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致未來——貝加萊學界競賽后記

導語:10月16日,青島,親歷此次貝加萊學界聯盟競賽,它是一個帶給每個參與其中學子全面收獲的比賽,今天的學生真的有非常好的條件,就像這樣近距離接近產業實際的應用競賽,并獲得產業專家交流與互動所給予的指導,收獲挑戰的比賽,體驗激烈的競爭,但也收獲來自天南海北各個學校的友誼,收獲大獎的喜悅,收獲青春的無限可能,他們是未來,我們要向這些充滿青春活力的學子們致敬,致敬我們所有保持著青春活力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

【中國傳動網 企業動態】 10月16日,青島,親歷此次貝加萊學界聯盟競賽,它是一個帶給每個參與其中學子全面收獲的比賽,今天的學生真的有非常好的條件,就像這樣近距離接近產業實際的應用競賽,并獲得產業專家交流與互動所給予的指導,收獲挑戰的比賽,體驗激烈的競爭,但也收獲來自天南海北各個學校的友誼,收獲大獎的喜悅,收獲青春的無限可能,他們是未來,我們要向這些充滿青春活力的學子們致敬,致敬我們所有保持著青春活力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未來。

以產業應用為標準

貝加萊學界聯盟此次競賽是以“溫度控制系統設計”為題目的大賽,溫度控制雖然看上去僅是非常普遍的一個問題,但在實際應用中并不是那么容易解決,而對于注塑機、擠出機等以流體變形為加工特征的工程應用中,溫度控制決定著產成品的品質、能耗,并且在熱處理工藝、熱電聯產、單晶硅/多晶硅生產等多個行業中,溫度控制都是一個難題,傳統的PID可以實現控制,但在控制效果方面僅能做到“差強人意”—即,可以用但也僅“可用”這個狀態,而尋找更為優秀的算法、系統設計則是本次競賽的關鍵。

?競賽答辯現場

對于競賽的學生而言,這個競賽在于“以工程師而非學生”的標準來要求,這包括對算法的選擇、控制系統設計、仿真、編程、測試、團隊分工、演講表達等多個維度的考評,這完全是按照工程師的標準來要求,通過一次競賽,可以使得學生對于“工程師”這個職業本身的工作有全面的認識,通過行業專家的答辯過程中的交流、互動,也可以提升他們對于工程的認識。

創新力不容小覷

激烈的競賽已經結束,但是,這次競賽給我們很多眼前一亮的地方仍然讓人印象深刻,復盤競賽的各個隊的表現,我們很驚異的發現,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也是超出想象的。

本次競賽在現場調試與答辯占據70分,這個部分對于控制效果的考評最為重要,而在第二輪決賽答辯中則對對象分析、控制方案、算法創新這個系統設計部分給予評分,在演講技巧包括肢體語言、演講談吐、內容架構與技巧方面則進行評分。綜合而言,山東大學與東華大學獲得了較高的得分,因此最終獲得了一等獎。

?山東大學代表隊孔梟與楊志超同學答辯中

山東大學孔梟與楊志超小組則將最優控制與PID調節器相結合,采用無擾動切換實現了最優控制和PID平滑過渡,兼顧調節時間最優的同時也提高系統抗干擾能力,完美做到了溫度控制的“穩”、“準”、“快”。

?東華大學的張黎敏同學競賽答辯中

東華大學代表隊張黎敏、唐利峰小組采用了傳統的PID調節器,增加的模糊算法可以在線優化調節器參數,不僅如此,他們的方案中創新性采用了差別采樣法,除了明顯改善控制效果,并使得加熱輸出占空比振蕩得到了明顯的抑制,降低了設備的能耗。并且,在答辯環節,東華大學的張黎敏與唐利峰也表現了非常強的表達與現場應變能力。

但是,獲得二等獎的幾個團隊同樣差距微弱,尤其是西南石油大學與前兩個小組僅有0.24分的差距,而二等獎其它各隊的分差也僅在2分以內。

西南石油大學陽舒和王鵬小組分析了對象的特性及解決方案,通過仿真,實驗,算法比較等方法確定了以專家PI控制為控制策略的控制算法,實際測試表明,在耦合和滯后的情況下,該溫控系統可實現九個溫區的溫度控制,其動態性能佳,穩態精度±0.1℃。通過上位機的VNC軟件實現了虛擬人機界面和PLC的通信,控溫操作可直接在人機界面上進行,操作簡單,直觀清晰。

華南理工大學的張嘯言、洪培烽小組則基于增量型PID神經元網絡算法的PWM溫度控制器,相對于傳統的位置型PID而言,其所選擇的增量型PID算法可以降低計算誤差,并有效減少占用內存與計算時間,神經元網絡結構便于并行控制多個變量,而網絡權值的調整實現了控制系統的自適應能力。

昆明理工大學吳一滔、崔佳倫的團隊采用的隱式廣義預測算法獨具特色,基于參數模型但又對參數精度要求不高,在線辨識并動態優化實現自適應控制。相對傳統的預測控制對計算量的要求大大減少,更加適用于工業控制。

答辯也開心--專家團隊與學生交流

在答辯環節,專家團隊由自動化教指委秘書長張佐教授、貝加萊大中華總裁肖維榮博士、西北工業大學齊蓉教授、貝加萊能力發展總監FranzEnhuber先生、ABB(中國)CTO劉前進博士等構成。

答辯的環節是一個學生對方案的分析、測試陳述環節,但同時也會接受來自產業專家的挑戰性問題,旨在全方位的對其進行指導,以及對應變能力的考評。答辯的嚴格在于它不是以學術為評判,而是以產業實際應用為考評,這個過程本身對于他們認知產業是有巨大的幫助的。

?ABB(中國)CTO劉前進博士現場對學生提問

?貝加萊能力發展總監FranzEnhuber先生答辯提問

FrnazEnhuber先生有著36年的自動化從業經驗,對產品研發、應用開發、人才培養有著深刻洞見,而每次的學界聯盟競賽他都會出席,他非常喜歡與學生們在一起,分享他的人生經驗,也從他們的青春活力中感染激情。

?肖維榮博士答辯現場

雖然答辯的提問是激烈的,但是專家們仍然保持著對學子們的個人的尊重與寬容,并且相互之間有些幽默的交流讓氣氛輕松下來,也會讓同學們更好的表現自己,而同學們的青春與勇氣也感染著評委的嘉賓,因此,這個答辯環節是真正“嚴肅而活潑”的。

青春與激情-頒獎時刻

貝加萊學界聯盟競賽,不僅僅是一次競賽,而是一次同學們人生的美好體驗,不僅有激烈的競賽,也有豐盛的晚宴、歡快的時刻、獲獎的喜悅、友誼的酒杯舉起、大咖的分享、美好的生活味道。

?東華大學與山東大學獲得一等獎

?青春的友誼—大家還收獲了不止比賽

?大咖指點未來

劉前進博士掌管著創新的研發團隊,他對于研發人員的能力需求、對國際視野、團隊合作等的分享相信也會讓同學們深刻受益。

?齊蓉教授分享慕課新進展

當然,這些指點還包括了上午的學術論壇環節,來自專家們的分享也贏得了同學們頻頻舉起的手機相機。

?收獲對他們職業發展幫助的視野與洞見

?生活的味道—這是一個競賽應該有的

致未來

?高呼致未來的同學們

最后,頒獎晚宴,肖維榮博士發表了對學子們的期望,他說“競賽是一種體驗,是人生的一個環節,希望我們永遠保持初心,致敬我們的未來”,同學們群情激昂高呼“致未來”。

這就是青春的力量,有著無限的可能,他們有著蓬勃的力量,有著無限的可能,中國的制造業未來在他們身上,人才出自他們。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