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如何最大程度提高傳統雷達分辨率?

時間:2018-10-3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眾所周知,無論是攝像頭還是激光雷達,目前的量產技術仍然是受限于天氣條件。這也促進了業內在過去幾年關于多傳感器融合的趨勢判斷。

【中國傳動網 技術前沿】 眾所周知,無論是攝像頭還是激光雷達,目前的量產技術仍然是受限于天氣條件。這也促進了業內在過去幾年關于多傳感器融合的趨勢判斷。

以激光雷達為例,此前《高工智能汽車》從多家試用過目前市面上主流激光雷達產品得到的反饋,在非理想天氣條件下,激光雷達廠家所給出的測距范圍“大幅縮水”。

近年來,全球在毫米波雷達領域的初創公司都在嘗試向高分辨率的成像雷達技術方向拓展。他們希望能夠基于毫米波雷達不受天氣和光線影響的獨特優勢,如何最大程度改善傳統雷達分辨率低的缺點。

目前,毫米波雷達主要用于以下幾大場景:

前雷達是前向主動安全功能的最關鍵零部件,也是目前很多法規強制性的要求。對于前向碰撞檢測、報警、緩解和緊急制動作用明顯,尤其是在惡劣的照明和惡劣的天氣條件下。

角和側雷達通過監視沿側面移動的車輛或障礙物威脅。它們用于盲點監測,車道變換輔助和車道偏離警告。

后雷達:對于可能的后方及側后方追尾和交叉路口的交通警示,并可以協助自動泊車功能。

4D(3D空間+速度)成像毫米波雷達,被認為是趨勢之一,將分辨率提升至接近激光雷達的水平,既解決對小物體的識別,以及移動、靜止物體的跟蹤,同時,毫米波雷達的穿透力(超視距能力)是對激光雷達的缺陷彌補。

同時,4D雷達相比傳統雷達可以做到垂直方向的探測,并直接實時給出物體的移動速度,而激光雷達則需要間接計算得出。

以目前三種傳感器的測距范圍來看,毫米波雷達仍然具備優勢,這也使得在多傳感器融合的狀況下,其成為最早發現前方障礙物的傳感器。

此外,現有的24GHz,77GHz毫米波雷達仍然存在不少缺陷,比如必須在較窄的視場角提供中遠距的中低分辨率,或者寬視場角的低分辨率之間選擇。這也使得下一代雷達的突破已經成為剛需。

1度角分辨率、300米測距以及帶有俯仰角的垂直檢測,是目前自動駕駛向L3、L4級落地對毫米波雷達提出的需求。

同時,高分辨率甚至可以在部分場合替代目前激光雷達創建詳細道路數據的功能,并同樣提供汽車周圍障礙物大小(甚至做簡單的物體分類),位置及速度數據。

而垂直高度的檢測,可以識別道路的限高和前方的大型靜止物體。4D毫米波雷達多了一個高度維度,能探測物體的3D坐標數據,和視頻及激光一樣,數據融合非常容易,融合精度也非常高。

另外,沿路空中的物體,如天橋、紅綠燈、路牌等都在高處,傳統毫米波雷達沒法探測出來。

而有了4D雷達后就很容易做到。4D雷達比普通毫米波雷達多了縱向天線及處理器,可以檢測不同高度,不同水平面上的運動和靜止物體。

而相比激光雷達的大數據量,4D毫米波雷達也可以降低對車載計算單元帶來的大數據量處理瓶頸,而且是基于低功耗的前提。

當然,成本是目前限制多傳感器融合的主要原因之一。4D毫米波雷達甚至可以做到目前普通77GHz雷達的成本,這為自動駕駛方案商及汽車制造商提供了更多的可選項。

目前,全球在4D毫米波雷達研發上,有包括傲酷雷達(Oculii)、ArbeRobotics、HENSOLDT、SteradianSemi、ARI、Metawave等多家廠商正在突圍。

傲酷雷達(Oculii)在全球首創了車載4D(X,Y,Z和速度)高清點云成像毫米波雷達,采用了世界首創的虛擬MIMO方式,用類似激光點云的成像方式,同時對距離250米內的移動和靜止目標點云高清成像。

由于每點帶有高度和速度信息,行人車輛及路沿隔離帶一目了然,特別適用于最有挑戰的城市人車混雜的場景。

目前這款雷達已達每秒5萬點,成像效果可與低線束激光雷達媲美。下一步隨著點云的密度增加,可以達到高線束激光雷達的效果。

此外,傲酷推出的77/79G4D高清點云成像毫米波雷達目前已經開始小規模量產,接下來準備在國內進行大規模車規級量產。

由于采用了TI的CMOS解決方案,其4D點云雷達可以做到名片大小。長距雷達測距范圍能達到250米,角度分辨率小于1度。未來,角分辨率可進一步提升至0.1度。

目前最難的是毫米波雷達如何提升角分辨率。

理論上來說,增加角分辨率的直接做法就是增加天線數量,軍用雷達動輒上百個天線,使得其角分辨率很高。但車載雷達體積尺寸受限,不能簡單靠加天線去做這件事。

傲酷采用了虛擬MIMO的方式,在不增加物理天線數量的情況下,用幾根天線模擬出上百根天線的效果,克服了多年來傳統毫米波雷達存在的角分辨率不高不能成像的瓶頸,讓毫米波雷達替代低線束激光雷達成為可能。

同時,在與視覺融合方面,4D毫米波雷達具備天然優勢。

點云毫米波雷達就可以把攝像頭的短板很好地補上,對周邊復雜環境可以3D實時建模,對行人車輛的精準距離和速度監測。

攝像頭在大雨、黑天、逆光下的性能下降,也可以被點云毫米波補上。這樣攝像頭+點云毫米波成為L3功能的最佳傳感器組合。

從表中可以推斷出,雷達和攝像頭是相輔相成的,并且這種組合能夠替代其他傳感器技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