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機床在邁向“高精尖”的道路上需要解決哪些難題?

時間:2018-11-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機床的重要作用日益突顯。我國工業由于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技術差距,機床行業同樣如此。

【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隨著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機床的重要作用日益突顯。我國工業由于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技術差距,機床行業同樣如此。好在無論是國家還是機床企業,始終沒有放棄向尖端技術發起挑戰。在“中國制造2025”提出以后,機床行業也定下了邁步“高精尖”的目標。在向其發起沖刺時,機床企業需要解決哪些難題呢?

人才難題

人才是生產的主體之一,無論多高端的技術、華麗的機器,都需要人去研究、去操作。近日,《人民日報》對廣州、深圳、青島、濰坊、長沙、株洲,三省六市100家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制造業吸引人才正面臨“三難”——找不到、招不來、留不住。筆者以為,這三難也深刻反映了機床行業面臨的人才難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在育才、引才、留才上下功夫。在這一過程中,除了政府要做好引導工作,企業自身也要承擔起責任來,如建立長效企業培養機制、改善技術工人待遇、加強校企聯系等。

創新難題

目前,我國機床行業面臨高端技術匱乏,競爭力薄弱等問題,亟需注入創新活力。然而我國機床行業在企業分布上,以中小企業為主;在產品分布上,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不少業內企業一方面受限于自身規模,缺乏創新資金;另一方面,由于新產品研發時間長、市場風險大,企業經營上更偏向于穩定的“老業務”,創新動力不足。在個體單打獨斗難以形成氣候時,校企合作、企業聯合或將成為分擔風險,解決創新難題的途徑。

轉型升級難題

隨著智能制造發展,傳統機床企業轉型升級的需求愈發迫切,但同時,轉型升級帶來的成本壓力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更重要的是,不少企業缺乏對轉型升級的準確認識和發展規劃,讓轉型升級流為口號。

這種情況下,機床企業一方面需理順內部管理,做好企業的頂層設計;另一方面要保證企業健康性,最好在做深、做透一個領域后再做延伸。機床企業轉型升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不是簡單的換上機器人,安裝上自動化流水線就可以了。無法帶來經濟效益的轉型升級依舊是失敗的,機床企業如何找準適合自己的轉型升級道路,將成為未來一個階段企業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生態難題

生態鏈不健全是機床企業面對的又一難題。目前,機床企業在下游市場拓展方面,面臨著客戶不了解、不認可、不接受的窘境,在與國外產品競爭中,往往還沒開始比拼,就已輸聲勢。而在行業上游,材料和功能零部件的核心技術依然受制于人。上下游存在的短板以及同行企業缺乏合作等原因讓國內機床企業發展缺乏良好的生態環境。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有建立起健康的行業生態圈,企業發展之路才能走得更順暢。在第19屆中國機電產品博覽會暨武漢國際機床展會“高端對話”板塊,不少行業大佬就提出,生產企業與終端用戶要加強了解與合作,共同建立國產數控裝備健康生態鏈。而要實現這一點,還需要更多業內企業的積極參與。

數控裝備是興國之器、強國之基。裝備強,則國強。雖然我國機床行業在邁向“高精尖”的過程中還需面對眾多攔路虎,但在業內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相信終將實現問鼎世界一流的目標。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