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是智慧城市戰略規劃中一項重要的民生領域應用,也是民生經濟帶動下的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點,其建設應用是大勢所趨。智慧醫療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納米技術等,融合管理部門、醫療機構、服務機構、家庭的醫療資源及設施,創新健康管理和服務模式,建立全息全程的醫療健康動態監測與服務體系。
物聯網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能夠幫助醫院實現對人的智慧化醫療和對物的智慧化管理工作,從而使“智慧醫療”得以實現和推廣。
智慧醫療體系架構
1、應用服務平臺
智慧醫療衛生應用服務平臺主要由智慧醫療公眾訪問平臺構成,通過居民健康自助門戶搭建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一體化居民健康服務體系,對居民的健康狀況,疾病發生發展和康復的全過程實現監測與評估,從而提供健康咨詢和自我健康管理等服務。還可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獲取個人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實現日常的醫療咨詢以及健康和用藥提醒等。
2、應用支撐云平臺
(1)服務平臺層:主要包括智慧云服務平臺和智慧云數據中心。
智慧云服務平臺是醫療行業的一體化平臺,以服務的方式完成醫療衛生機構的數據采集、交換、整合,通過提供統一的基礎服務實現以“居民健康檔案為核心,以電子病歷為基礎,慢性病防治為重點,決策分析為保證”的智慧云服務,實現醫療機構的互聯互通,建立智慧醫療數據中心;
智慧云數據中心是在統一的核心數據框架建立的前提之下,基于國家標準進行建設的,能夠完成醫療機構相關信息的匯聚整合,支撐居民健康信息的共享。同時,通過對海量醫療數據的挖掘、分析,輔助管理者進行有效決策。
(2)基礎支撐體系:主要由運行支撐平臺和基礎設備組成。
運行支撐平臺處于承上啟下的位置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基礎中間件,提供資源虛擬化中間件、應用服務中間件、數據庫中間件;二是運行支撐服務,其通過向下實現對基礎設施的有機整合,提供云計算和云存儲功能,解決分散資源的集中管理以及集中資源的分散服務問題,有效支撐各類感知資源和數據實現面向服務的按需聚合應用,支撐高效能海量數據的分析處理。
基礎設備層主要包括服務器、存儲設備、交換機等。
3、基礎設施平臺
主要由智慧感知層和醫療衛生專網組成。
其中,智慧醫療衛生感知層涉及不同種類的傳感器及傳感網關,實現對醫療衛生對象的識別與醫療衛生資源的采集。
醫療衛生網絡主要采取運營商統籌、專線接入以及Internet經VPN接入等三種接入方式。同時,在充分考慮與智慧城市其他領域網絡的融合性、共享性和安全性等問題的情況下,實現整個智慧城市網絡的傳輸與統一管理。
4、標準規范體系
標準規范體系是智慧醫療建設的基礎工作,也是進行信息交換與共享的基本前提。
在遵循“統一規范、統一代碼、統一接口“的原則下進行智慧醫療建設,通過規范的業務梳理和標準化的數據定義,要求系統建設必須嚴格遵守既定的標準和技術路線,從而實現多部門(單位)、多系統、多技術、以及異構平臺環境下的信息互聯互通,確保整個系統的成熟性、拓展性和適應性,規避系統建設的風險。
主要包括:智慧醫療衛生標準體系、電子健康檔案以及電子病歷數據標準與信息交換標準、智慧醫療衛生系統相關機構管理規定、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管理規定、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系統介入標準、醫療資源信息共享標準、衛生管理信息共享標準、標準規范體系管理等建設內容。
5、安全保障體系
智慧醫療主要從六個方面建設安全防護體系,包括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主機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和安全管理,為智慧醫療衛生系統安全防護提供有力技術支持。通過采用多層次、多方面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實現全面的防護、檢測、響應等安全保障措施,確保智慧醫療體系整體具備安全防護、監控管理、測試評估、應急響應等能力。
智慧醫療的關鍵技術
1、物聯網技術
國際電信聯盟(ITU)把RFID技術、傳感器技術、納米技術、智能嵌入技術視為物聯網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技術網。
在醫療衛生領域,物聯網的主要應用技術在于物資管理可視化技術、醫療信息數字化技術、醫療過程數字化技術三個方面。例如,
借助于醫療物聯網技術實現即時監測和自動數據采集以及遠程醫療監護;
借助RFID標識碼,利用移動設備管理系統,在無線網絡條件下直接進入系統實時完成設備標識、定位、管理、監控,實現大型醫療設備的充分利用和高度共享,大幅度降低醫療成本;
運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患者、血液以及醫護管理等的信息智能化。
2、云計算技術
云計算是網格計算、分布式計算、網絡存儲、虛擬化等傳統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發展融合的產物,也是一種新興的共享基礎架構“。
醫療行業的云計算中,病人的電子醫療記錄或檢驗信息都存儲在中央服務器中,病人的信息和相關資料可以全球存取,醫護人員從因特網激活的設備上實時獲取資料。它的超大規模、虛擬化、多用戶、高可靠性、高可擴展性改變了醫療衛生行業信息化方式,極大的降低了醫療行業信息系統建設成本,對醫療機構改善患者個性化服務質量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實現智慧醫療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和更深入的智能化。
3、移動計算技術
移動計算技術是指移動終端通過無線通信與其他移動終端或固定計算設備進行有目的信息交互。
移動計算幫助完成對醫療機構內部網絡傳感器獲得的信息進行語義理解、推理和決策,達到無論何時何地,只要需要,就可以通過某種設備訪問所需要的信息,實現智能控制。移動計算為遠地移動對象的檢測與預警、數據的快速傳送提供支撐,為醫護人員的急救贏得時間。
4、數據融合技術
數據融合技術是指充分利用不同時間與空間的多傳感器信息,采用計算機對按時序獲得的若干觀測信息,在一定準則下加以自動分析、綜合、支配和使用,獲得對被測對象的一致性解釋與描述,以完成所需的決策和評估任務而進行的信息處理技術同。
以醫學圖像為例,在臨床診斷、治療、手術導航中,將各種模式的圖像進行配準和融合,提供互補的醫學信息;實現功能圖像與形態圖像的融合,精準功能障礙區的解剖位置和實現功能/結構關系的評估與研究。對源自多傳感器的不同時刻的目標信息或同一時刻的多目標信息綜合處理,協調優化,大大提高醫療系統的智能化與信息化水平。
智慧醫療的技術架構
智慧醫療技術架構共分為三層,分別為應用層、網絡層、終端及感知延伸層。
1、應用層
應用層根據醫療健康業務場景分為七個系統模塊:
業務管理系統,包括醫院收費和藥品管理系統;
電子病歷系統,包括病人信息、影像信息;
臨床應用系統,包括計算機醫生醫囑錄入系統(CPOE)等;
慢性疾病管理系統;
區域醫療信息交換系統;
臨床支持決策系統;
公共健康衛生系統。
總結
智慧醫療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做好頂層設計至關重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完整設計、分步實施的智慧醫療建設規劃。循序漸進、規范標準、培訓指導、不斷提升尤為重要。使得智慧醫療真正成為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一項惠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