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中國航空報訊:9月4日,美國國防雜志網站發表科文頓伯林有限公司高級顧問撰寫的分析文章,對近期美國國防領域人工智能的發展動向進行了綜述。
在智能作戰領域,美國國防工業正處于巨變的早期階段。鑒于商業世界的進步,美國國防部已經意識到,在某些情況下它需要轉向非傳統承包商,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工智能技術需求。美國聯邦政府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作用只會持續增長,傳統承包商應引起重視并尋找新的機會。
在今夏簽署的一份備忘錄中,美國防部常務副部長帕特里克·沙納罕指示建立聯合人工智能中心。這個新機構的總體目標是“加速人工智能賦能能力的交付,擴大人工智能影響,協調人工智能活動,以最終擴大聯合部隊優勢”。該中心將成為協調和執行國防部《2018人工智能戰略》的主要機構,將幫助軍方“迅速引入新能力,有效進行新作戰概念試驗,支持國防部作戰任務和業務功能”。
按照備忘錄,聯合人工智能中心將通過四個方面實現總體目標并執行新戰略:一是啟動“大范圍工作,將人工智能用于緊迫的聯合挑戰”,這些國家任務計劃將在各軍種部和軍種、聯合參謀部、作戰司令部及其他國防部部門的合作下制定;二是建立“國防部范圍利用人工智能的共同基礎,包括工具、共享的數據及可復用的技術、流程和專業知識,實現國防部范圍人工智能賦能能力的大規模快速交付”;三是強化合作關系,強調關鍵需求,解決影響緊急作戰的難題,并通過與政府、工業界及其他戰略伙伴的合作改造人工智能技術;四是與國防部長辦公室合作,制定一份人工智能開發和交付的政府框架和標準。
在最近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國防創新委員會列出了其幫助聯合人工智能中心實現目標的舉措,包括協助開發國防領域使用人工智能的原則。這些原則將聚焦但不限于符合道德的開發和使用、人道主義考慮、短期和長期安全。
美國政府問責署負責應用研究和方法的首席科學家蒂莫西·帕森,最近在眾議院科學、太空和技術委員會研究與技術分委會作證時討論了人工智能。他著重介紹了人工智能的演變過程、機遇和未來發展、重大挑戰和風險,以及技術進步帶來的政策影響和研究重點。帕森解釋稱,當前“增加的可用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力”將人工智能置于討論的核心位置。雖然目前大部分人工智能事例都很“狹隘”,即“提供特定域的專業技能或任務支持”,更智能或“一般”的人工智能仍然處于形式階段。
帕森指出,進一步開發人工智能技術仍面臨許多挑戰,如研究人員和制造人員面臨的數據收集和共享障礙、計算資源和人力資源缺乏、道德框架的空缺、人工智能不具備可解釋性和可接受性。帕森強調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大量政策和領域,包括激勵數據共享,私營機構需要更好地分享數據,同時需要找到捍衛知識產權和產權信息的方式,聯邦機構也應該共享那些目前不能被研究人員獲得的數據。另外,理解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也非常重要,預計就業崗位的流失或增加將發生在特定部門,需要進行再評估,重新規劃培訓和教育,以抵消任何可能的崗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