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從美國禁令到澳大利亞5G安全指南,再到印度名單,中國5G屢遭冷眼。在多方阻撓的情況下,中國5G產業將如何突破重圍,走向穩定發展,成為當下無法回避的問題。
眾所周知,5G是下一代移動互聯網科技高地的技術,被認為是未來城市和無人駕駛的基石,目前包括中美在內的國家正在為未來數年5G的發展布局。然而中國的快速發展卻遭遇了重重關卡:
美國
今年4月,美國發布的禁令對中國通信行業發展造成了重大沖擊——美國商務部宣布,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為期長達7年。
禁令一出,整個行業內陷入了一場激烈的討論當中。綜合來看,美國商務部此舉并不明智,就連美國媒體都在一些評論中表示,這樣的行為表現出美國商務部正處一種“失控”的狀態。
澳大利亞
而緊隨其后,澳大利亞政府發布了《澳電信運營商5G安全指南》。8月23日,華為澳洲分公司發布推文稱,華為和中興已被禁止向澳大利亞提供5G技術。
對此,中方表示嚴重關切。澳政府作出此錯誤決定,將對中澳企業的商業利益造成負面影響。中國政府鼓勵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開展對外經貿合作,希望澳政府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為中國企業在澳開展業務創造良好的商業環境。業內人士分析,澳大利亞的行動背后是暗流涌動的全球5G布局博弈。
印度
在美國與澳大利亞之后,如今印度也有了類似舉動。根據印度商業媒體的多份報道顯示,印度電信部(DoT)已將華為和中興排除在要求參與旨在開發“印度特定”5G用例的名單之外。該名單包括大多數全球著名的供應商,包括思科、愛立信、三星電子以及諾基亞等。
事實上,這些年來,盡管印度的電信運營商站在華為、中興的一邊,但印度就對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多次阻擾。
四面受敵的中國5G
盡管遭受了多方排擠,但是中國5G發展并沒有因此而卻步。
在第十二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分論壇上,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表示,在亞太地區2025年中國5G的整個使用量預期會達到6億7千萬人使用5G。
這一說法并不夸張,目前中國5G發展十分迅速,這也是為何美國等國家開始對中國嚴防死守的原因之一。據德勤報告顯示,中國目前支持5G通信的基站是美國的10倍,而中國裝設必要設備以增載5G的費用也比美國便宜約35%。另外,英國路透社也表示,美國在5G的建設競賽中正被中國超過,并且可能失去潛在的經濟利益。
在眾國內通信企業中,中興或許將成為較大獲利方。業內人士表示,中興是全球70多個國際標準化組織和論壇的成員,也是5G標準提案的重要貢獻者,可以在國內獲得5G先發的優勢,率先商用和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提升其產品成熟度和成本競爭力。對中興來說,外部環境好轉為業務復蘇提供了一個幸運的時間點。
不過總體來說,盡管全球5G腳步漸行漸近,但是2G、3G、4G網絡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被取代,因此不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都必須做好相關的部署,以應對這一迅速漸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