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8日,工信部公示了一份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進入名單的企業,近三年主營產品市場占有率平均位居全球前五位且國內排名第一位!注意了,這可不是一份普通的名單。進入公示名單的企業,近三年主營產品市場占有率平均位居全球前五位且國內排名第一位!
這些中國制造企業,它們并不為一般公眾所熟知,卻在自己所在的行業熠熠生輝。目標明確、持之以恒是這些企業的共同特點,多年執著前行,這些企業站到了行業的世界巔峰,成為世界細分市場領域的領導者。不僅要占據最高的市場份額,而且要在技術和服務方面做到最出色;不僅有遠高于一般企業的利潤和效益,而且要做市場游戲規則的制定者。
這些企業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制造業單項冠軍”。
什么是制造業單項冠軍
按照工信部的定義:“長期專注于制造業某些細分產品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或國內前列的企業。”
《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之路》課題報告日前在“百萬莊論壇:機工智庫春季發布會(2018)”上發布。報告顯示,從2016年至今,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共發布3批示范企業。
制造業單項冠軍有多“牛”?企業的含金量有多高?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副研究員趙龍對制造業單項冠軍這個課題已經連續跟蹤了兩年。他和同事們的研究表明,高價值、高利潤是這些企業顯著的特征,單項冠軍企業平均利潤率為11.14%,達到了中國工業企業的兩倍以上,世界500強企業的2~3倍。
單項冠軍企業以0.03的企業數量占比創造了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0.51%的主營業務收入和0.98%的企業利潤,形象地展示了制造業單項冠軍作為制造業引領者和整體產業帶動者的作用。
據趙龍介紹,工信部的單項冠軍實施方案對于示范企業的選擇主要有9條依據:
1.單項冠軍的市場占有率居全世界前三位;
2.主營產品收入占比在70%以上;
3.技術工藝國際領先;經營業績優秀;
4.長期專注主營產品;經營業務領域必須達到十年以上;
5.如果是從事新產品也必須達到三年以上;
6.符合制造業重點發展方向;
7.重視品牌培育;
8.環保能耗達標;
9.管理制度規范。
巔峰之路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制造業單項冠軍如何走向成功之巔,成為行業翹楚?
趙龍負責的課題組歸納出了10點主要原因:專注細分領域、科技創新引領、制造服務融合、重視質量品牌、精益研發生產、強化產業協作、市場營銷定位、創造培養人才、企業文化護航、制定風險機制。
從幾批單項冠軍的幾組指標數據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單項冠軍成長背后蘊藏的硬道理。
——聚焦深耕細作,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產品上。專注是單項冠軍企業成功的“撒手锏”,聚焦是這些企業不斷贏得市場的戰略。單項冠軍企業專注時間都比較長,10到30年的企業占比達到61%以上,平均從事專業時間為26.59年。
——注重研發,持續改良。單項冠軍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是5%,是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的5倍;研發人員占企業全部職工人數的19.72%,是國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人員比例的近兩倍;研發機構擁有率為97%,超過了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水平的7倍。
——采取多種途徑持續改進。單項冠軍企業平均擁有有效專利數達到464.5項,發明專利數201.5項。充分利用政產學研用合作平臺,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開展新產品的研發以及老產品的改進工作。
——全球布局,擴大出口。單項冠軍企業集中于細分領域,縮小了市場,再通過全球化擴大市場,做小池塘里的大魚,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近三年的主營產品的出口額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達到了29%。
“工匠精神、持之以恒”是形容單項冠軍的關鍵詞,也是它們帶給整個制造業的重要啟示。
“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太多大而全的企業,很多耳熟能詳的集團公司都是從制造業到房地產、金融業務無所不包。但對于制造業來說,未來注重工匠精神,走專業化道路的單項冠軍企業將會是制造業發展的大趨勢。”趙龍的團隊注意到,我國不少具有單項冠軍潛質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難以克服多元化的沖動,在很多領域和不同行業全面開花,沒有在自己專長的領域精耕細作。
帶動中國制造業邁向中高端
“思深益遠,謀定后動。”機械工業信息院院長李奇表示,當前,我國的裝備制造業正處在一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逆全球化思潮和保護主義情緒升溫的大背景下,我國裝備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發展目標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數據顯示,中國改革開放40年,制造業走過了快速發展之路。1994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在世界的比重只是3.64%,而今天,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在世界的比重超過30%。但大而不強依然是制造業的成長之痛:創新能力不足,產品同質化過剩化,核心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工藝和裝備依賴進口等問題困擾著我國制造業邁向中高端。
“中國向制造業強國轉型,大力培育和發展單項冠軍企業不僅是制造業內在的發展需求,同時也是國際環境的要求,目前國際環境給中國制造業帶來非常多的挑戰,片面的追求規模擴張可能已經不合時宜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在倒逼制造業轉型,從質量上和重點領域都要向這方面發展。”趙龍指出。
制造業單項冠軍對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有利于引導企業樹立“十年磨一劍”的精神,長期專注于企業擅長的領域;有利于突破制造業關鍵重點領域,為實現制造強國戰略目標提供有力支撐;有利于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資源,占據全球產業鏈主導地位,提升制造業國際競爭力。
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全球市場份額呈逐年上升之勢。工信部提出,未來要引領和帶動更多的企業走“專特優精”的單項冠軍發展道路。
未來,這些企業有望被“重點培養”,獲得專項資金的優先支持,其市場占有率和利潤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工信部人士介紹說,本批名單是經企業自愿申報,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央企業推薦,行業協會限定性條件論證、專家組論證后確定的。公示無異議的,將被分別公告為“示范企業”和“培育企業”,將獲得全面的政策支持。
具體的支持措施包括:對示范企業和培育企業申報國家有關技術改造、工業強基工程、重大專項、節能減排等資金支持的項目,以及申報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予以優先支持。
工信部要求,加強對企業的跟蹤,分析企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研究完善促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同時,各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做好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工作的組織實施,加強對示范企業和培育企業的指導、跟蹤和服務,建立工作階段性總結和監督檢查制度。鼓勵地方對兩類企業給予政策支持。相關行業協會要加強服務,指導企業開展對標,提供培育提升診斷咨詢服務,推廣典型經驗。
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名單公示
第二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名單公示
第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名單公示
一.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名單
二.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