,努力前行。

儀器儀表作為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各種信息進行測量、采集、分析與控制的手段和設備,是人類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礎工具,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起著極大的作用。

作為制造業中的一員,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在改革開放方針政策指導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加強科技攻關和產業化。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已經形成產品門類品種比較齊全,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和開發能力的產業體系,成為在亞洲僅次于日本的儀器儀表生產大國,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儀器儀表進出口發展迅猛

據權威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年度總產值為9995.00億元,產值同比增長2.60%;資產總額為9271.00億元,年度銷售收入為9558.40億元,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7%;年度利潤總額869.10億元,利潤同比增長9.97%。

從2017年我國儀器儀表進出口數來看,無論是進口總額還是出口總額均保持了上升勢頭,其中2017年1-12月,全國31個省市儀器儀表行業累計進口總額665.20億美元,增幅47.97%;同期,全國31個省市儀器儀表行業累計出口總額為438.71億美元,增幅27.15%。

成果頻現,重大儀器專項成果頻現,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改革開放使科技發展迎來了春天。40年來,我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一大批重大儀器專項和“863”計劃成果相繼出現。如“十二五”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新型等離子體質譜關鍵部件研制與創新應用研究”項目通過驗收;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寬量限超高精密電流測量儀”取得一系列技術突破;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便攜式薄層色譜-拉曼光譜聯用儀及其藥品快檢支撐系統”項目通過驗收;“863”計劃“先進環境監測技術設備”重大項目通過驗收等,這些重大科技成果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還打破了國際壟斷。

影響力擴大,“引進來”和“走出去”成果顯現

改革開放為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對外技術交流打開了一扇“窗戶”。40年來,眾多的國際知名儀器儀表企業在中國建立了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如霍尼韋爾、西門子、艾默生、ABB、歐姆龍等利用中國的人力資源優勢和良好的政策環境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面向全球大力開發新產品。我們不僅引進學習了先進技術和產品也學習借鑒了先進管理經驗,促進了我國儀器儀表技術和國內企業的發展。另外,一些國外企業通過與國內高校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不僅促進了我國儀器儀表技術自主研究工作,也為我國培養了相關人才。

改革開放前,我國儀器儀表企業基本上都為國有企業,通過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如今國有儀器儀表企業已逐步改造為國有控股、民營等多種形式,發展局面一片大好,并涌現出一批實力雄厚的企業。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達到4358家。

隨著國內儀器儀表企業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走向海外,并取得豐碩成果。如威勝集團電能表產品出口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和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業務聯系;華立集團在印度、泰國、阿根廷等國家興辦了合資企業,生產的電能表供應當地及周邊地區;京儀集團所屬京儀北方儀器公司在孟加拉建立了電能表合資企業等等,有力的提高了國產儀表品牌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研發基地增多,地方重視,儀器儀表行業發展勢頭一片大好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積淀,我國已是名副其實的制造大國,儀表行業作為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得到了各個地方重視,把儀器儀表作產業為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建設儀器儀表產業研發基地。

如安徽天長儀器儀表產業基地、江蘇金湖縣儀器儀表特色產業基地、遼寧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重慶市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等,這些基地的建設為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積蓄了充足的能量。

回望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歷程,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在改革開放的方針下,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

但是與國外知名品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科技創新及其產業化進展緩慢、關鍵核心技術匱乏、低水平重復異常突出、產品穩定性和可靠性長期得不到根本性解決、大量進口對產業發展造成較大不利影響等。

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我國儀器儀表企業要瞄準儀器儀表科技創新短板,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切實增強高端儀器儀表供給能力,支撐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值此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回顧我國儀器儀行業的發展進程,展望未來的宏圖遠景,可以預見,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仍將會以較快的速度發展,創造更加輝煌的成績。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