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電子信息產業增長態勢平穩 新技術或將帶來一片新藍海

時間:2018-11-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電子產業總體處于全球產業鏈加工制造環節。目前受到中美經貿摩擦影響較大的電子企業主要是“兩頭在外”或對國外市場依存度較大的企業。這些企業存在被“卡脖子”風險。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抓住全球化的歷史機遇,實現了超乎想象的飛速發展,這也使中國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之一。

【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中國電子產業總體處于全球產業鏈加工制造環節。目前受到中美經貿摩擦影響較大的電子企業主要是“兩頭在外”或對國外市場依存度較大的企業。這些企業存在被“卡脖子”風險。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抓住全球化的歷史機遇,實現了超乎想象的飛速發展,這也使中國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之一。

目前電子信息產業的外貿形勢也面臨著內外多項挑戰:內部品牌有待培育,市場競爭秩序也有待規范;外部的貿易摩擦也使得國際產業鏈頗為脆弱。而人工智能、5G時代的萬物互聯等新技術或將帶來一片新藍海。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歷程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由于東西方對峙等原因,1978年之前的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外貿幾乎處于停滯階段,當年中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不足1億美元。1990年,中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89.33億美元,占全國外貿總額的7.7%。

在1990年-2000年間,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進出口進入了企業主導的高速發展階段,一大批生產企業被賦予了外貿經營權,開始參與國際競爭。中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呈跨越式發展:1991年,其進出口總額突破100億美元;2000年則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占中國外貿總額的比重達到23.0%。

入世以后,企業依靠市場力量,努力與國際接軌。中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規模保持著迅速增長的態勢。2017年,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13588億美元,是2001年的近11倍。全行業產值已達18.5萬億,作為開放度較高的產業,進出口曾長期保持著30%以上的增長。

2018年前8個月,電子信息制造業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生產增速在工業各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投資較快增長。受成本壓力上升等因素影響,利潤增長低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018年1-8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6.8個百分點;其中,8月份增長17.1%。1-8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累計實現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8.1%,其中8月份增長17.3%。

內外部挑戰凸顯

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應看到,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一些自主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外延式和粗放型特征。在特定階段這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不過目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對外貿易發展所面臨的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政策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粗放式發展模式也逐步走到了盡頭。

在品牌培育上,目前在中國整體外貿出口中自主品牌所占比例仍較低,而電子產品名牌更是少之又少,絕大部分出口是使用外方品牌的加工貿易和以貼牌為主的訂單貿易。這種大量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簡單數量擴張模式,不利于產業的可持續增長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同時,市場競爭秩序也有待規范,報告稱,中國出口的電子信息產品是以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產品技術更新能力薄弱,品牌核心價值低,同質性替代性強等,因此在市場上競爭主要采用了價格競爭的手段,在進軍國際市場時,盲目降價,競相壓價,以致“價格戰”硝煙四起。

從國際上看,電子信息行業在發展的初期階段往往都會出現這一現象,發展早于中國的美國、日本之前都經歷過市場的整合與洗牌。因為巨大的人口紅利,中國這一行業此前一直處于蓬勃發展、競爭激烈的階段,現在企業更注重規模,而未來,中國將逐漸邁入一個高質量發展的階段。

中美貿易摩擦有可能對這一行業帶來明顯的沖擊。電子行業產業鏈較長,從上游的電子設備、化學材料到中游的印刷電路板、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直至下游的電子消費品終端,中美經貿摩擦對其中某一環節的直接影響將會迅速傳導至產業鏈的其他環節。

中國電子產業總體處于全球產業鏈加工制造環節,以加工貿易起步,目前受到中美經貿摩擦影響較大的電子企業主要是“兩頭在外”或對國外市場依存度較大的企業。更關鍵的是,電子行業領域部分核心技術和產品對外依存度較高,存在被“卡脖子”風險。

電子行業產業鏈全球化布局很明顯,不僅芯片,原材料、設備等領域都需要外部進口,若中美經貿摩擦長期存在,將很大程度上改變全球電子行業產業鏈格局。美對我電子行業加征關稅將影響產業鏈中間產品流通,惡化外資預期,引發產能轉移,可能導致中國電子行業國際加工中心地位被東南亞、印度等逐漸取代。

5G和人工智能結合,將激發新一輪增長

消費類電子信息產品正在進入一個日趨飽和的階段,而新的、成熟的、標志性的新產品尚未出現,整個行業正在尋找新的“爆發點”。

人工智能是各方角逐的一個焦點。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的投融資額高達270億美金,人工智能正在加速大規模的應用,在芯片制造、語音識別、自動駕駛等領域都進行了廣泛的商業化的推廣。預計到2035年全球前13大經濟體因為人工智能應用將會新增高達21萬億美金GDP,盈利提升38%。中國將會占據30%的新增GDP市場份額,人工智能的普及會對新的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5G和人工智能的結合,將激發一輪新的增長。5G相關商品和服務到2035年大概會達到12.3萬億美元。5G可以創造5.1萬億美金商業價值,也會帶來2200萬新的工作崗位。5G+AI可以變革非常多的行業,在醫療健康行業或者汽車行業、重工行業,可以用AI做更多的事情,可以用機器人代替工人的工作。

中國的工業物聯網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物聯網一方面能提高工業制造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助力制造業依據數據挖掘出更多的客戶價值。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