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能源汽車發展關鍵時期,應該以“獨角獸”為抓手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時間:2018-06-2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有許多上市零部件企業,但沒有哪家企業的上市像寧德時代這樣引人關注。作為第一家上市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獨角獸”企業,寧德時代被關注的同時也被業界寄予厚望,畢竟這樣優質的自主零部件企業太少了。

【新能源汽車發展關鍵時期,應該以“獨角獸”為抓手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我國有許多上市零部件企業,但沒有哪家企業的上市像寧德時代這樣引人關注。作為第一家上市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獨角獸”企業,寧德時代被關注的同時也被業界寄予厚望,畢竟這樣優質的自主零部件企業太少了。筆者認為,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時期,應該以“獨角獸”為抓手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新能源汽車給了我國汽車產業千載難逢的趕超機遇,但這個機遇時間不會太長,稍縱即逝,必須緊緊抓住。要想全面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制造水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國零部件企業幾十年的發展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現狀也不足以支撐產業全面達到非常高的水平,230多家動力電池企業已形成產能結構性過剩、優質電池不足的局面。為此,政策應該向優質企業傾斜,加速市場優勝劣汰的步伐。

“獨角獸”企業能夠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其在技術、管理等方面必然有與眾不同的過人之處。雖然寧德時代不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動力電池企業,但近些年積極進取、穩扎穩打,逐步取得了領先優勢。

論地理位置條件,寧德時代位于福建省東北翼沿海,不如廈門和福州地理優勢明顯。筆者曾采訪過寧德時代,從福州機場下飛機后,還需要乘坐3小時的大巴才能到達,高速公路沿途需翻山越嶺,讓人感覺到企業所處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然而,就是在這樣相對偏僻的地方,吸引了大批科研人才匯聚于此,不能不說寧德時代的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有其獨到之處。據筆者了解,僅去年寧德時代就招聘了150多位博士,研發隊伍還在不斷壯大。截至2017年底,公司共有研發技術人員3425名,占員工總數的23.28%。

對于寧德時代來說,招聘研發人員不是為了裝點門面,而是真正舍得投入資金搞研發。招股說明書顯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寧德時代研發費用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93%、7.27%、8.02%,總計分別為2.81億元、10.81億元、16.03億元,可以說是逐年攀升。這與我國零部件企業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平均2%的比重形成鮮明的反差。

在研發上舍得投入,終會帶來豐厚回報。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寧德時代分別申請專利226個、691個和849個。截至2017年底,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擁有已授權的境內專利907項、境外專利17項,正在申請的境內和境外專利合計1440項。

重視技術和質量的企業終究會被市場認可。2015~2017年,寧德時代營業收入分別為57.03億元、148.79億元和199.9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87.26%;凈利潤分別為9.31億元、30.22億元和39.7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00%。在制造業利潤普遍微薄的情況下,寧德時代的利潤增速令人折服。

這樣的成績是與世界電池巨頭競爭后的結果。新能源汽車是產業發展趨勢,寶馬、大眾、戴姆勒等企業紛紛在全球招標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與三星SDI、LG化學、松下等全球知名電池企業站在同一平臺競爭,最終成為寶馬、大眾汽車MEB電動車平臺、戴姆勒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從技術和品質上看,寧德時代已與日韓電池巨頭同屬一個陣營。

我國要實現汽車強國夢,根基在于零部件產業必須做大做強,但現在像寧德時代這樣的“獨角獸”企業還是太少。前不久發布的《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我國零部件產業鏈發展粗放、能力鏈差距明顯、價值鏈流失嚴重。納入統計的5.5萬家零部件企業中,自主零部件企業在整車企業的一級供應商中僅占30%,50%的份額被外資零部件企業拿走,還有20%被中外合資零部件企業攥在手中。

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中,這種狀況有所改善,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優勢資源得以合理利用,精進電動、上海電驅動、寧德時代等零部件企業獲得了80%的市場份額。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體系已經門類齊全,關鍵零部件自主配套率明顯高于傳統零部件,部分企業的產品已經打入國際一流企業的配套供應體系之中,電池、電機、控制器、充電設備等已為戴姆勒、寶馬、大眾等跨國汽車巨頭提供配套服務。

但這樣的成績還不值得驕傲。“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汽車零部件涵蓋范圍很廣泛,據不完全統計超過1500個門類,動力電池僅僅是其中之一,而且動力電池行業中稱得上“獨角獸”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在其他零部件細分領域,還需要著力培養優勢企業,并使其逐步成長為“獨角獸”,具備強勁的核心競爭力。

關于汽車零部件企業如何做大做強,業界討論了很多年,但成效并不顯著。寧德時代給了業界一些啟發,不妨以“獨角獸”為抓手推動行業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