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企業動態】 作為美國老牌自動化和工業技術巨頭,霍尼韋爾在“互聯工業企業”的轉型之路上繼續發力。
“在今年11月上海舉行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我們會集中簽約一批與互聯工廠相關的項目。”在9月11日-13日召開的2018年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上,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全球副總裁、亞太區總經理余鋒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霍尼韋爾始建于1885年,旗下擁有四大業務集團,分別為航天航空集團、智能建筑和家居集團、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安全和生產力解決方案集團。
自去年正式提出“互聯工業企業”戰略以來,互聯工廠成為霍尼韋爾重點推進的五大垂直領域之一。
余鋒認為,在推行互聯工廠過程中,不論是5G、4G,還是VR、AR,這些技術都只是一種手段,重要的是結合精益管理,最終幫助客戶提高生產效益或者設備可靠性。這些系統里既有50年的傳統技術,也有最新的技術應用。
霍尼韋爾互聯工廠包括過程互聯、資產互聯和人員互聯三大核心。過程互聯是指聯接工藝過程和霍尼韋爾專家,未來還將覆蓋其它工藝過程供應商;資產互聯是聯接資產與設備專家,以及人工智能分析工具;人員互聯是人員與最佳的知識共享和協同工具的互聯。
在余鋒看來,隨著企業客戶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巨量化,原來賬、卡、物式的管理已無法滿足需求,所以需要新的技術手段將生產設備、人員乃至客戶、供應商聯系在一起。
霍尼韋爾目前擁有2萬多名工程師,其中一半是軟件研發人員。去年,霍尼韋爾全球互聯軟件實現收入約15億美元,在互聯硬件實現營收10億美元,具備關鍵物聯軟件的產品組合超過了75項。
余鋒介紹,互聯工廠的基礎是過程控制系統(DCS)、生產管理系統(MES)、UOP傳承百年的煉油工藝技術,以及應用于各個行業的專業技術。
霍尼韋爾提供的數據顯示,其過程控制技術幫助全球約一半的煉油廠每天處理原油4000萬桶。這些技術控制并管理著全球超過5萬個石油天然氣儲罐,約四成的天然氣船。
其過程控制系統業務在全球實施和部署了約9000萬個解決方案和互聯產品。在大量的石油化工企業中,霍尼韋爾UOP工藝技術在全球生產超過六成的汽油和四成的液化天然氣。
以一個中等規模的煉油廠為例,一年中平均有5%的時間會應意外情況處于停工狀態。采用霍尼韋爾互聯工廠解決方案,可以幫助其提高1%的流程穩定性,可以帶來價值2600萬美元的產出。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賽科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上海賽科)已和霍尼韋爾合作,實施了多套先進過程控制項目,并對乙烯生產全流程實施優化。通過對乙烯裝置的過程控制,為上海賽科帶來了大約1億元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