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企業動態】 動力電池領先企業之間競爭激烈,TOP10座次依然在調整中。本文將重點分析位于9月榜單第8、9、10位的鵬輝能源、哈光宇、中航鋰電。
數據顯示,2018年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約11.1萬輛,同比增長40%;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5.72GWh,同比增長66%。其中,裝機總電量排名前十動力電池企業合計約5.23GWh,占整體的91%。
值得一提的是,寧德時代、比亞迪、孚能科技、比克電池、國軒高科這5家企業除了躋身于9月裝機電量TOP10以外,也是過去8個月每個單月裝機電量TOP10榜單上的“??汀?,同時還位于1-8月裝機總電量TOP10行列,地位相對牢固。
不過,動力電池領先企業之間競爭激烈,TOP10座次依然在調整中。今年以來,國能電池、力神、萬向、遠東福斯特、億緯鋰能、天津捷威、鵬輝能源、哈光宇、中航鋰電、智航新能源、微宏動力、東莞振華等都以不同頻率分別在過去9個單月的TOP10榜單中“露臉”過。
本文將重點分析位于9月榜單第8、9、10位的鵬輝能源、哈光宇、中航鋰電。
01
鵬輝能源
從上述9月動力電池裝機電量TOP10榜單來看,鵬輝能源配套的車企有東風汽車、三環專用車、江南汽車、桂林客車、蘭州知豆等。
高工鋰電了解到,為緊貼市場發展趨勢,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鵬輝建立了較全面的動力電池材料體系,能量密度逐年提升,量產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單體電芯能量密度目前為170Wh/Kg,計劃明年達到180Wh/Kg,2020年達到200Wh/Kg;量產三元材料動力電池單體電芯能量密度目前為230Wh/Kg,計劃明年達到260-280Wh/Kg,2020年達到300Wh/Kg。
為保證良好的電池性能,在原材料采購方面,鵬輝能源有嚴格的原材料采購程序,通過對不同的原材料生產廠家的產品進行比對和篩選,結合公司產品產線特點,確定原料供應商,確保高質量的原材料。
公司正極材料主要供應商有當升科技、杉杉股份、寧波金和等,負極材料有BTR等,電解液供應商主要有天賜材料、新宙邦等,隔膜供應商主要有星源材質、佛山金輝等。
根據鵬輝能源發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1-9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5-3.09億元,同比增長32%-60%;公司7-9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996-1.54億元,同比增長2.5%-58.23%。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訂單的不斷增加,鵬輝能源的產能擴展進程在不斷加快。公司上半年實際產能不飽和,下半年隨著東風股份和上汽通用五菱訂單的持續交貨,會給產能造成很大壓力,甚至可能出現產能瓶頸。
為此,9月17日,鵬輝能源位于常州基地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及系統項目開工。該項目總投資58億元,具體實施10Gwh鋰離子動力電池和5Gwh鋰離子動力電池PACK項目。鵬輝能源表示,公司將根據實際情況公司將加快常州項目的進度,爭取明年早投產,滿足明年訂單增長的需求。
02
哈光宇
從上述9月動力電池裝機電量TOP10榜單來看,哈光宇的配套車企有常州北汽、江鈴汽車、長安汽車等。
查詢資料發現,哈光宇是光宇國際(HK:01043)的控股子公司,光宇國際占其88.92%的股份。光宇國際2018半年報中寫道:我司通訊用鋰電池主要客戶為印度、越南、南非、韓國、俄羅斯、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及移動運營商。本期間,總計交貨約10萬套基站用電池組。比去年同期的約1.7萬套,大幅上升約488%。
本期間,我司電動車用鋰電池和數家國內大型汽車生產廠家配套。本期間,已交貨各類電動車電池9832套(2017年6214套),較去年同期上升58%,預期下半年,約能交貨各種車型2萬臺以上。雖然競爭激烈,產品售價明顯受壓,但本公司管理層正積極努力,降低成本,力爭實現在產量增加的情況下,取得較好收益。
9月3日,光宇國際發布有關出售珠海光宇電池余下權益之非常重大出售事項的公告顯示,由于原材料及工資成本上漲導致利潤率收窄以及業務競爭激烈,本集團將著重于制造及銷售動力電池,變現珠海光宇股份將直接鞏固本集團之資本基礎及改善本集團之債務狀況。
03
中航鋰電
從上述9月動力電池裝機電量TOP10榜單來看,中航鋰電的配套車企有江淮汽車、大乘汽車、東風汽車、長安汽車、江鈴汽車、瑞馳汽車等。
作為國內老牌動力電池企業,中航鋰電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主力配套行業龍頭,鎖定大客戶“爆款”產品需求,鞏固了公司在商用車領域的“金牌供應商”地位。
在補貼退坡、上游原材料漲價、下游主機廠壓價和市場競爭加劇等多重壓力之下,動力電池企業普遍認為將在2018年面臨極大的生產和發展考驗。因此大批電池企業開始調整市場策略,積極開拓市場更廣闊的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和儲能、小動力或電動叉車等細分領域,中航鋰電也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做出調整。
據了解,2018年中航鋰電高比能量三元電池配套的純電動A00級、A級、SUV級三個領域多款市場主力乘用車車型產品將陸續上市量產,同時與國際知名乘用車車企也開展實質業務合作。預計大部分產品量產時間在四季度。
面對國家補貼政策的調整,提質降本是動力電池企業接下來要重點攻克的核心課題,中航鋰電也做好了充足準備,在技術研發和質量提升等方面積極布局。
中航鋰電按照“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研發體系,做到產品圍繞市場、研發圍繞產品,實現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能力的快速提升。公司將從材料體系、產品設計、制造工藝和裝備等方面進行優化,基于產品的安全性和成本基礎上,不斷研發更高能量密度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