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北斗系統關鍵器部件全面國產化

時間:2018-10-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0月15日1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九、四十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系統第十五、十六顆組網衛星。

【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10月15日1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九、四十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系統第十五、十六顆組網衛星。衛星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后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后續將進行測試與試驗評估,并與此前發射的14顆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進行組網,適時提供服務。

15日,北斗三號衛星發射現場。梁珂巖攝

今年7月以來,北斗三號系統進入高密度組網發射任務期,以每月一次兩星的速度加速實施組網,4個月間成功將8顆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根據計劃,后續還將發射兩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和一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于年底前建成基本系統,為“一帶一路”參與國家提供服務。

北斗三號已發射16顆全球組網衛星,將于年底前建成基本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正在建設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任何氣候條件下,為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度的定位、測速、授時服務,并兼具特有的短報文通信能力。2012年底正式提供運行服務以來連續穩定運行,系統建設進入全球時代,應用產業呈現快速發展,在國際合作中成為國家名片。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馬加慶表示,在系統建設方面,北斗系統立足國情、富有特色,國際首創混合星座設計,開創導航定位、短報文通信、差分增強融合技術體制。

目前,北斗二號性能穩中有升。系統連續穩定運行,定位精度由10米提升至6米。增加4顆備份衛星,3顆已發射入軌。建設了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形成全國“一張網”,可提供實時厘米級高精度服務。建成全球連續監測評估系統,具備對北斗、GPS、格洛納斯、伽利略四大系統監測評估的能力。

據介紹,北斗三號繼承北斗特色,對標世界一流,增加星間鏈路、全球搜索救援等新功能,播發性能更優的導航信號;發射5顆試驗衛星,星載原子鐘天穩定度達E—15量級,定位精度2.5至5米,較北斗二號提升1至2倍。目前,已成功發射16顆全球組網衛星,年底前再發射3顆衛星,建成北斗三號基本系統。

形成完整產業鏈,正催生“北斗+”融合應用新模式

在應用與產業化方面,當前已形成北斗完整產業鏈,北斗在國家安全和重點領域標配化使用,在大眾消費領域規模化應用,正在催生“北斗+”融合應用新模式。

北斗基礎產品實現歷史性跨越。國產北斗芯片實現規模化應用,工藝由0.35微米提升到28納米,最低單片價格僅6元,總體性能達到甚至優于國際同類產品。目前,高精度OEM板和接收機天線已分別占國內市場份額30%和90%。

行業區域應用顯現規模化效益。北斗已在公安、交通、漁業、電力、林業、減災等行業得到廣泛使用,正服務于智慧城市建設和社會治理。超過500萬輛營運車輛上線,建成全球最大的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車聯網平臺;公安出警時間縮短近20%,突發重大災情上報時間縮短至1小時內,應急救援響應效率提升2倍;全國4萬余艘漁船安裝北斗,累計救助漁民超過1萬人,已成為漁民的“海上保護神”;基于高精度服務,北斗已用于精細農業、危房監測、無人駕駛等領域。

大眾應用觸手可及。北斗由“高大上”轉為“接地氣”,日益走近百姓生活。世界主流手機芯片大都支持北斗系統,北斗正成為國內銷售智能手機的標配。支持北斗的手表、手環、學生卡,使日常生活更便利。以北京為例,3.35萬輛出租車、2.1萬輛公交車安裝北斗,實現北斗定位全覆蓋;1500輛物流貨車及1.9萬名配送員,使用北斗終端和手環接入物流云平臺,實現實時調度。

北斗融合互聯網也催生出新業態。國內相關企業超過1.4萬家,從業人員超過45萬。國內衛星導航產業年產值年均增長率超過15%,2017年突破2550億元。北斗與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融合,建成高精度時空信息云服務平臺,推出全球首個支持北斗的加速輔助定位系統,用戶突破1億。

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重大工程自主可控發展之路

據馬加慶介紹,在自主可控方面,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實現了關鍵器部件、用戶設備全面國產化,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重大工程自主可控發展之路。

其中,在強化應用驗證方面,在衛星領域,從器件、板卡、單機和在軌使用等多層級全面考核器部件的可用性,加大應用驗證力度,“解決了以前國產元器件‘不敢用,不好用,用不好’的問題。”馬加慶介紹。在應用領域,在集中組織研發北斗芯片、模塊基礎上,通過重點行業、區域應用示范工程,大力推廣使用自主芯片、模塊、軟件產品,邊建邊用、反復迭代,有效提高了水平。

馬加慶說,在國際合作與交流方面,北斗也已走出國門,加速融入世界。例如成立中俄衛星導航重大戰略合作項目委員會和中美、中歐衛星導航合作工作組,開通中俄衛星導航聯合監測平臺,與美、俄分別簽署系統兼容與互操作聯合聲明,為多系統實現共贏、全球用戶享受更加高效可靠服務做出中國貢獻。目前,北斗已加入國際民航、國際海事、3GPP移動通信三大國際組織,還將為全球提供免費搜索救援服務。

按計劃,2018年底將建成北斗三號基本系統,為“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底,建成世界一流的北斗三號系統,提供全球服務;2035年,建成以北斗為核心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