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動力電池四國大戰

時間:2018-11-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汽車快速電動化,使得動力電池成為大國競爭新戰場。中國、美國、德國、日本四個全球科技創新大國,都在動力電池上發力,希望奪取下一代出行工具利潤最豐厚的市場。

【中國傳動網 市場分析】 汽車快速電動化,使得動力電池成為大國競爭新戰場。中國、美國、德國、日本四個全球科技創新大國,都在動力電池上發力,希望奪取下一代出行工具利潤最豐厚的市場。

近日,第十一屆國際電動車用新型鋰電池會議(ABAA11)在浙江湖州舉行。ABAA是全球一流的動力電池會議,現任主席是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杰出學者和高級電池工程主管KhalilAmine。當天會議,開幕客套話過后,就是重頭戲:中美德日四國代表上臺介紹了動力電池研究的目標、機制和進展。

先來看看四國的發言代表。這個陣容,發言應有足夠代表性。

中國:300wh/kg的2020目標接近實現

歐陽明高在演講中開宗明義,電動汽車的競爭,主要取決于電池。而競爭主要圍繞電池成本和效率(cost-efficient)展開。

中國2020動力電池研究目標,也由電動汽車的目標倒推而來。到2020年,A0級電動汽車能耗要達到10kwh/百公里;A0級電動汽車總成本,可以和燃油汽車競爭。

在電池方面,無疑需要提升電池的性能,主要在于能量密度、電池壽命、成本控制、梯次利用和回收。同時,電池的安全管理能力也需要提升。

歐陽明高介紹了在高比能量、低成本電池(300wh/kg,100$/kwh)研究上,目前中國的進展。

這就是他此前透露的、科技部新能源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專項研究。CATL、力神和國軒,采用高鎳正極和硅碳負極。歐陽明高評價,一些性能已經接近應用要求,但安全性能還沒有完全達到國標要求。

他舉CATL的研究數據表明,能量密度達到304瓦時/公斤,循環壽命在25℃時可達1200次,在45℃時可達800次。

至于2020年之后,歐陽明高透露,中國動力電池2025年能量密度目標400wh/kg,材料體系應該是富鋰錳基正極+高比能硅碳負極;2030年,能量密度目標是500wh/kg,材料體系方面,正負極仍是富鋰錳基正極+高比能硅碳負極,但是電解液將演變為固態電解液。

美國:降鈷或去鈷著力降低成本

DavidHowell介紹,美國能源部的研究著重于電池材料革新、電芯電化學優化、增強可持續性和降低成本。

具體的戰略目標是:到2022年9月,電池包的成本要降到150$/kwh(2018年是197$/kwh)。方法是:有效降低或者解脫電池對重要材料的依賴,比如說鈷,以及回收利用動力電池材料。同時,他們也希望能夠研發出15分鐘充滿的安全電池。

在這樣成本提升的過程當中,技術路線和各國差不都,從目前的石墨/高壓鎳鈷錳,到硅/高壓鎳鈷錳,最后過渡到鋰金屬電池或者鋰硫電池——大約在2030年,電池包成本降到80$/kwh。

降成本的最重要手段就是低鈷或者無鈷。低鈷主要的技術路線是高鎳811,尋求用錳、鎳、鈦來替代鈷。去鈷則是鎳錳、鐵錳、鋁鎳作為正極等方向。

看起來美國的動力電池研究更追求降低成本,對性能提升不那么重視?也不是。

DavidHowell還介紹了Battery500計劃。2016年7月,當時的奧巴馬政府宣布發起了Battery500計劃,用五年、投資額5,000萬美元,打造能量密度500wh/kg,循環壽命1000次的電芯。

這一電池的技術路線是高比能鋰離子正極(鎳鈷錳)和鋰金屬負極。2017年這一項目已經實現了309wh/kg,但循環次數只有275次;2018年,已經實現350wh/kg,循環次數150次。

Battery500計劃進展

Battery500計劃聯合國家實驗室、大學和產業界共同攻關。當時,IBM、特斯拉都參與其中。

德國:動力電池要MadeinGerman

HerbertZeisel介紹,德國對于動力電池研發也非常看重。該國把動力電池研究看做確保技術主權、加強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德國還發起了電池研發的資助計劃。在行動計劃中,計劃要簡化研究成果向產業應用轉化,以及實現電池“德國制造”(MadeinGerman)。具體執行方面,這一計劃將價值鏈上下游的參與者都串聯起來,從上游的材料、到正極、負極、隔膜、電解質、電池制造商、電池包制造和主機廠。HerbertZeisel認為,德國在電池整個價值鏈的諸多部分都都處在一個好位置。

德國研究目標

在電芯方面德國的目標是,2020年能量密度350wh/kg,循環次數1000次,成本90歐元/kwh,而2030年實現能量密度400wh/kg,循環次數2000次,成本75歐元/kwh。

為了達成目標,電池研發的資助計劃將繼續支持鋰離子技術、全固態電池和新概念電池。

日本:著重電池包能量密度

Hidetakaishikoori所在的NEDO,是日本經濟產業省(類似中國工信部)下屬的研究開發機構,成立于1980年,是為了開發能夠替代石油的新能源技術而設立的,研究內容也包括動力電池、氫燃料電池和氫能等方面。NEDO扮演的角色,是為政府的監管、標準等提供服務,同時推動產業化。

根據NEDO的技術路線圖,在2025年之前,日本動力電池將是現在鋰電池體系,此后電解質將進入全固態電池階段,同時鋰硫電池也會成為主流,而到2035年左右,會有其他電池出現,比如鋰空氣電池。

日本電池研究目標

在具體的動力電池研究目標上,日本提出,在2020年實現250wh/kg能量密度的電池包(注意不是電芯),成本降到20000日元/kwh以下,循環次數1000-1500次。到2030年,電池包密度達到500wh/kg,成本降到10000日元/kwh以下,循環次數1000-1500次。

目前的水平,Hidetakaishikoori舉了日產聆風為例,電池包能量密度還在133wh/kg。

部分觀點認為,日本不走純電動路線,直奔氫燃料電池而去。但Hidetakaishikoori發布的日本乘用車市場計劃則顯示,2020年日本希望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能占據15-20%的市場,氫燃料電池車只有1%;2030年,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能占據20-30%市場,氫燃料電池為3%。

日本乘用車市場目標

總結:

中國科學院院士孫世剛在回答我的問題時表示,從四個國家的代表演講看,動力電池研究大的趨勢是一致的,大家都注意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性更強、成本更低。技術路線也接近。各國有些細微差別,比如美國的目標是很現實的,比如價格有很明確的路線。

確實,歸納四個國家的動力電池研究目標可見,各國的研究大同小異,而研究進展也沒有那個國家特別突出的。在現有動力電池應用方面,中國的動力電池密度已經比較高,甚至略微激進,成本方面,應該是各國最低的,這也是中國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優勢。

從未來的研究方向看,動力電池的材料體系還會有多輪革新,甚至可能還會有目前不知道的新電池產生。那么,哪個國家可能從動力電池競爭當中脫穎而出?

在ABAA會議間隙,我曾問各方這個問題。

KhalilAmine沒有直接回應,他說,中國目前在電動汽車的推廣上領先全球,中國動力電池也較以往進步很快,但是美國、德國等國也在高級動力電池上投入很大。言下之意,目前還難下判斷。

DavidHowell的回答是,可能沒有哪個國家會特別突出,因為各國的交流非常密切,在一個地方發明的新動力電池技術很快會被別的國家學去。具有全球視野、全球合作的企業更有機會。

孫世剛評價,中國在動力電池產能方面是領先的,技術水平方面,中國在某些方面有領先,但整體水平,還稱不上領先的地步。“我們還得大規模投入研發。特別現在的動力電池研發主要還在高校、研究所,如果轉換到企業研發動力比較強的時候,我們就會往前跨得快一點。”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