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3D打印技術應用 傳統行業制造模式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轉變

時間:2018-08-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當前,3D打印技術已經應用于醫療器械、航空航天、零件制造等多個行業,為這些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3D打印技術應用于產品的生產制造后,傳統行業產品的制造模式快速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轉變。

【3D打印技術應用  傳統行業制造模式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轉變】當前,3D打印技術已經應用于醫療器械、航空航天、零件制造等多個行業,為這些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3D打印技術應用于產品的生產制造后,傳統行業產品的制造模式快速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轉變。

目前,全球3D打印產業已基本形成了以美、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主導,亞洲國家和地區后起追趕的發展態勢。在全球3D打印產業發展如火如荼之際,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末也啟動了對3D打印技術的研究,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3D打印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

3D打印產品融入行業發展

當前,通過3D打印技術生產的產品種類越來越多樣,這些產品用于汽車零件、醫療器械等行業,大力推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滿足了用戶的多種需求。

在汽車生產制造領域,3D打印技術可以高效生產汽車零件。據了解,美國戴勒姆公司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采用3D打印技術制造汽車零部件了。迄今為止,該公司3D打印的汽車零部件已經超過1000個,其中包括普通零部件和備用零部件。

在醫療器械領域,利用3D打印技術可以生產制造出尺寸精巧、堅固耐用的產品。例如,利用3D打印技術能給很多肢體殘疾人士裝上義肢。例如,全球在線非營利性社區組織e-NABLE一直致力于利用3D打印技術為世界各地的殘疾人士制作定制化假肢,幫助殘疾人士恢復身體的某些機能。通常情況下,利用3D打印技術進行肢體打印能夠降低義肢的生產成本,制造義肢所需要的塑料、螺絲釘等器材的花費也相對較低。

除此以外,3D打印技術在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筑、教育、地理信息系統、土木工程、槍支以及其他領域都有所應用,而隨著3D打印技術應用程度的不斷加深,新興技術推動的產業方式革新的趨勢也日益顯現。

3D打印促進生產方式革新

3D打印技術融入具體的應用場景后,傳統的生產制造方法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新的生產方式也不斷產生,促進了相關行業的生產方式轉變。這一點,從電池的生產制造上就可以充分體現出來。

隨著經濟發展的速度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各種電子娛樂產品已經成為居家生活的必備品。不管是手機也好,平板電腦也罷,在購買這些產品時,用戶往往非常注重這些產品的電池性能。畢竟,誰也不想在自己玩性正濃之際,突遇電力不足的狀況。

為解決一般電子產品的電池能耗問題,有企業開始利用3D打印等高新技術著手打造具有高品質性能的電池,努力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電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早在2017年,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的研究團隊就發表一篇論文稱,他們已經借助一款基本的開源打印機制造出一種柔軟的超級電容腕帶,這些可佩帶的裝置將為手機、電動汽車和醫學植入物提供電能,是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超級電容腕帶是一種可佩帶電能的新方式。

此后,還有一些機構也積極加大投入力度,爭取在3D打印電池產品方面取得新的進展。經過不斷的探索和鉆研,近日卡內基梅隆大學機械工程副教授RahulPanat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與密蘇里科學技術大學合作,開發了一種3D打印電池電極的新方法。使用這種方法生產制造的電池具有重量輕、容量大等多種優越的性能,以后的電子設備、小型無人機等都可以采用這種技術。

3D打印助力智能制造發展

一般而言,采用傳統工藝生產制造產品往往費時費力,生產效率較低且原材料浪費較為嚴重,容易出現庫存堆積等問題。采用3D打印技術后,企業在制造相關器械產品時會更加快速、靈活和經濟,尤其是針對個別客戶來說,個體的需求也更容易得到滿足。

實際上,在3D打印技術融入多個實際應用場景的過程中,不僅使消費者享受到了更加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也使得相關行業的生產效率不斷提升。

目前,從義齒、假肢,到玩具、杯子、手機殼、建筑模型等,3D打印技術已經促進了傳統生產制造模式的轉變,使得傳統制造行業生產效率低下、高危事件頻發的狀況得到改觀。同時,3D打印技術也使得制造業向著智能化、高效化、人性化方向加速轉變,讓用戶充分享受到高新技術發展所帶來的魅力。

未來,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它將掀起新一輪的產業革命,為傳統行業注入更多活力。在鼓勵創新和高新技術發展的新時代,我國3D打印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創造新的高度!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