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美國特朗普總統與中國領導人達成協議,美中關稅戰“停火”90天。美方稱,中國將大量進口美國產品,以改變雙方貿易失衡局面。而本次G20峰會的主旨之一是呼吁修改世界貿易規則,那么持續了如此之久的中美貿易戰究竟對全球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呢?請聽小編慢慢道來。
中美貿易戰下的各方影響
隨著行業的發展壯大,行業競爭和挑戰也隨之而來。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最新報告預測,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增速將在15%至20%之間,相比于去年的13.8萬臺的銷量,即59%的增長速度,下跌了三分二。
制造業升級過程需要使用大量的工業機器人。目前,中國已連續五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去年中國占全球機器人市場的36%,銷售量超過歐洲和美洲的總和。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市場的放緩?業內分析認為,中美貿易戰的升級導致設備支出上升,而亞洲國家需求增長放緩的同時也影響了全球需求。
下游行業方面
●電子:中美貿易戰,使得電子產品出口受阻,電子行業經濟下行壓力大。
●智能手機:智能手機19年市場不樂觀,以蘋果為例,蘋果訂單大幅縮減,導致富士康18年業績大幅縮水,被曝出計劃在明年大幅縮減成本,裁員幅度或達到34萬人,削減成本約200億人民幣。
●汽車:汽車行業投資略有減緩,行業整體較為平穩,有一定機會,但是汽車行業門檻高,機器人本土廠商進入難度大。
●光伏:受18年新政限制,從三季度起補貼減少,光伏廠商由于資金短缺,已放緩投資、處于觀望狀態。
機器人供應商方面
●目前機器人內、外廠商18年下半年新增訂單減少,不少廠商今年銷售目標無法完成。
●鑒于18年市場表現,不少廠商都相應降低了19年銷售目標。
國家宏觀經濟方面
2019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
●國際環境:
中美貿易戰走向撲朔迷離、全球經濟大環境持續惡化、國內出口面臨一定壓力。
●國內環境:
①投資:固定投資持續走低,基建、生產制造業投資增速將延續今年以來的回落態勢
②內需:國內內需不足、房地產調控收緊不放松
③生產:中小企業利潤降低,通貨緊縮,訂單減少,工廠開工不足
國外機器人廠商影響較大
去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量達到38萬臺,同比增長30%。而IFR預測今年全球機器人的增長速度是10%。由于貿易戰的持續上演,全球許多工業機器人制造商進入了觀望的狀態,因為他們考慮是否要將生產轉移到越南等一些其它國家。
此次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主要也是看到近年中國發展快速,想打壓中國經濟的崛起。美國通過不斷增長關稅等手段,影響了全球貿易的進程,同樣也導致了全球經濟的放緩。而機器人作為提升制造業的核心力量,難免會受到影響。
受到市場因素的影響,日本Fanuc和Yaskawa的股票相繼下跌。而作為世界頂級機器人制造商之一的Yaskawa,已經將其年度營業利潤預期從655億日元下調至590億日元,主要出于中國智能手機相關需求放緩以及貿易爭端的考慮。
由于貿易沖突對經濟影響的擴大,進一步拖累了Fanuc、Yaskawa和其他亞洲公司。不過,制造商的這種觀望可能不會持續太久,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制造業升級過程對機器的需求持續放大,智能手機、汽車制造、半導體等產業發展快速,對自動化需求必然是不斷上升的。
國產機器人轉機來臨
與此同時,中國本土機器人在快速崛起,隨著各地產業園建設和配套措施的逐步完善,將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企業涌現和推出高性價比的產品。貿易戰可能會給本土企業制造更多有利條件。近年來,本土機器人的市場占有率也在逐步上升,機器人還可以應用到很多領域,這些市場一旦打開,機遇將是無可估量的。
從市場的現狀來看,雖然2018年的需求比2017年有所降低,但并不能代表這個行業已經到頭了。從長遠來看,工業機器人依然是節節上升的行業,并在細分領域隱藏巨大的機會。IFR預計明年全球機器人市場的增長將再次回升,到2021年平均每年增長14%。
中國通過各種渠道一再表明打貿易關稅之戰是不明智的,中國不怕事,你敢開戰,我就敢應戰。無論是農業還是工業還是其他領域,我們中國都有自己的新興企業正在挑起這些大梁,我們中國也不再是20世紀初那個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小編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國家已足夠硬氣到不懼任何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