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ASML是從飛利浦獨立出來的,正是因為專注于光刻機技術的研發和制造,而不涉足芯片的制造領域,最終使ASML成為世界頂級的光刻機制造商。而美國的芯片大廠很多都是ASML的股東和客戶,因為ASML的技術已經很先進了,所以美國芯片公司完全沒必要研發自己的光刻機產品。
正如ASML的執行長皮特·瓦希德(PeterWennink)曾說過的一段話:“當初飛利浦樣樣都干,最后還是解體了,這證明大型企業巨人的時代已經不合適宜了。未來的主流該是企業、研究機構分工的開放式創新。”
ASML的執行長皮特·瓦希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過:1984年,荷蘭飛利浦當時面臨經營困境,不得已在集團內部實施大規模裁員方案。ASML也是在那一年從飛利浦獨立了出來。
起初,ASML其實非常缺乏技術研究經費,而飛利浦本就自顧不暇,沒有能力向ASML提供技術研究經費。ASML要在惡劣市場環境里生存下來,就想到一個好辦法,那就是ASML在歐洲甚至全球范圍內,主動去找到更多組織機構并與之建立合作關系,從而為自身構建起一個大型技術研究網絡。
我們去找政府爭取經費,還去找供應商,告訴他們我們的構想是什么,并問他們和我們在技術研究上展開合作好嗎?我們一同分享利潤。我們因此打造一個很大的研究網絡。正是ASML這種特有的發展模式,使ASML成為了世界最大的光刻機生產商。
由于芯片產業的發展,需要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的合作,而在荷蘭雖然可以生產頂尖的光刻機,但是在芯片制造的產業鏈比較薄弱,所以很難出現世界頂級的芯片公司。而美國擁有龐大的芯片產業鏈,從芯片的設計、生產、封裝測試技術等都居世界前列,美國雖然不生產光刻機,但大的芯片廠商基本都是ASML的股東和客戶,美國頂級的芯片公司不是不能生產自己的光刻機,而是沒有必要生產,這也是全球分工的必然結果。
ASML的執行長皮特·瓦希德的一個觀點:一個國家科技產業是否強大,最終能發展到何等強大程度,首先得看這個國家當局肯在基礎科研方面投入多大資源。而一家科技公司要想在區域或者全球市場中取得輝煌成功,除了要和一流人才一路同行外,還應該堅持在某個行業專注技術研究和創新。對于中國的芯片產業有很大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