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8年國外粉末冶金行業分析 北美發展相對成熟

時間:2018-11-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粉末冶金具有原材料利用率高(達95%)、制造成本低、材料綜合性好、可近凈成型、產品精度高且穩定可制造傳統鑄造方法和機械加工方法無法制備的材料和難以加工的零件等優點,因此,倍受國內外青睞。

【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粉末冶金具有原材料利用率高(達95%)、制造成本低、材料綜合性好、可近凈成型、產品精度高且穩定可制造傳統鑄造方法和機械加工方法無法制備的材料和難以加工的零件等優點,因此,倍受國內外青睞。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蓬勃發展,粉末冶金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交通、機械、電子、航空等領域,尤其在汽車制造領域。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粉末冶金在汽車零部件制備中的應用,使汽車行業成為粉末冶金零部件的最大應用領域之一。下面來具體分析北美、歐洲和亞洲地區粉末冶金行業的發展。

北美

過去近50年,北美的粉末冶金行業從生產簡單零件的低價格金屬加工技術,發展成了能生產高度復雜的金屬零件與組合件的產值達數十億美元的產業。總體而言,北美粉末冶金行業起步較早,發展相對成熟。

數據顯示,2017年,年北美地區輕型車銷量約1700-1720萬輛,其中粉末冶金部件和產品銷售額達50億美元,主要應用于結構組件、金屬粉末、難熔金屬三個方面。

結構組件方面,粉末和材料(粉末、潤滑劑等)2016年銷售額約7.50億美元,工具和設備(工具、過程設備等)年銷售額約1.87億元,兩者經加工后產生結構組件銷售額約30.00億美元。

金屬粉末方面,2017年北美鐵粉出貨量約38.61萬噸,同比增長1.13%;金屬粉末總量同比增長1.29%至45.64萬噸;粉末冶金零件產量約為35.46萬噸,同比增長2.05%。

圖表1:2017年北美金屬粉末出貨量及增長情況(單位:萬噸,%)

MIM零部件方面,美國2017年銷售額為3.67-4.20億美元,同比增長4.85-5.00%。MIM粉末(國內生產和進口)產量為1430-1829噸,同比增長約4.76-4.77%。

短期來看,北美粉末冶金零件的銷售仍然處于相對穩定和積極的狀態,其原因主要包括粉末冶金工藝新的應用領域,新產品的開發和更多的增值生產步驟的產生以及技術的提高等。

歐洲

歐洲粉末冶金應用較早,但早期粉末冶金于汽車方面使用較少。一方面,歐洲工程師偏好鍛造方法,汽車制造商使用粉末冶金零件意愿較弱;另一方面,歐洲轎車使用的引擎較少,連桿、軸承帽等零件性質復雜;此外,歐洲轎車的手動變速器粉末冶金制品較少。

不過,隨著粉末冶金工業技術的發展進步以及認知度的提升,自1950年歐洲粉末冶金市場得到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6年粉末冶金零件營業收入約為93.00億歐元,占全球市場份額38%左右,粉末冶金零件產量總計24.80萬噸,其中壓制和燒結零件(傳統法)占比最高,為81%。

圖表2:歐洲粉末冶金產品結構(單位:%)

從終端領域統計,汽車行業占據主導地位,約占歐洲粉末冶金市場的70%至80%。2014年歐洲生產制造約17.5萬噸汽車粉末冶金結構部件,銷售價值超30億歐元,其中汽車發動機用量排名第一,占比為35%。

由于工藝和材料技術的發展,MIM技術在1996-2016年歐洲銷售額從0增長至2.50億歐元,預計2017年至2025年,銷售額每年增速將保持在10%。汽車方面占據主導地位,2014年占MIM部件的43%。

亞洲

亞洲粉末冶金市場除日本外起步較晚,但自2000年后迅速崛起。2017年,亞洲鐵基粉末制品產量共計42.49萬噸,同比增長7.10%;銅基粉末制品產量為2.90萬噸,同比增長15.50%。其中,中國大陸鐵基粉制品、銅基粉制品產量均排名第一,2017年鐵基粉末制品產量為16.96萬噸,占比約39.92%,銅基粉末制品產量為1.55萬噸,占比約53.35%。

圖表3:2017年亞洲粉末冶金制品產量(單位: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粉末冶金工業發展在亞洲處于領先技術,自1956年協會成立后產量處于上升趨勢。2017年日本粉末冶金產量達9.52萬噸,同比上升4.27%,為1956年產量的87倍。其中機械零件產量為8.85萬噸,同比上升4.12%;軸承產量為0.67萬噸,同比上升8.06%。

圖表4:2013-2017年日本粉末冶金產量(單位:萬噸)

從應用領域來看,2017年,亞洲粉末冶金應用以交通運輸設備為主,其中中國大陸占比為62%,日本占比為94%,韓國占比為94%;印度尼西亞更是高達100%,只用于交通運輸設備領域。

圖表5:2017年亞洲粉末冶金應用(單位:%)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