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企業動態】 請聽題:以下三幅圖分別是什么顏色?
A:橙色、綠色、藍色;
B:深一點的橙色、青色、紫色;
C:橙色偏一點棕、青色偏一點綠、藍色偏一點紫。
似乎沒有人能準確說出這三個是什么顏色……
咳咳,其實小編也不知道這三個顏色的準確說法,沒準美術學院的教授能叫得出來吧!
其實識別顏色是一個嚴謹的科學問題,下面讓小編先給各位科普一下:“色光三原色”
發現光的色散奧妙之后,牛頓開始推論:既然白光能被分解及合成,那么這七種色光是否也可以被分解或合成呢?于是,紛繁的實驗和不停的計算充斥著他日后的生活。
一段時間后,牛頓通過計算,得出了一個結論:七種色光中只有紅、綠、藍三種色光無法被分解,于是也就談不到合成了。而其他四種色光均可由這三種色光以不同比例相合而成。于是紅(R)、綠(G)、藍(B)則被稱為“三原色光”或“色光三原色”(注意,這有別于我們熟知的三原色“品紅、黃、青”)。牛頓通過計算得出上述結論后,未能完成實驗,便與世長辭。牛頓死后的若干時日之后,他的學生們終于完成了他未完成的實驗,配以牛頓生前的計算,從而使光學色彩論正式亮相。
于是多年后在咱們的Windows系統里就有了個畫圖工具,在畫圖工具里我們就可以依靠紅、綠、藍三原色(各0~255)的配比來合成出各種顏色。
牛頓發現的“色光三原色”和我們今天的主題有什么關系呢?這里請出今天的主角——邦納iVuColor圖像傳感器。
作為邦納視覺產品線的新秀,iVuColor當然有與眾不同的獨門武功。牛頓的發現能夠將紅、綠、藍三原色合成為任意一種色光,iVuColor則可以將任意一種色光分解成紅、綠、藍三原色。
通常彩色相機的功能是用來識別畫面中有沒有一種或幾種顏色,或者判斷是不是某種顏色,顏色的面積有多少。當你給出任意一個顏色卻不會告訴你這是什么顏色。恰好有的視覺應用就要相機告訴你“這是什么顏色”,并且做顏色的分選或者監控色彩的變化。
下面這個應用可以詮釋iVuColor的這項功能。
這是紗軸,使用過的舊紗軸,我們編上號一遍做檢測結果的對應。可以看到這里有幾根紗軸的顏色比較接近,那能夠可靠區分出它們的顏色嗎?
使用iVuColor中的AverageColor工具對其進行分析,我們就可以得到相機分解出的這種顏色的紅(R)、綠(G)、藍(B)灰度值,以及亮度。這個顏色的RGB灰度為:R=69、G=157、B=134。
這張表格羅列了9根紗軸的分析數據??梢钥吹剑泄偕喜町惒淮蟮念伾兄娜徊煌腞GB值。當這些數據發送給上位機或PLC,就可以根據每種顏色設定的閾值范圍對不同顏色的紗軸進行分選。
而這項應用的設置卻又極為簡單,只需要畫好檢測區域(ROI)選擇需要的色彩分析算法,是通過紅(R)、綠(G)、藍(B)還是通過色調(H)、飽和度(S)、亮度(I)分析。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參數需要設置了。夠簡單了吧!這識別顏色的獨門本領是不是比美院教授更厲害!
同樣的原理還可以用于如涂料配色監控等其他類似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