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應用:蜂窩通信模塊產品市場競爭現狀】蜂窩通信模塊產品的研發需具備較強的通信技術、信號處理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等專業研發能力,還需要擁有較強的底層協議、微操作系統、與硬件緊密結合的嵌入式軟件和信息處理應用平臺軟件開發能力。下面隨賢集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下2018年我國蜂窩通信模塊行業市場競爭格局、主要壁壘及影響因素分析。
1、蜂窩通信模塊市場化程度及產業格局分析
物聯網應用領域廣泛,各個領域自身的發展情況、供應商進入時間的長短、產品能否持續滿足該領域的應用需求等因素,使得不同領域的蜂窩通信模塊競爭呈現不同的態勢。對于部分已經初具規模的領域,其競爭格局已逐步成型;對于其他更多的尚處在概念和起步階段的領域,其競爭格局尚未形成,但實力較強的供應商優勢將更為明顯。
2、全球蜂窩通信模塊市場競爭企業
在蜂窩通信模塊市場中,主要的模塊供應商包括移遠通信、Telit、SierraWireless、Gemalto、U-Blox、芯訊通、廣和通、有方科技。
Telit
Telit(倫敦證券交易所:TCM.L),是意大利無線通信模塊制造商,成立于1986年,是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模塊產品涵蓋各個階段的無線通訊蜂窩產品、短距離通信模塊產品和定位模塊產品,模塊產品包括GSM/GPRS模塊,CDMA/HSDPA/UMTS模塊。
SierraWireless
SierraWireless(納斯達克:SWIR)(多倫多證券交易所:SW),于1993年成立于加拿大,主要為客戶提供無線通信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產品包括嵌入式無線模塊、原始設備制造商嵌入式軟件、智能網關,客戶涵蓋全球大量無線服務提供商、設備制造商、企業和政府機構。
Gemalto
Gemalto(泛歐證券交易所:NL0000400653GTO),全球數字安全領域的知名企業,致力于在移動連接性、身份與數據保護、信用卡安全性、衛生醫療與交通服務、電子政務與國家安全方面為客戶提供服務,具體包括為無線運營商、銀行和企業提供種類繁多的安全個人設備,如手機用戶身份模塊(SIM)卡、智能銀行卡、智能卡通行證、電子護照以及在線身份保護USB令牌,旗下德國Cinterion公司是蜂窩通信模塊及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U-Blox
U-Blox公司創建于1997年,總部設在瑞士,2007年成功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U-Blox的產品包括基于芯片的解決方案、通信模塊、軟件及在線服務等,重點服務領域包括大眾消費類市場、工業級市場、汽車前裝和后裝市場等。U-Blox是歐洲汽車GPS導航委員會及伽利略委員會委員,參與歐洲汽車GPS導航專業標準的制定及修正。
芯訊通
芯訊通無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M2M無線通信模塊的研發、銷售業務,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基于GSM、WCDMA、CDMA、LTE等無線蜂窩通信及GPS、GLONASS、北斗衛星定位等多種技術平臺的M2M模塊產品解決方案。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車聯網、智能抄表、移動支付、安全防護、醫療衛生、共享單車等領域。
廣和通
深圳市廣和通無線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無線通信領域,自主設計、研發FIBOCOM品牌產品,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無線通信模塊及解決方案,產品涵蓋LTE、HSPA+、GSM/GPRS無線通信模塊以及GNSS定位模塊,并提供基于Intelx86架構的TCU、SmartPOS、SmartDevice等物聯網智能終端整體解決方案。
有方科技
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物聯網無線通信產品和服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有方科技專注于無線應用需求的挖掘和實現,提供專業的LTE、WCDMA、EVDO、GPRS、CDMA1x、短距無線等多種通訊制式的工業模塊產品以及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擁有產品規劃、工業設計、結構、硬件、軟件、測試、ID、物流等完整的研發及設計體系。
進入行業的主要障礙
1、技術及人才壁壘
由于行業的多樣性,終端所采集和傳送的數據與信號格式各有不同,對組網、通信和智能控制的需求各異,因此對企業的應用開發能力提出較高要求,只有綜合考慮客戶機器設備的特點、網絡環境及控制需求等因素,設計并提供有針對性的產品,才能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下游不同客戶對產品的性能指標要求較高,發行人對蜂窩通信模塊的設計和研發積累多年,擁有行業較強的產品設計研發能力,能夠保證模塊產品實現高性能、穩定可靠的質量需求。
現代科技產品的研發和使用離不開技術支持,優秀的技術支持能力可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其對于提高通信服務質量尤其關鍵。基于蜂窩通信模塊產品技術復雜性、高標準,為了更好的適應物聯網應用的復雜場景和客戶的不同需求,廠商要力求技術支持和研發團隊緊密配合全球代理商技術支持工程師,為客戶研發工程師提供全面、及時和近距離的技術支持服務,縮短客戶產品研發時間。
蜂窩通信模塊應用對企業的研發隊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開發人員需在對產品方案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研發符合應用場景的產品,選擇符合行業環境的信息傳輸技術方式以及開發出行業應用平臺與中間件等。因此,本行業需要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和行業應用知識的相互融合,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較高,這些人才需要有業內長期的實踐才能積累相應的經驗和能力。由于蜂窩通信模塊產品下游客戶產品更新迭代快、功能不斷豐富,對模塊產品持續提出新的技術需求,要求企業擁有一批熟練掌握技術升級和創新的研發人才。目前,公司大力發展研發技術團隊,擁有一批熟練掌握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和產品設計能力的高技術人才,能夠滿足行業和市場發展的需求。
2、行業經驗和先發優勢壁壘
蜂窩通信模塊企業除需擁有較強技術研發能力外,還需要對客戶所在業務領域的特點及發展趨勢、客戶機器設備的特性、客戶的決策流程及生產控制需要等應用行業的相關信息有較為深入的理解。隨著應用不斷深入,對相關行業的經驗和知識的積累將更加重要,行業經驗成為本行業實質性進入壁壘之一。
蜂窩通信模塊市場應用于多個細分行業市場,在無線支付、車載運輸、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能安防、無線網關、工業應用、醫療健康和農業環境等各行業中早已有應用,由于各行業的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以及行業利益的關系,不同行業間的“孤島現象”嚴重,各部門之間的壁壘現象廣泛存在。另外,由于行業融合度很低,許多物聯網應用都是封閉的,不能進行信息之間的交流、應用之間的協同,從而產品應用帶來較大壁壘。
移遠通信蜂窩通信模塊憑借完備產品型號和強大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在行業內積累了一批忠實的客戶,“Quectel”品牌在行業內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同時,公司積極拓展國內客戶的同時,積極開發海外客戶。
目前,公司已經形成了遍布歐洲、美洲、亞洲、澳洲等主要地區的全球化銷售網絡,為公司業務的進一步拓展奠定了渠道基礎。物聯網蜂窩通信模塊行業部分起步較早的企業可以憑借其擁有的技術能力以及行業經驗,推動行業技術標準的形成及發展,加強與客戶間的依存度,從而擁有較強的先發優勢。
移遠通信憑借其在蜂窩通信模塊多年的行業經驗、廣泛認可的品牌和全球化銷售渠道等優勢,在行業競爭中處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3、業務資質及市場認證壁壘
從事蜂窩通信模塊相關業務的企業,需獲得相關資質證書。這些資質對企業的技術實力、注冊資本、經營業績、研發與生產設施、管理體系與流程等提出了較高要求,成為限制其他新進企業進入本行業的壁壘之一。
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機構、組織和電信運營商對進口電子產品實施產品資質認證,蜂窩通信模塊業務的出口必須取得相關資質認證后才能進入當地市場,例如CE/FCC/IC/KC/NCC/OFCA/GCF/PTCRB/RCM/ANATEL等。
此外,通信模塊產品有復雜的軟件設計,包括協議、應用、實時操作系統等,對物聯網行業的不同應用需要不同的功能。目前,公司擁有歐洲、美洲、亞洲和澳洲等主要蜂窩通信模塊消費市場的相關認證資質,滿足全球多地市場對模塊產品的資質認證要求。
影響行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國家行業政策予以了有力支持
制造業成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物聯網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以信息物理系統CPS為代表的物聯網技術將在制造業智能化、網絡化、服務化等轉型升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并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其后,工業和信息化部啟動年度智能制造試點示范。2016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四部委聯合發布《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指南》,加速標準化實施,明確財稅金融支持。此外,各地方加強智能制造規劃實施,智能制造在全國各地全面鋪開。
物聯網是國家產業政策重點扶持的戰略新興產業
006年,原信息產業部在《信息產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及2020年中長期規劃》就提出“重點研究以車載通信(包括汽車、船舶等)為代表的智能信息處理和物聯網通信技術,解決其中的移動通信與網絡、定位、多媒體通信、導航關鍵技術問題”
2011年11月,工信部將“推動M2M終端、通信模塊、網關等產品制造能力的提升,推動基于物聯網等運營服務業發展,支持高帶寬、大容量、超高速有線/無線通信網絡設備制造業與物聯網應用的融合”寫入《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
2013年工信部《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將“推動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集成創新和應用。實施物聯網發展專項,在重點行業組織開展試點示范,以傳感器和傳感器網絡、RFID、工業大數據的應用為切入點,重點支持生產過程控制、生產環境檢測、制造供應鏈跟蹤、遠程診斷管理等物聯網應用,促進經濟效益提升、安全生產和節能減排”列入“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行動”。
(2)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迅猛
從我國的物聯網產業規模來看,2009年至2016年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由1,700億元躍升至9,3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7.48%,物聯網的終端數突破1億。從產業布局來看,已形成環渤海、長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區四大區域集聚發展的空間格局。隨著全球物聯網發展進入新一輪生態布局的戰略機遇期,中國物聯網發展也正在經歷單點發力向生態體系轉變、簡單應用向高端應用轉變、政府投入向市場主導轉變的關鍵時期。
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和規模化消費市場興起推動物聯網的突破創新和加速推廣從物聯網概念興起發展至今,龐大市場中各類應用長時間并存,并成波次、接力式推進物聯網的發展。當前全球物聯網進入了由傳統行業升級和規模化消費市場推動的新一輪發展浪潮。
一是工業/制造業等傳統產業的智能化升級成為推動物聯網突破創新的重要契機。工業/制造業作為國家的戰略性基礎行業,具有規模巨大、帶動性強的特點,歷來是世界各國發展競爭的焦點。隨著世界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加和新技術變革的出現,各國積極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挑戰,美國“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德國“工業4.0”、中國“中國制造2025”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提出和實施,其根本出發點在于搶占新一輪國際制造業競爭制高點。物聯網技術是工業/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基礎。工業/制造業轉型升級將推動在產品、設備、流程、服務中物聯網感知技術應用,網絡連接的部署和基于物聯網平臺的業務分析和數據處理,加速推動物聯網突破創新。另一個巨大的發展動力是規模化消費市場的興起加速物聯網的推廣。具有人口級市場規模的物聯網應用,包括車聯網、智慧城市(社會公共事業、公共管理)、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等成為當前物聯網發展的熱點領域。
(3)國家經濟發展及科技技術進步促進物聯網行業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一直保持快速增長,近十年來,我國GDP平均增長速度超過9%,保持相對高速的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74.41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GDP同比增長6.7%。2016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3,974元,比上年增長9.4%。
近年來,我國重大成果和頂尖人才不斷涌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興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創新加速突破應用,正在推動新動能不斷成長、促進傳統動能改造提升。科技創新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增添經濟發展新動能提供了強大支撐。“十二五”以來,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由50.9%增加到55.1%,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正步入跟跑、并跑、領跑“三跑并存”的歷史新階段。
(4)行業技術成熟度高,新興技術不斷提升蜂窩通信模塊品質
全球物聯網應用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但蜂窩通信模塊產業是率先形成完整產業鏈和內在驅動力應用的成熟行業。終端設備核心的功能在于通信傳輸和以定位信息為基礎的信息采集。遠程通信傳輸依賴于電信運營商網絡;近程通信依賴于WIFI、藍牙、Zigbee等通信技術;定位信號采集依賴于GNSS;其他信號采集依賴于傳感器技術。所有上述技術一直處于不斷優化、提升過程:全球電信網絡從2G逐漸向3G、4G、5G升級,中國北斗定位系統精度日益精確,傳感器技術、傳感網絡正進行革命性技術提升。基于上述技術的升級換代,蜂窩通信模塊產業鏈更加完善,行業應用更加成熟。
(5)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蜂窩通信模塊最初從車載應用開始,逐漸應用到車隊管理、物流管理、工業自動化等領域,隨著傳感器技術、RFID技術、處理芯片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通訊網絡的升級換代,蜂窩通信模塊應用范圍逐漸深化,不斷應用到新興行業中,如無線支付、智能電網、遠程醫療等,不同領域的應用需求不斷被發掘細化,市場應用需求強勁。StrategyAnalytics預計,4G物聯網模塊的銷量將會在兩年內達到頂峰,而5G模塊的銷售將會從2019年開始,并在2024年超越4G模塊的銷量。其中物聯網蜂窩模塊銷量2025年將超過1.9億個。在預測年間,汽車行業將是最大的物聯網蜂窩模塊市場,在2025年的市場份額將有巨大增幅。
2、不利因素
國外先進企業的競爭
在蜂窩通信模塊細分市場,全球知名的供應商包括Telit、SierraWireless、Gemalto等。由于部分企業進入行業較公司更早,在蜂窩通信模塊市場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同時應用下游領域之間存在一定的行業壁壘,蜂窩通信模塊企業之間的客戶結構存在較大差異。
融資渠道單一,資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國蜂窩通信模塊產業雖然發展較快,產品在無線支付、車載運輸、智能計量、智能安防、智慧城市、無線網關、智能工廠、個人醫療和農業環境領域有規模化應用,尤其在無線支付、車載運輸、智能計量等領域確立了市場地位,但尚有多個領域存在巨大潛在業務機會有待開拓。由于蜂窩通信模塊產品的研發投入高、時間長和回報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