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我國發布全球首款可見光通信芯片:有光即可上網

時間:2018-08-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現在我們知道有WI-FI,未來我們還將知道LIFI。以前大家知道光線可以提供照明,但是現在光也可以用來傳遞信息了

現在我們知道有WI-FI,未來我們還將知道LIFI。以前大家知道光線可以提供照明,但是現在光也可以用來傳遞信息了,有光就可以上網的夢想實現了!”近日,在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在我國研發的全球首款商品級超寬帶可見光通信專用芯片組發布會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可見光芯片主要研制者鄔江興教授如是說。

有光即可上網比5G快10倍

資料顯示,LIFI(LightFidelity),全稱為可見光無線通信,又稱光保真技術,是一種新型高速數據傳輸技術。它利用熒光燈或發光二極管等發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明暗閃爍信號來傳輸信息的,將高速因特網的電線裝置連接在照明裝置上,插入電源插頭即可使用。

"用可見光通信不僅安全、穩定、快速、高效,而且成本低廉。"鄔江興表示,可見光通信技術綠色低碳、可實現近乎零耗能通信,還可有效避免無線電通信電磁信號泄露等弱點,快速構建抗干擾、抗截獲的安全信息空間。

據介紹,此次發布的芯片組可支持每秒G比特量級的高速傳輸,全面兼容主流中高速接口協議標準,可為室內及家庭綠色超寬帶信息網絡、基于虛擬現實功能的家庭智慧服務、高速無線數據傳輸、水下高速無線信息傳送、特殊區域移動通信等領域可見光通信應用提供芯片級的產品。

"可見光通信是10GB超寬帶智慧家庭信息網絡的核心技術,5G移動通信將提供最大1個G的通信速率,可見光通信要比它快10倍。"鄔江興說。

鄔江興指出,可見光通信專用芯片組的成功研發,對于推動可見光通信產業和應用市場規模化發展,突破室內“最后10米”和短距離超寬帶無線光互聯技術瓶頸,開創集綠色節能、短距超寬帶、無纜化光互聯為一體的新興應用方面,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各國爭相研發的制高點

據《2014年歐洲可見光通信組織市場調查報告》預測,可見光通信產業規模將在2022年超過2千億美元,可見光通信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爭相研發的制高點。而此次我國研發的全球首款商品級超寬帶可見光通信專用芯片組的發布,也標志著我國可見光通信產業邁入超寬帶專用芯片時代。

2015年,我國科學家創造了可見光通信50Gbps(比特每秒)的實時速率世界紀錄。當前,可見光通信技術已成為世界各國競相角逐的下一代核心通信技術,可為5G移動通信網絡室內深度覆蓋提供綠色、泛在、廉價的接入手段。

據了解,這次發布的芯片組由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可見光通信技術團隊與東莞信大融合創新研究院、天津市濱海新區信息技術創新中心和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軍地單位聯合研發完成。該芯片組由光電前端芯片和數字基帶芯片組成,可支持每秒G比特量級的高速傳輸,全面兼容主流中高速接口協議標準。

2年內可體驗LIFI"黑科技"

據科技日報報道稱,談到未來可見光通信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鄔江興說,由于可見光通信不會產生電磁干擾,因此當其應用于飛機等環境之中,乘客在飛機上使用終端設備將變得更加自由;而對于在水下、礦下作業的工人來說,僅靠一束光,就能實現通話和數據傳輸,相信將會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可以說,天上、地下都大有用武之地。”

在汽車領域,引入可見光通信技術,將有望加速車聯網的進程,并打造更多創新應用。比如當車燈照到了路邊的路牌,路牌馬上可以給車輛導航儀傳輸附近的路況,并告知到達目的地最通暢的道路,讓用戶擁有更好的駕駛體驗;再比如當車輛靠近時,主動提示剎車信息,或實現自動剎車等。

可見光通信還有助于構筑智慧生活。借助可見光通信的特性,早上我們起床打開燈,就能通過各種終端設備(電視、平板、手機等),在第一時間了解天氣狀況、得知最新的出行信息以及國內外重要新聞等;而家庭成員間分享數據信息時,更可實現“秒傳”。

只要頭頂上有燈光照耀,理論上無論是傳輸數據信息、上網,還是進行語音、視頻通話,亦或是調節物聯網設備的開關,均可輕松實現,而且借助超高的傳輸速率,應用體驗遠超WiFi和現有網絡,而且具有高速率性、無電磁輻射、密度高、成本低、頻譜豐富、高保密性。

據了解,重慶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已先期啟動了以可見光通信為核心的智慧家庭網絡示范工程,重慶兩江新區及鄭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也將計劃開展規模化的智慧家庭與商用樓宇試點應用,2年內將有3萬戶以上的市民體驗到這項"黑科技"。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