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全球機器人整體市場快速增長的帶動下,服務機器人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代,我國要推動產業的快速成熟與發展,不僅要破除行業痛點問題,還需把握未來發展趨勢。
行業趨勢日漸凸顯,服務機器人迎來發展黃金時代
近年來,隨著新一代機器人、人工智能以及信息技術的加速發展,生產領域的人機替代關系逐漸向生活領域的人機融合轉變,在人與機器的頻繁互動中,服務型機器人取得了深入發展,不僅在應用場景和服務模式上獲得了廣泛延伸,在市場化、商業化推進上也得到了快速擴張。
據最新出爐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今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已經達到92.5億美元,五年來年均增速高于20%,在全球機器人整體市場快速增長的帶動下,服務機器人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代。同時,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正在給行業快速發展帶來新機遇。
發展態勢良好
目前,在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上,掃地機器人、手術機器人、鋼琴機器人、陪護機器人等產品早已屢見不鮮。各種傳感、仿生等前沿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新型材料的出現和使用,不僅讓服務機器人產品類型更加豐富,也讓其協作性、智能性與適應性獲得了進一步增強,從而使得從家居、醫療、教育、文娛到交通,服務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始終在不斷拓展。
通過技術和材料上的突破,我國服務機器人已經在行業產品和應用領域上取得了一定發展成果,而隨著國內企業的不斷涌入,以及產業布局步伐的加快,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也收獲了資本市場的青睞。
今年5月份以來,先是優必選獲得了8.2億美元c輪融資,后是科沃斯登陸上交所募得8.03億元股票資金,服務機器人在資本市場的高人氣,無疑帶動了國內企業和行業的快速發展。
同時,隨著國家和地方省市陸續推出相關扶持政策,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又獲得了良好的政策驅動。在技術、資本和政策的共同推動下,相關數據預測,今年我國市場規模將接近20億美元,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且前景廣闊。
行業痛點待除
面對利好的發展大環境、良好的國內發展態勢,以及寬廣的未來發展前景,雖然我國對于發展好服務機器人擁有十足的信心,但在具體的市場化發展過程中,仍需要解決行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當前形成共識的主要有三大痛點問題,即核心技術欠缺、企業盲目跟風和市場接受度不夠。前兩個問題如今已有了一定的好轉,以企業、政府和資本的重視為先導,以減速器、控制器等關鍵技術的突破為訊號,我國在核心技術方面已經首先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同時,據幾年國內各大展會現場反饋,跟風、噱頭營銷企業已經退場不少,市場競爭也有了明顯好轉。
而真正困擾行業發展的還應是市場接受度問題。如今不管是掃地機器人、醫療機器人、教育機器人還是安防機器人,普遍存在普及不到位、市場滲透率不足、消費接受度不高等現象,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涉及產品的實用性、價格以及人們對產品的了解。
對于企業來說,在技術和產品價值有所保障的情況下,要破除市場接受度不足的難題最重要的就是找準剛需,針對消費者的需求痛點來研發產品,將需求痛點轉變為市場爆點,這樣即使不用去過度普及,消費者也會主動和樂于接受企業產品。
兩大趨勢凸顯
當然,要推動服務機器人產業向前發展,光破除發展中的痛點問題還不夠,還需要洞察行業發展的未來趨勢,滿足市場發展的新要求,搶占產業發展的全新高地。從當前服務機器人的發展現狀來看,市場就已經提出了功能多樣、服務體貼、技術專業、應用廣泛等不少新要求。
其中,多樣性的功能和體貼的服務無疑是產品家庭化趨勢的重要體現。當前家用機器人比重已經超過60%,而隨著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安全舒適、簡單快捷的生活服務體驗,機器人未來在家庭等場景的應用將進一步獲得發展,家庭化趨勢將成為服務機器人方展的重要方向。
同時,隨著應用領域和范圍的越來越廣泛,針對不同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個性,通過專業技術支持,服務機器人未來極有可能會發展成為定制化產品。因此,技術專業和應用廣泛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服務機器人未來的定制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