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ABB預見未來:數字化與互聯——第七屆ABB大學生創新大賽圓滿收官

時間:2018-08-31

來源:ABB(中國)有限公司

導語:以“預見未來:數字化與互聯”為主題的第七屆ABB大學生創新大賽今天在北京圓滿落下帷幕。經過激烈角逐,來自吉林大學的陳旭憑借其創新設計從19支入圍團隊中脫穎而出,

【中國傳動網 企業動態】 以“預見未來:數字化與互聯”為主題的第七屆ABB大學生創新大賽今天在北京圓滿落下帷幕。經過激烈角逐,來自吉林大學的陳旭憑借其創新設計從19支入圍團隊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冠。同時,大賽還評出兩組二等獎、3組三等獎、13組入圍獎和30組優秀作品獎。

2018年初開賽以來,來自大陸及香港、澳門及臺灣地區200余所高校的968組選手踴躍報名參賽,圍繞“智慧城市”、“智慧電網”和“智能工廠”三大選題提交參賽作品181份,選題涵蓋公共事業大數據、電動汽車基礎設施、智能建筑與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在電力設備中的應用、電動汽車與電網的交互、新能源并網、智能工廠解決方案、智能工業機器人及應用等領域。

在決賽環節,選手們通過演講、答辯、展示等多種形式,生動直觀地向評委展現大膽的創意和新穎的設計。多位入圍選手將人工智能(AI)技術靈活運用于作品設計中,并恰到好處地使用了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等表現手法展示設計理念,表述清晰,邏輯縝密,將工程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的系統觀有機結合,完美契合大賽側重于創新性和可行性的設置初衷,參賽的同時全面提升了創新實踐能力。

今年的參賽作品整體質量很高,選手們對于數字化技術和工業與環境的創新結合進行了深入思考,不少作品具備一定程度的實用性操作,一些樣機已經很接近產品化。例如榮獲一等獎的“高效率低輻射多輸出無線充電桌”方案將創意和理論結合,是一款注重能效且非常實用的創新設計。

令評委老師們尤為贊賞的是,選手們將數字化互聯技術與行業應用的巧妙結合。他們化身創業團隊,在分析市場需求的基礎上探索技術突破,設計出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比如基于視覺和語音引導的助殘操控與運動系統設計等創意,致力于讓未來城市變得更智慧、更宜居;人造肌肉DE材料用高動態響應雙向反激電路等作品,展示了選手們在新型能源技術互聯互通中的積極探索;SPW-智能顯示電焊面罩、基于ViveVR的遙操作機械手等設計,則為打造數字化工廠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本屆賽事啟動后,組委會邀請了公司內外部資深的行業和技術專家,為選手們提供線上和線下培訓與交流,備賽的同時也讓學生們更多地接觸到行業領先的前沿技術。清華大學王喆垚教授是本屆大賽的評委之一,他在現場點評同學們的作品時表示:“ABB大學生創新大賽自2012年設立以來,一批具有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人才脫穎而出。他們的作品體現出對實際生活的觀察和對數字化互聯技術的探索。通過比賽設置的各個環節也幫助選手們更全面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升了他們的創新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清華大學微電子研究所王喆垚教授寄語參賽選手

瑞士駐華公使高晟安連續三年蒞臨創新大賽的頒獎典禮,他贊揚ABB是瑞士技術創新的典范,創新文化的傳承。作為一家源于歐洲、植根中國市場的國際企業,ABB致力于成為中瑞兩國創新合作的橋梁,而大學生創新大賽正是ABB踐行這一承諾的體現。瑞士是一個有著悠久創新歷史的國度。在今年7月瑞士駐華使館創新周活動期間,30余位學生曾受邀參加了ABB專場活動,近距離感受創新文化,了解科技前沿趨勢。

瑞士駐華使館公使高晟安先生發表講話

ABB集團中國研究院負責人、ABB中國首席技術官劉前進博士是這一活動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從大賽設立之初始終傾力支持,對學生們寄予厚望,他說:“快速發展的數字化時代對企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需要具備扎實的技術基礎,也需要具備創新的數字化素養。ABB大學生創新大賽正是為學生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讓大家在了解ABB領先技術、獲取專家資源、積累實踐經驗的同時,培養數字化技能,發現機遇,跨界融合,支持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為實現‘中國智造’夯實基礎,破浪前行?!?/p>

ABB集團中國研究院負責人、ABB中國首席技術官劉前進博士頒獎典禮發言

活動當天,來自ABB貝加萊的代表分享了推動校企合作、促進產學研結合方面的舉措,包括貝加萊與西北工業大學合作開設的旨在提高機電軟一體化系統工程設計素質的慕課(MOOC)《裝備自動化工程設計與實踐》,以及面向大學生組織的學界聯盟大會和圍繞自動化開展的相關競賽,鼓勵學生們參與更廣維度的創新實踐。

ABB大學生創新大賽創辦于2012年,旨在為高校學生搭建一個激發創新熱情、培養創新能力和展示創新成果的開放式舞臺。此前六屆比賽分別以“電力技術創新的力量”、“創新暢想未來”、“智能技術智慧跨越”、“創新帶來美好世界”、“智能,互聯,協作,創新”和“數字化譜寫未來”為主題,已累計吸引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和臺灣200余所高校的近8000名選手踴躍參與。

獲獎及入圍選手與評委和嘉賓會后合影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