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天然氣煤炭電力:排隊等候能源價格改革抉擇

時間:2009-01-04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在2009年到來的時候,中國的有車族開始感到高興了,因為成品油價格在一周的時間里接連降價。與以往的政策性降價不同,這一次是中國兩大石油集團的自主降價

  在2009年到來的時候,中國的有車族開始感到高興了,因為成品油價格在一周的時間里接連降價。與以往的政策性降價不同,這一次是中國兩大石油集團的自主降價。   從政府控制價格到首次市場方面自主降價,中國為此付出了十年。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吳鐘湖說,這是價格改革在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步,盡管只是放開對價格下調的管制,但是對于油價的市場化來說,已經是不小的進步。   石油價格改革或許最能代表中國能源價格改革的十年歷程,其間幾易方案,幾經挫折。直到2008年12月19日,國家發改委宣布施行設定上限的價格形成機制。管制的閘門出現松動,但政府仍未退出。從政府對中國能源價格改革確定市場化的總體方向以來,政府和市場之間的矛盾從未消歇。   2008年12月31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官員對本報說,"明年價格的目標還是沒有變,包括電價、石化行業的能源價格改革還是重點,具體措施會根據明年經濟形勢的走向,陸續出臺"。 一年油價改革歷程   2008年的國際油價像是一輛過山車,瞬間高企,又在轉眼間急劇落下。從2008年初的90美元到7月創紀錄的147.5美元,再到眼下的40美元。其間,國內關于油價改革的聲音從未停歇,而國家發改委則在油價調整和保證經濟運行之間,舉棋不定。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吳鐘湖說,事實上中國的油價改革一直都不是單一的調價,而是和宏觀經濟的運行緊密相關。過去的十幾次調價的目的,幾乎都是從保證經濟平穩運行出發。   2008年全年,國家發改委一共只實施了兩次油價調整。第一次在6月19日,當時國際油價已經越過130美元的高位。在此背景下,各地油荒不斷,山東、廣東兩地一度出現為加油而大打出手的局面。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則正為不見回落的通脹而焦慮不已。不斷高企的PPI,讓決策部門在上調能源價格方面猶豫不決。   彼時,兩大集團接連以內參的形式,繞過國家發改委直接上書中央高層,建議上調成品油價格。正是在這樣的倒逼下,國家發改委最終在2008年6月19日,宣布上調成品油價格每噸1000元,這一調整幅度是中國此前的歷次調價中,幅度最大的一次。此次調整成品油價格的同時,國家發改委同時宣布,上調發電上網價格,不過為了價格上漲給物價帶來的沖擊,零售電價并沒有同時上調。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說,6月19日的油價調整,表現了政府一貫的價格操作思路,就是將對經濟的影響同價格改革完全掛鉤了。"現在看來,這一問題,已經成為了下一步中國油價改革的主要障礙。事實上,價格改革是可以與經濟運行分開的,就看政府有沒有這個決心了"。   對于電價的調整,業內認為是一個利益分配的結果。國家電監會價格與財務監管部的官員說,上調發電出廠價,不調零售價。無非是為了彌補發電集團的虧損,由電網企業來彌補。"這與電價的市場化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   2008年11月,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在公開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坦言,隨著價格改革的深化,利益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改革初期各方面普遍受益的局面已不復存在,一項改革措施的推出,往往只能使部分人受益,甚至可能導致另一部分人利益受損,很難滿足所有人的要求。   能源價格改革10年過去后,利益分化已經是改革推進的另一個難點。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說,這一方面確實是個問題,但是另一方面也給決策層面提醒,改革拖得越久,問題越多,最終越不好解決。   2008年12月19日,隨著國際油價的大幅下跌,在社會呼吁下調國內油價多日之后,國家發改委終于宣布下調成品油價格。這次已經不是一次簡單的調價,國家發改委在宣布下調成品油價格的同時,推出了新的成品油價格方案,新方案設置了最高零售價,縮小了企業自主浮動的空間,對價格下限完全放開。此外,還正式出臺了醞釀已達13年的燃油稅。   不過,盡管在降價方面體現了市場化取向,但是國家發改委有關采取"政府有控制接軌"的價格思路也表明,中國正式放棄了在油價改革之初,與國際接軌的完全市場化原則。 09年能源價格改革   2008年12月31日,國家能源局的官員對本報說,2009年的價格改革還會繼續推進,但情況將會更加復雜。主要是在時機的選擇上,還需要綜合的考慮。既要看到國際能源價格下跌帶來的機會,也要看到價格改革給國內經濟運行帶來的風險。   上述能源局官員說,天然氣、化肥、電力、煤炭等產品的價格改革將是明年工作的重點。這其中沒有提到成品油,"因為2008年12月19日的油價改革方案,已經基本上算是定下了,明年照此執行就可以"。   在上述能源產品中,除了天然氣、煤炭外,所有的行業在2008年都是全行業虧損。上述能源局官員說,如果不解決價格問題,在2009年上半年,上述行業就會出現問題,這對于保增長的整體目標是非常不利的。   事實上,2008年年底的一些現象已經為2009年上半年的經濟運行布下"雷區"。一周前召開的煤炭合同會議上,就在全國圣誕而狂歡的時候,2009年的全國煤電合同因價格懸殊,而慘烈崩盤,電煤雙方再次不歡而散,為2009年的煤電供需平衡蒙上了陰影。   電力行業亦是中國能源價格改革難點之一。煤炭提前實現市場化,更是給電價改革留下了諸多疑難。在2008年,更是由于煤炭價格大漲,讓當年所有的電煤合同成為一張空文。最終國家發改委為穩定市場,保證經濟平穩運行,于2008年6月19日出臺了限價令。這種沒辦法的辦法讓業內人士視為是"價格改革的倒退"。   國家電監會人士介紹說,由于對煤電市場化進程不協調,2008年全年五大集團全部虧損,前11個月的虧損額已達300億。如果再不推進電力價格改革,今后矛盾只會越積越多。   據悉,國家電監會和中國電力聯合會早在2008年9月份就已經連續提出建議,上調電價,并趁煤炭價格回穩之機,抓緊理順煤電的價格機制。但此后,中央刺激內需政策的出臺,電價上調計劃已被擱置。中電聯的人士說,有關部門已經明確提出,在明年全國經濟形勢沒有明朗之前,不要再提上調電價的申請。這意味著,在經濟不振面前,電價改革已明確被擱置了。   中國電監會的官員對本報表示,盡管眼下上調電價會有一定影響,但是趁煤價下跌的時候,理順價格關系,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該官員建議,應該像對待油價改革那樣,加快電價改革步伐,促進合理電價機制的形成。逐步理順煤、電價格關系,盡快建立獨立的輸配電價機制,積極推進銷售電價改革。   掌握價格改革重要權力的國家發改委則對此依然謹慎。相關官員表示,推進價格改革,必須統籌兼顧,不僅要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對上下游的影響,還要考慮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在經濟走勢上不明確的明年,更需要慎重。   上述國家發改委官員表示,2009年能源價格改革的方向是不會變的,就是市場化為主,減少政府的干預。但是在時機沒有成熟之前,政府在一些時段的干預還是必要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