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8年中國不間斷電源(UPS)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預測 持續發展的同時還需以“芯”為鑒

時間:2018-12-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如今,本土品牌如科士達和科華恒盛都擁有了與國際品牌競爭的實力,逐漸的從國外大廠的手中搶奪回屬于自己的市場,并且將我國的不間斷電源(UPS)產品輸出至國外。

不間斷電源(UPS)最早進入中國是在1972年,在1990年以前,我國UPS產品幾乎全部依靠進口,國內廠家主要是經銷或者組裝小功率進口產品。1991年以后,國外領先的UPS廠商開始紛紛在中國投資建廠,梅蘭日蘭、艾默生和伊頓都進入中國并且在中國投資建廠生產不間斷電源(UPS)。與此同時,國內不間斷電源(UPS)廠商開始推出3KVA以下的產品,接著是5KVA-20KVA的產品。隨著時間的流逝,經過我國相關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我國逐步掌握了不間斷電源(UPS)關鍵的核心技術。如今,本土品牌如科士達和科華恒盛都擁有了與國際品牌競爭的實力,逐漸的從國外大廠的手中搶奪回屬于自己的市場,并且將我國的不間斷電源(UPS)產品輸出至國外。

圖表1:我國UPS行業發展歷程

UPS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UPS行業現狀:銷售額逐年遞增,但創新速度放緩

UPS產品主要應用在政府、電信、金融、互聯網、制造等5大行業,因此UPS應用程度與工業化和信息化程度高度正相關。

從近年來我國UPS行業發展來看,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下游產業的快速發展打開了UPS的增量市場,2009-2017年行業銷售額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且增速較快,2017年達到78.5億元,同比增長15.1%。

圖表2:2009-2017年UPS行業國內銷售額走勢圖(單位:億元,%)

UPS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但是從創新能力方面來看,2015-2016年行業相關專利申請量分別為2692項和2905項,處于歷史高位,但在2017年UPS相關專利申請數量僅為1035項,和前兩年相比出現大幅下降,反應出企業創新能力有所下降。

圖表3:2012-2017年我國UPS相關專利申請數量分析(單位:項)

UPS

資料來源:SooPAT專利分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UPS行業前景預測:多因素利好行業穩定增長

從行業發展前景來看,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我國UPS行業具有如下利好因素:

因素1:國內信息化建設提速

201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室印發《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綱要明確了信息化應貫穿我國現代化始終,在生態、法治、軍隊、教育、工業等各領域建設都要起到關鍵作用。可以預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在各行業特別是金融、教育等領域信息化建設的投資。UPS作為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受益頗多。

因素2: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市場爆發

數據中心是云計算的基礎設施,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IDC)牌照放開后,阿里云、騰訊云、華為等巨頭進入市場,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約為2602億美元,國內云計算2017年市場規模為3394.1億元,同比增長22.73%。

圖表4:2011-2017年國內云計算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UPS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云計算的加速發展助推了數據中心的不斷升級和擴容。由于IDC是高速互聯網調控中心,用戶對信息資源的遠程處理、存儲和轉送的時效性要求極高,即使是幾秒鐘的停機也會給整個互聯網的安全運行和用戶的生產經營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因此UPS是IDC建設不可或缺的部分,UPS行業將會因此而受益。

隨著利好因素的持續發酵,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UPS行業國內銷售額在今后5年內將保持大約8%的增速增長,2023年全年銷售額將達到116億元。

圖表5:2018-2023年UPS行業國內銷售額預測走勢圖(單位:億元)

UPS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前瞻經濟學人APP

行業未來發展建議:以"芯"為鑒,持續創新

目前國外品牌正加快高端技術下移,致力開拓中低端市場,這將給我國相關企業造成極大的沖擊。我國相關企業應當趁此機會鞏固中低端市場的同時向高端市場發起沖擊,而沖擊高端市場的關鍵在于創新。

中興公司的"芯片門"事件已經給國內的企業敲響了警鐘,即使中美貿易戰有所緩和,國內所有實體企業都不應該因此而放松警惕。國內UPS行業相關企業正是在持續創新的推動下才能追趕上國外相關的優秀企業,因此,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未來我國UPS行業企業仍應在技術創新方面下大工夫。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不間斷電源(UPS)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