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如今,隨著物流市場的快速發展,物流機器人的應用加速普及,物流機器人開始逐漸成為物流及配套領域,數字化、自動化進程中的重要智能基礎設施。
物流機器人發展日漸火熱三大驅動助推行業走向成熟
今年雙十一期間,配送機器人、AGV機器人、分揀機器人等獲得了廣泛應用,通過各環節的機器換人,在物流行業的倉儲和配送兩端,發揮出提質增效降本的顯著作用,極大的緩解了物流行業的沉重壓力。
而上述三種服務于物流領域的機器人,一直以來都有個統稱叫“物流機器人”,其具體是指應用于倉庫、分揀中心,以及運輸途中,進行貨物轉移、搬運等操作的機器人,屬于工業機器人下一個重要的細分范疇。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需求的增加,物流機器人開始逐漸成為物流及配套領域,數字化、自動化進程中的重要智能基礎設施,日益受到各國企業的廣泛關注和一致重視。
我國物流機器人發展現狀
我國作為工業機器人消費大國,對于機器人的應用一直十分積極,因此在當前物流業進入轉型期,國家在宏觀層面給予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支持和引導的情況下,我國企業也順勢加大了物流機器人的研發應用。
從去年開始,以京東為首的科技企業便開始了物流機器人的探索之路。2017年6月,京東無人配送車在中國人民大學完成首單配送,開啟了國內無人配送機器人正式運營的先河;同年10月,京東又建成全球首個全流程無人倉,將倉儲機器人、分揀機器人、碼垛機器人、物流AGV等智能產品引入物流倉儲環節之中。
時至今日,我國物流機器人研發應用已經處于初級階段,成為智慧物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塊。一方面相關專利已經有所突破,部分打破了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封鎖;另一方面中國移動機器人產業聯盟的成立,也為行業標準和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未來發展和應用空間空前良好!
不過,目前在核心與高精度零部件上,依然過于依賴國外進口;在品牌影響力上,本土民族品牌也相對缺乏;同時在應用場景上,以電商物流為主的服務也相對有限。這三方面的不足暴露出我國發展的稚嫩和不完善,走向成熟仍需一段時間的努力。
三大驅動助推加速發展
雖然發展尚未成熟,過程中問題繁多且突出,但從我國發展的現實來看,物流機器人的前景依然令人期待。因為不管是經濟轉型需求、社會服務要求還是政策支撐引導,都給物流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重要驅動力。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的轉型發展期,人們消費水平的日益提升,推動了消費結構的變化;制造業向服務業的快速升級,加速了技術的發展滲透;數字零售向數字供應鏈的轉變,促進了商業模式的快速迭代。在向數字經濟信息化、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中,給物流機器人的發展帶來了市場、技術和行業應用三方面的積極推動。
同時,多元社會的發展也給物流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壓力,成為物流機器人獲得發展的良好契機。一方面人口結構老齡化和中產階級的變化,消費理念注重個性和體驗的發展,給物流機器人的發展提供廣闊市場需求;另一方面,物流用工缺口的不斷加大,操作工缺口和人力成本的同比攀升,也給物流機器人帶來了巨大應用空間。
除此之外,政策的支持和引導直接給予了物流機器人重要的利好驅動。自2013年以來,我國相繼發布了《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多項政策文件,并指導成立“倉儲機器人及智能產業聯盟”等行業機構,為物流機器人發展營造了良好有序的行業環境和氛圍,成為推動物流機器人快速成熟的重要力量。
未來發展趨勢日漸顯現
在上述三大因素的驅動之下,未來我國物流機器人的發展和應用,將逐漸從初級階段走出成熟壯大。目前,物流機器人在配送中心、存儲分揀中心和最后一公里的應用圖景,已經開始變得日益清晰,在此基礎上正呈現出良好的前景趨勢。
在基礎環境上,物流機器人將繼續呈現技術快速迭代、政策持續護航的趨勢;在解決方案上,將向人機協作和柔性自動化加速發展;在商業機會上,將表現為企業持續加碼,商業模式不斷迎來創新;最后在應用場景上,物流機器人也將表現出向多行業延伸和向全產業鏈滲透的趨勢。
因此,我國企業要想將物流機器人的發展潛力轉化為現實,就需要順應四大發展趨勢,在滿足趨勢要求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環境和自身優勢,推動行業做大做強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