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滌電機:規模停滯直流升級
歷時近三年修訂完成的洗衣機性能國家標準GB/T4288-201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洗衣機》終于在上半年塵埃落定。有關部門宣布該標準將于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于無論在規模還是市場變化上都“乏善可陳”的洗衣機產業來說,新國標的實施,無疑將為洗衣機產業帶來一股新風。
對于洗衣機的“心臟”洗滌電機而言,新國標的實施,將帶來進一步轉型升級的推動力。
規模滯漲或成常態
2017年,借著房產市場拉動洗衣機零售小幅增長的東風,洗滌電機市場也在多年的萎靡態勢中取得了些許突破。根據產業在線數據統計,2017年,中國洗滌電機銷量為11408.6萬臺,同比增長8.2%,創下了洗滌電機近年來的增幅新高。然而好景短暫,當房產市場在全國范圍降溫,其對洗衣機市場的拉動力迅速消退。
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18年1~4月,洗衣機產量為2091.3萬臺,同比僅增長1.5%。這樣的整機行情對上游洗滌電機的供應影響頗大,同期洗滌電機銷量為3691.7萬臺,同比下降0.1%。
洗衣機在零售終端市場的表現同樣不及預期,中怡康推總數據顯示,2018年1~4月,洗衣機零售量為1216萬臺,同比增長4.7%;零售額為232億元,同比增長10.3%。
事實上,自家電下鄉等刺激政策在5年前陸續退出中國市場之后,洗衣機產業就陷入了微增的態勢。在普及率超高的狀態下,新增房產需求與換新需求組成了洗衣機市場的主要購買力。然而房產市場高峰期一過,洗衣機市場又再次陷入只依靠換新來維系需求的狀態。某洗滌電機企劃負責人感慨道:“關鍵是洗衣機不像空調和冰箱有許多新的概念產生,至今吸引消費者的賣點與前些年相比并無太大差別,這讓洗衣機的換新需求熱情大大降低,目前洗衣機國內市場能夠維持現狀已經非常不錯了。”
因此,在房產市場沒有起色的情況下,洗衣機產業上下游一致認為,2018年乃至更遠的一段時間里,包括洗滌電機等在內的洗衣機產業將呈現規模滯漲的態勢。
在這一態勢中,主流企業格局基本穩定。洗滌電機規模龍頭企業威靈電機方面表示,2017年,威靈洗滌電機實現總產量2800萬臺,2018年前4個月產銷量同比增長5.5%,鑒于全球洗滌電機市場的滯漲甚至萎縮局面,威靈的市場份額有望提高。京馬電機在上年此時由其總經理朱中杰提出“三年翻三番”的發力目標后,在洗滌電機市場持續發力,在2017年實現產量突破900萬臺的情況下,2018年有望突破1000萬臺大關,2018年前4個月,京馬電機產量同比增速超過20%。南洋電機在經歷了2017年的調整后,2018年開始發力,前4個月實現總產量超過300萬臺,全年將沖擊800萬臺產量的目標。
章丘海爾經過臥龍收購之后,仍然在調整產品結構以及生產線布局。2018年海爾電機出口類產品生產線正調整至越南,在此切換過程中,海爾洗滌電機出口呈現同比下滑態勢,但內銷仍在結構調整中有所增長。
近年來在家電上游領域動作極其頻繁的尼得科,在洗滌電機領域深化轉型,在2017年實現總銷量600萬臺的基礎上,2018年計劃實現800萬臺的總產量。
此外,三江、偉康等電機企業的規模均同行業狀態一樣,不溫不火,力爭保持平穩態勢。值得一提的是,洗衣機市場格局有微小變動但不足以影響全盤,因此洗滌電機的供應格局也基本穩定,總體產能規模也基本沒有擴張。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企業在戰略調整過程中,直流化升級均是戰略轉型的核心地位。
直流仍是不二選擇
雖然洗衣機產業規模滯漲,但隨著消費升級趨勢愈演愈烈,也隨著新國標的正式實施,市場對洗衣機的噪聲、能效、洗凈度、振動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洗滌電機行業來說,向噪聲更低、振動更小、精度更高、能效更好的直流無刷變頻電機轉型,已是必由之路。
帶頭大哥威靈電機明確表示,直流電機的改造是重中之重,但即使如此,目前威靈的直流電機產能仍受限。據悉,威靈目前以BLDC為主的直流電機占總銷量的15%,并同比增長80%。威靈方面認為,雖然威靈曾是滾筒串激電機市場的龍頭老大,但洗衣機行業需求在發生巨變,轉型BLDC直流電機的速度還要加快。
臥龍電機方面則稱,從2016年投產之后,目前章丘海爾已經實現了直流電機400萬臺的年產能規模,并已累計銷售直流電機400萬臺。
據尼得科方面介紹,尼得科集團目前對旗下各個公司的直流電機改造均提出具體要求,希望全面轉型為直流電機的供貨商。因此,尼得科洗滌電機目前將1000萬臺年產能中的600萬臺設為直流電機生產線。
臥龍電機有關技術負責人明確表示,目前,中國洗滌直流無刷電機產能不足。以臥龍為例,隨著不斷地進行技改,滾筒傳統的串激電機生產線將繼續減人、提效并減量,在總產能不變的情況下,要加大直流無刷產品的結構占比。
尼得科有關負責人也稱,尼得科今后將持續改造并加大直流電機的采購力度。在中國國內洗滌電機整體銷售萎靡的情況下,BLDC等直流無刷電機已成為行業亮點。該人士認為,曾經規模最大的感應電機銷量目前已不足整體的10%,三相變頻產品也正在被逐漸邊緣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越來越大比重地出產直流無刷電機產品后,BLDC與DD電機用于滾筒洗衣機究竟孰優孰劣仍然沒有答案。目前,海爾與LG持續為DD直驅洗衣機吶喊,而包括博西家電在內的其余洗衣機陣營則支持BLDC。這也導致目前洗滌電機市場基本傾向于BLDC的局面,畢竟斐雪派克與LG的電機廠分別供應其東家的DD直驅電機。
直到目前,BLDC與DD直驅究竟誰能更勝一籌仍無定論。從主流電機企業來說,BLDC應是主流,但憑借海爾在洗衣機市場的影響力,DD直驅仍有可能出現消費熱點。對此,某洗滌電機企業技術帶頭人表示,應對這種彷徨局面,只有“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方面,儲備DD直驅電機的配套技術;另一方面,加緊研發新一代BLDC電機,使其在噪聲上接近DD電機的水平,而在成本上則遠優于DD電機。
對于用于波輪洗衣機的直流電機DDM,目前全行業已一致認為,其就是替代傳統感應電機的最佳方案。
隨著直流無刷變頻電機的持續上量,直流電機的控制技術也成為重要的銷售賣點。在洗衣機智能感知成為市場賣點的情況下,產品的感知技術與電機控制就成為智能洗衣機發展的關鍵要素。某電機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一些洗衣機整機廠希望自己研發電控板并集成多種感應技術,但直流電機的電控技術在電機企業研發得更深。該人士判斷,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行業里將因為電機企業與整機企業在這方面的分歧而熱鬧起來。
在直流成必然趨勢之外,洗滌電機的研發方面簡單明確。以威靈電機為例,威靈方面介紹稱,目前威靈主推的洗滌電機產品具有高性價比、高效、靜音、智能等優勢及特點,總的來說契合市場目前的消費需求。威靈將推進產品的持續創新和技術的快速迭代以滿足市場消費需求,針對傳統市場則以高性價比、小型化切入滿足下游需求;而針對高端市場則以超高效、超靜音及智能化方向布局發展,這也符合整個家電行業趨向智能化的發展潮流。
事實上,威靈的研發方向極具針對性,基本代表了整個洗滌電機的研發突破戰略。對于頗顯萎靡的低增長時代,很多洗滌電機企業對2018年持“悲觀態度”,在這種預期之下,如何通過研發來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產品性能、如何通過自動化生產線改造來增加生產效率和人均產出、如何規劃并加大力度改造直流電機生產線,已是洗滌電機的行業課題——唯有如此,才能在規模滯漲的年代,增加利潤水平,成功轉型推動洗衣機整機的技術革新。
空調電機:行業風險增高,升級壓力加大
截至2018年5月,中國家用空調行業的瘋狂增長還在繼續——同比高增長的排產和出貨狀態已經持續了整整20個月!過去3年來,中國空調產業一次又一次無視巨量的高庫存,竟然都賭贏了夏天。現在,中國空調市場庫存量再次站在4500萬臺的高位,整個空調產業又將面臨怎樣的局面?
伴隨著空調的“瘋狂增長”,空調電機產業在過去兩年來也持續滿負荷生產,同樣伴隨著空調市場風險的提升和空調產品升級的趨勢,空調電機產業在面臨市場風險的同時,還要應對技術升級轉型的強大壓力。
產業業績斐然,后市風險增高
空調產業持續近兩年的火熱銷售狀態,令空調電機產業完全停不下腳步,主流企業幾乎都在增產量和擴產能的雙軌上大步邁進。“不怕產能冗余,只怕訂單跟不上節奏”已經成為空調電機企業的共識和常態。但是,這一狀態究竟還能維持多久?
基于空調銷量瘋狂增長的產業數據也令人瞠目結舌。產業在線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2018冷凍年度(以下簡稱2018冷年)空調電機累計銷量為2.61億臺,同比增長21.7%。其中,內銷量為2.13億臺,同比增幅高達28.6%!
空調電機企業在忙不迭完成訂單量的同時,一直處于對行業的觀望狀態,對空調業能否再次賭贏一個夏天信心不足。“2018年下半年空調市場會怎樣?”幾乎成為每個空調電機主流企業的擔憂。
事實上,空調企業對后市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在房地產市場拉動力相比去年同期明顯下滑的情況下,空調在零售終端的表現遠不及出貨端。
從2018冷年來看,中怡康推總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2018冷年空調累計銷量為3428.38萬臺,同比增長16.53%;零售額同比增長20.44%。同期,產業在線數據顯示,內銷出貨量為5674.68萬臺,同比增長21.36?%。
從2018年自然年來看,中怡康推總數據顯示,2018年1~4月,空調累計銷量為1827.59萬臺,同比增長11.73%;零售額同比增長16.96%。同期,產業在線數據顯示,內銷出貨量為3086.03萬臺,同比增長23.1%。
上述空調零售端及出貨端數據顯示出幾大要素:第一,空調產業在上一冷年庫存量極速消化后,今年持續渠道蓄水,甚至為了防止上年暴熱斷貨而壓貨力度變本加厲;第二,雖然零售端銷售仍在穩步增長,但由于房地產市場拉動力大幅度減弱,空調零售增速放緩,安裝量增速遠低于出貨量增速;第三,渠道庫存在2018年旺季再次站上約4500萬臺的高位,天氣將又一次成為決定性因素;第四,空調產品升級、均價提升的態勢進一步明確。
在這種情況下,空調電機產業亦步亦趨,進入“規模再次加大、風險持續升高”的狀態中。
綜合空調產業這些因素,空調電機產業在2018冷年的表現也特點鮮明。第一,每月訂單量均大大高于上年,備貨供貨情況十分緊張;第二,處于賣方市場,價格戰競爭并不激烈;第三,產業升級趨勢明顯,直流無刷電機大勢所趨;第四,產能加速擴張,市場競爭風險有增無減。
空調電機主流企業均在這種狀態下,紛紛擴大產能、大幅提升產量,無論2018冷年還是自然年的前4個月,業績表現均十分突出。
據《電器》記者粗略統計,威靈電機在2018年將空調電機的總產能擴大至1.2億臺,預計整個2018冷年總銷量將達到1.15億臺;凱邦電機在2018年將把空調電機的總產能擴大到9000萬臺,預計總產量將達到8500萬臺;臥龍電機2018年通過技術改進和增加投資,產能擴大至5000萬臺,銷量同比增長50%;大洋電機產能擴大至7500萬臺,銷量預計為7000萬臺;芝浦計劃將目前30%的出口產能轉移至越南生產,將中國本土的6000萬臺產能全部用于內銷。
保守統計,目前中國市場空調電機的總產能已經突破5億臺大關,如此巨大的產能一旦出現市場滑坡,對產業影響將十分劇烈。然而,此次《電器》記者在走訪中,得到的答案令這種擔憂減少許多——2018年的空調電機產能擴張行動中,絕大部分為直流無刷電機生產線。
市場推波助瀾,升級大勢所趨
消費升級在中國家電市場已成大勢,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空調研發也成為各個主流空調企業的戰略轉型核心。智能技術的普及、中高端產品的銷量占比愈發擴大,都對空調電機的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產品升級需求最直觀的體現,莫過于各個企業對直流無刷電機的擴產戰略。威靈電機方面表示,目前直流無刷電機銷量比重約為25%,銷量同比增長80%。凱邦電機方面則稱,2018年新增的約1500萬產能,大多數為直流無刷電機的生產線,達產后,凱邦直流無刷電機產能將超過2000萬臺,但這還“遠遠不夠”。臥龍在2018年將實現產能翻番的同時,極速擴大了直流無刷電機的生產比重,據稱目前40%的產量為直流無刷電機。而本就以直流無刷電機為主的芝浦,經過騰挪生產線之后,進一步擴大了直流無刷電機的供應量,但芝浦方面并未極速擴大直流無刷電機的產能,他們認為直流無刷電機市場“尚在培育”中。
在眾多主流電機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直流無刷電機的市場占比快速提高。根據產業在線的數據,截至4月,2018冷年直流無刷空調電機的銷量占比達到27.2%,銷量同比增速高達38.4%,其中內銷量增速更是高達65.4%。
事實上,分析各家在2018年的擴產格局可見,直流無刷電機無疑成為空調電機擴產的主角,在美的、海爾等空調整機企業的大力推動以及直流變頻空調消費理念逐步普及的情況下,直流無刷電機的總體需求仍將進一步上升。多家空調電機企業表示,今后交流電機只處于維持或改造狀態,戰略重心將落在自動化生產容易實現、噪聲更低、性能更好的直流無刷電機上。
在產品研發上,直流化、小型化、降噪仍是空調電機技術升級的主攻方向。此外,以威靈為代表的商用空調電機領域也是突破的重點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空調的逐步升級為空調電機行業帶來了一系列研發課題。在此次采訪中,一些空調整機企業的研發負責人多次提及智能空調的電控研發,隨著智能空調的感知技術逐步升級,空調整機研發已經開始對電控模塊提出整合要求,部分觀點認為將整個空調的電控系統集成起來,更有利于智能空調的技術發展。
對此,空調電機企業也在積極應對。某空調電機企業技術副總經理直言,電控部分被拿到整機端單獨制作,對電機企業來說并非好事,不僅影響產品利潤,而且會大幅度降低行業準入門檻,同時也有可能對電機的控制穩定性造成影響。他表示,目前企業也在做兩手準備,一是去掉電控部分,只供電機;另一個則是為整機企業提供更好的電控技術,如可以感知兩器上灰塵量、結霜情況等的電控模塊。
另一家空調電機企業負責人則表示,電控部分對精度要求很高,尤其是芯片讀寫并非整機企業輕易可以實現穩定可靠的整合性能。而目前,芯片的供應量不足,已經影響到主流無刷電機的發展。
事實上,談及芯片,近來引發全球高度關注的“中興事件”也對空調電機產業影響頗大。目前中國制造的直流變頻電機的芯片供應仍以日系和美系為主,中興事件令電機行業的芯片供應問題放大。對此,幾家空調電機企業表示,近年來均與國內芯片商在合作開發國產電控模塊,某企業甚至經過積累已有上百萬臺應用國產芯片的電機產品銷售。而某龍頭企業已經在自主研發芯片技術,但對于芯片國產化的態勢,眾多技術負責人也均持謹慎樂觀的態度——這一領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使得產品實現超高的穩定性和精度,但各個主流電機企業一致認為“芯片國產化,是必須要走的路,即使充滿艱辛。”
因此,雖然電機產業看似轉型方向堅定而明確,但結合升級道路所要經受的進一步考驗,對各個企業的研發來說都是不小的壓力。這樣的壓力會讓電機產業更上一層樓嗎?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電機技術的持續升級、產品結構的不斷優化,空調電機行業雖然面臨著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的影響,但總體利潤水平有望進一步好轉,而直流電機的價格競爭將日趨激烈。2018冷年即將收官,未來空調電機產業能否繼續健康升級,這個夏天將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