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企業動態】 眼下,最熱事件莫過于“進博會”。會上習大大慷概激昂,“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并強調將深化農業、采礦業、制造業開放進程。
互聯網時代,開放是必然導向,其他產業只有和互聯網結合的更為緊密,才更有機會保持贏得先機。在制造業領域,工業4.0,智能制造,數字化進程火爆已久,熱度不下。在邁向中國制造2025愿景的路上,誰先玩轉工業“物聯網”,才更有機會獲取新的增長點。
工業物聯網這條路上,研華不是第一個踏入,但是依靠長期沉淀所得,懂得順勢而為,提出以邊緣智能和WISE-PaaS工業物聯網云平臺為核心的物聯網軟、硬件解決方案,成為第一梯隊的探路人。
11月1—2日,研華在蘇州舉行物聯網共創峰會,從56個國家請來5000多人參會。會上物聯網平臺架構WISE-PaaS3.0,34套行業系統解決方案SRP(SolutionReadyPackage)重磅發布。研華董事長劉克振開門見山,“這個平臺沒有主導者,只有創造者和參與者。”
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
研華目的明確,就是要將傳統硬件嵌入工業物聯網平臺,形成軟、硬整合的整體解決方案,將SPR的優勢放入客戶眼前。
一、共享工業物聯網生態圈的意義與門檻
該如何理解研華的布局理念呢?我們將其類比到手機移動端。WISE-PaaS可以理解為手機硬件搭載的Android系統,SI可以理解為手機制造商,而下游的終端客戶就是普通消費者。食物鏈逆向看去,消費者想獲得更好的產品性能和服務體驗,需要依靠中間集成商締造優質產品,而產品來源卻依靠系統支撐。
研華想透過物聯網傳達一個理念,那就是“共”。即共創、共享、共建。基于整個WISE-PaaS平臺,所有上下游產業鏈的企業可共享數據傳輸與管理,并挑選適合自己的系統解決方案,甚至,因不同的需求而研發搭建配套軟件的深層次功能。
自2014年研華推出WISE-PaaS后,從最初在邊緣端的物聯網軟件模塊,持續整合、加強與開源社群的對接,至今發展到建立云平臺運營服務的能量,明確將數據擷取后可以產出的商業價值,作為其發展首要目標,產業數據驅動智能創新因而成為WISE-PaaS演化的聚焦方向。
研華技術長楊瑞祥說,“WISE-PaaS歷經兩年時間,已完成從下而上包括感知元件、邊緣運算、通訊、PaaS平臺、行業SRP、云服務營運等服務完整串接,建立完整的物聯網供應鏈。”
楊瑞祥表示,全新物聯網平臺的商業模式在于:非利潤中心制導向,不收取授權費用,只是平臺啟動服務項收取服務費。研華中國總經理羅煥城說,研華目前的主要利潤在底層硬件業務,但核心是通過銷售渠道找到SI,引導傳統經銷商轉型成為關鍵。
而以廠家和商家的角度看,確實能利用物聯網平臺坐享其成,“鑒于物聯網應用領域多樣、廣泛,且市場碎片化等特質,研華因而將協助各產業將現有硬件、軟件整合,以建立完整的產業價值鏈”,劉克振這話說的也不無道理。
二、現場簽約20家Co-Creation意向書一年80家戰略伙伴目標可期
研華階段圖
現場有一個細節,劉克振、楊瑞祥、羅煥城等幾乎所有來自研華的演講者,都在PPT里反復提到了一張圖,注腳在AdvantechAIoT長期共創商業模式。研華將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面向數據感知和數據傳輸;第二階段面向應用服務開發的云端平臺;第三階段面向垂直領域應用的物聯網云服務發展。目前第一階段已取得不俗成績,后兩個階段是物聯網應用的核心,將創造巨大價值。
研華認為,2020年以及往后的10年是關鍵節點。在已提前布局WISE-PaaS后,研華開始規劃物聯網發展第二、三階段,分別以SRPCo-Creation、DFSICo-Creation的策略,攜手伙伴,共同加速整個行業SaaS服務的到來。
“研華未來三年的目標是增長到60+SRP解決,80+DFSI伙伴,1000+WISE-PaaS會員成員”,研華企業發展與戰略行銷總監王宇說,研華平臺的方案的落地,離不開DFSI的推廣,而且DFSI在合作過程中依靠研華平臺和技術優勢,也可以賦能自身的產業鏈,給終端用戶帶來方便。
從規劃上看,研華和SI的合作趨向于雙贏。一方面,軟件WISE-PaaS的使用范圍更廣,數據互通更強,數字化技術驅動企業效率提升更快,自然帶來研華收益上升。另一方面,SI對于研華工控硬件的需要將隨著共享平臺而無法割舍。當然,SRP加持后,同樣給其他企業提供了可靠且高效的運營模式。
在峰會展覽區內,研華公開展覽并演示了34套SRP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并且,部分已經與研華合作的廠商也帶來了最新的應用案例。
舉兩個例子。整體設備效率管理方案,屬于智能工廠與工業4.0SRP解決方案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對產品、設備在工作時間內進行實時監控,保障產品產出率,并通過WISE-PaaS可視化儀表板,呈現設備稼動率及線平衡率等重要信息,讓管理者隨時掌握現場生產信息及管理績效指標,優化效率。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系統展示的是基本功能,它更大的作用是依據客戶不同需求,去開發匹配不同功能。
專研電子墨水屏的元太科技,聯合研華WISE-PaaS平臺,開啟了智能+業務。現在已經實現智慧工廠、智慧辦公、智慧監控、智慧商店在內的統一應用。
這些行之有效的具體應用,的確給研華帶來了立桿見影的效果。據王宇透露,研華已經在峰會現場簽下20家Co-Creation意向書。研華允諾,未來三年,希望透過物聯網共享平臺牽手更多SI伙伴,為了更快推進,現已計劃開設30+DFSI伙伴招募及培訓。
目標既定,峰會落下。研華選擇這個節點發布WISE-PaaS3.0,意義不同尋常。有人為研華擔心,這個崛起于工控硬件的臺灣企業,如今馬不停蹄的追趕物聯網新領域,去路是否一片康莊?
回看劉克振在一次論壇上的演講,“物聯網平臺現在還在初期階段,但很快就將成熟。”語調堅定,回聲激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