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我們需要面向 OT 的 IT

時間:2018-11-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傳統IT與OT之間固有的差異、隔閡與技術壁壘,讓制造企業很難在市場上找到一種能為自己所適用的、且具備足夠的易用性、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并兼顧投資的經濟性與長期可持續性的信息化解決方案。

【中國傳動網 技術前沿】 之前「IT/OT 融合」一文中我們提到,傳統IT與OT之間固有的差異、隔閡與技術壁壘,讓制造企業很難在市場上找到一種能為自己所適用的、且具備足夠的易用性、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并兼顧投資的經濟性與長期可持續性的信息化解決方案。

 

PicSource:TheIndustrialEthernetBook

企業在對其制造系統進行信息化升級時,真的就只有IT化系統和OT化方案這兩種選擇嗎?傳說中的IT/OT融合的信息化方案到底會長什么樣子呢?

PicSource:Advantech|iFactory

-制造業需要怎樣的信息化技術?-

要討論這個問題,我想咱們還是得先來看下:

■工業信息化系統的用戶都是誰?

■他們的實際需求是什么?

■收益從哪里來?

PicSource:ge.com

盡管從表面上看,在工業界愿意使用信息化技術升級制造系統的,顯然就是那些希望借此提升管理、決策與執行綜合效率的生產制造型企業,長期可持續的投資收益是他們最看重的。

PicSource:Linkedin

但如果將這個目標落實到具體的人和團隊,就不難發現,實際參與技術應用的角色,至少包括企業內部的財務、采購、運營、工程、維保...等職能部門,和企業外部的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運維服務商...等業務實體,而他們各自截然不同的現實需求,就成為我們在落實信息化的過程中不得不考慮的因素了。

PicSource:BELDEN|theConnectedFactoryinAction

在企業內部,財務和采購部門總是要根據其發展現狀與規劃,對項目投資的預算和日常費用的開支進行管理和控制的,說白了就是要省錢;生產運營部門希望那些有助于效益提升的功能,不論是大系統還是小模塊,都能以較短的時間周期交付使用;而工程技術團隊則更加看重系統在操作簡單、維護方便等易用性方面的體驗,因為這將直接影響他們的績效水平。

PicSource:ycmcnc.com/solutions

再來看企業外部,能夠幫助其實施信息化解決方案的,主要是系統集成商、設備制造商和各類服務商...等等。他們在乎的,除了系統軟硬件的采購成本,更多的還是應用集成的人工投入與項目交付的時間周期。

PicSource:Advantech|iFactory

可以想象,要在這樣一個“生態圈”中推進信息化進程,相對較低的技術復雜度和應用門檻是有多么重要。這一方面能夠提升外部服務商的項目利潤率,另一方面將有助于降低企業在落實信息化過程中的總體成本投入。

PicSource:Forbes

我們知道,信息化意味著大量IT技術的普及與應用;而與此同時,上面所有這些可能參與到信息化進程中的角色,其技術背景又基本上都屬于是OT層面的居多。這就是說,將有一大批IT技術服務于傳統OT用戶。在這種情況下,傳統IT是根本無法幫助制造業解決信息化的問題的。業內迫切需要的其實是一種,開發環境上使用OT化語言,終端界面以優化業務流程為導向,面向OT應用的IT技術。

可是,話說什么是面向OT應用的IT技術呢?

PicSource:SchneiderElectric

其實大家只要回憶下當年PLC和DCS是怎么來的就立刻秒懂了。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計算機技術剛剛起步,很多人立刻意識到,它將對工業制造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但在當時,人們顯然還是更習慣于使用繼電器回路和儀表控制技術。計算機控制真正能夠在工業界普及,很大程度上還是得益于PLC和DCS的發明。

PicSource:PLCAcademy

它們很巧妙的為邏輯控制和過程應用創造了一套以梯形圖和流程圖為開發環境、適合電氣人員使用習慣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同時由于產線系統在硬件架構上的簡化,企業的運維難度和成本也因此而大大降低。這在我看來其實就是一種面向OT應用的IT技術,它們以非常實用的技術手段促進了企業內部各部門與外部各個服務商之間的合作共贏,并且推動了整個工業行業的業務發展。

PicSource:LNSResearch

如此說來,所謂的IT與OT的融合,其實早在工業3.0之前就已經開始了。而回顧這幾十年自動化技術在工業領域的發展,包括:數控、機器人、視覺、現場總線...等,幾乎沒有一樣不是因為有了面向OT的IT而被應用普及起來的。

PicSource:FactoryTalk

那么,放在今天的制造業,面向OT的IT技術又是怎樣的呢?我們其實可以去看一下那些基于自動化系統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比如:MES、WMS、SCADA...等軟件,它們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已經具備了上面所說的操作系統與開發環境OT化的特征了,例如:組態化的系統參數配置、標準的設備/過程數據端口、基于應用場景的數據模版、面向對象的開發環境...等等。

PicSource:Wonderware

而基于這樣的開放環境,系統集成商、服務商就有能力以相對較少的IT人員與工時的投入,開發出性價比更高的信息化系統;而作為其用戶的制造企業,也將有機會以相對經濟的路線策略,漸進實施系統的信息化升級。

PicSource:Siemens

然而,說到這些傳統工業信息化軟件,貌似很多用戶對它們并不怎么太買賬,這又是為什么呢?

這就又要老生常談的說到系統開放性的問題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