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推出“1+N”工業互聯網平臺 阿里云、中控等參與共建】6月14日,浙江省發布工業互聯網戰略,將在全國率先推進建立“1+N”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和行業聯盟,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聯盟體系。2018年將首批建設5—10家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子平臺,初步形成“1+N”的平臺體系布局。由阿里云、中控、之江實驗室聯合建設的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將成為核心基礎。阿里云作為底層平臺和基礎設施,將為浙江乃至整個長三角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云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
國務院《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指出,要通過發展工業互聯網促進實體經濟振興,加快轉型升級。作為工業互聯網三大要素,“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工業全要素鏈接的樞紐、是工業資源配置的核心、是構建工業互聯網生態的關鍵載體,對于我國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建設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制造業大省和互聯網大省,浙江具有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基礎和優勢。自去年以來,浙江工業互聯網建設不斷加快。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浙江省與工信部簽訂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合作協議,迅速組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推進工作組,取得了一定實效。
此次“1+N”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由浙江省在全國率先推出?!?”是指培育一個跨行業、跨領域、具有國際水準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阿里云、中控、之江實驗室將共同參與“1”的建設。阿里云負責平臺技術及產品架構,提供領先的云計算能力、工業大數據模型和算法,以及豐富的生態協同創新模式。中控提供流程制造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的專業技術能力和豐富的工業場景。之江實驗室則結合其在工業領域的科研能力,為平臺提供基礎科研技術支撐。
“N”是指培育一批行業級、區域級、企業級等多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圍繞石油化工、汽車制造、電子制造、船舶修造、紡織服裝、工程機械、供應鏈物流等領域,培育一批具有引領作用的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毛衫、經編、襪業、水晶、軸承、螺桿等我省塊狀經濟產業集聚區,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圍繞龍頭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生態圈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需求,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這一互聯網公司與工業企業、科研機構共建的模式,將解決工業互聯網面臨的N個行業與眾多技術領域難以跨界合作的問題,并為形成海量工業應用與海量用戶互相迭代促進的生態市場提供土壤。
會議指出工業互聯網平臺是浙江發展數字經濟的核心工程和建設兩個強省的關鍵支撐,要切實增強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緊迫感,充分發揮浙江制造業和互聯網的雙重優勢,堅持以企業為主體開展平臺建設,強化政府統籌協調作用,集聚政產學研用等多方力量,加快打造“1+N”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搶抓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阿里云IoT事業部總經理庫偉表示:“智能制造分為兩條路徑方向,一個是全流程高度自動化,比如黑燈工廠,一個是數據驅動的智能化。阿里云在數據驅動的智能化領域積累了大量的核心技術能力。此前,ET工業大腦在浙江中策橡膠、恒逸石化等工業企業落地,通過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幫助企業獲得了顯著效益。阿里云希望在這一平臺中繼續發揮優勢,帶動更多工業企業獲得云上動力。”
中控創始人褚健表示:“工業互聯網是工業制造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中控作為國內領先的工業自動化產品和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有三萬多套自動化控制系統應用于工業現場,積累了大量的工業運營數據,并且建設了一批以中石化九江千萬噸級煉油、神華寧煤百萬噸級烯烴、東北制藥原料藥為代表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工廠。中控全力支持浙江省“1+N”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希望與更多的生態伙伴進行合作,為傳統制造業用戶賦能,幫助我國制造業用戶實現安全、提質、降本、增效、環保的目標。
之江實驗室副主任袁繼新表示,作為浙江省重點打造的科技創新平臺,之江實驗室將在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中提供技術支撐,就平臺建設中出現的核心關鍵技術問題,開展前沿研究與技術攻關,并在工業互聯網安全、標準等方面開展相關工作。之江實驗室的科研組織架構中就包括工業互聯網研究中心、網絡安全技術研究中心和標準化研究中心等,都將會支持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發展。
除此之外,支持“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繼續推動企業上云、培育工業互聯網示范企業、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也是浙江省重點推進的工作。
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兩化融合、工業互聯網應用和智能制造水平都走在全國前列。浙江省的這一嘗試,正為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及全國工業制造轉型升級,實現中國制造“換道超車”提供又一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