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MIT打造高速水下通信系統可實現高精度定位、追蹤和收發

時間:2018-08-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報道,MIT的林肯實驗室將2013年就投入使用的月球激光通信演示(LLCD)系統改造完,并投入到水下研究領域。

【MIT打造高速水下通信系統可實現高精度定位、追蹤和收發】據報道,MIT的林肯實驗室將2013年就投入使用的月球激光通信演示(LLCD)系統改造完,并投入到水下研究領域。

在海洋中實現通信,這并非易事。一般情況下,我們需要用繩索、機械設備或者短程光學系統去連接水下潛水器,但這里面,水對電磁通信是會有很大的影響的。因此,潛水艇只有在浮到水面并升起無線電天線或拖著一長串傳感器陣列之后才能接受極低頻的無線電信號,而這些信號的傳輸速率非常低。

對此,為了解決數億英里距離內的高速通信難題,林肯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套適用于水下的窄束激光系統。

研究小組成員ThomasHowe表示,潛水器依靠大型慣性導航系統來計算位置,然而位置計算對噪音很敏感,因此,隨著潛水器在水下停留的時間越長,它形成的誤差就可能達到數百米。

此外,MIT研究員指出,在水下,激光通信算不上完美,因為即便是最清澈的水也會吸收和散射激光。再加上其他浮游生物和懸浮碎片,問題就變得更加嚴重了。

于是,該系統采用掃描方式,即利用狹窄的光束尋找并獲取水下目標,一旦獲得目標之后,系統就會鎖定,然后兩個潛水器之間可以以很高的精準度進行定位、追蹤和收發。

目前,這套系統已經在馬薩諸塞州列克星敦市的波士頓體育俱樂部游泳池的可控和良性環境下使用。在那里,兩個潛水器能夠在一秒不到的時間內定位并鎖定在一起,其中產生的鏈接可以處理數百千兆字節。

關于未來,研究團隊表示,他們接下來將要向美國海軍展示這套系統的潛力并在水面艦船和水下目標之間展開連接測試。他們希望未來某一天能用上這種集成藍綠色光電技術、氮化鎵激光陣列和硅蓋格爾雪崩光電二極管陣列技術并最終在清澈的海水中實現每秒兆位到千兆位的傳輸速度和數百米的運行距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