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光伏產業“史上最嚴調控政策”出臺,光伏產業洗牌已來

時間:2018-06-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這項被稱為光伏產業“史上最嚴調控政策”規定,鼓勵各地根據各自實際出臺政策支持光伏產業發展,根據接網消納條件和相關要求自行安排各類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

光伏產業“史上最嚴調控政策”出臺,光伏產業洗牌已來上周五(6月1日),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

這項被稱為光伏產業“史上最嚴調控政策”規定,鼓勵各地根據各自實際出臺政策支持光伏產業發展,根據接網消納條件和相關要求自行安排各類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且自發布之日起全面實施,新政發布后,必將在光伏產業內掀起巨大波瀾,行業大洗牌不可避免。

各方觀點統一:新政有利于光伏制造業健康有序發展

6月2日下午,國家發改委研究員、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光伏產業專家王斯成致函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稱“531新政”將會對我國光伏制造業造成很大沖擊。另有業內人士直言,新政背景是光伏補貼壓力較大,將刺激行業進一步降低開發成本,向無補貼模式發展。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在解讀新政時表示,發展光伏的方向是堅定不移的,國家對光伏產業的支持是毫不動搖的。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連續5年全球第一,累計裝機規模連續3年位居全球第一。但另一方面,中國光伏產業也存在光伏發電棄光顯現以及補貼需求持續擴大等問題,直接影響光伏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我國光伏發電歷經成長起步、產業化發展、規模化發展等階段,當前發展的重點需要從擴大規模轉到提質增效、推進技術進步上來,需要從更有利于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著力推進技術進步、降低發電成本、減少補貼依賴,優化發展規模,提高運行質量,推動行業有序發展、高質量發展。”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今年及今后一段時期光伏發電發展的基本思路。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采訪時說,隨著行業的發展壯大,光伏發電站的建設成本不斷下降,降低補貼已是順理成章。光伏行業持續快速發展,一方面極易引發中國光伏產能過剩,造成市場惡性競爭。另一方面中國雖擁有全世界最全面、最完善的光伏工藝產業鏈,但是在最新技術上有不少依賴國外。因此整個行業發展的重點,應該從規模擴張轉移到高質量發展上來。這也是國家部門出手調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重點發展技術先進、發展質量高的項目

中國光伏產業作為新興產業之一,發展過程卻跌宕起伏,2009年整個產業迎來高速擴張期,2012年光伏企業就陷入集體虧損中。2013年明星企業無錫尚德破產,成為標志性事件。之后,美歐國家開始對中國光伏企業進行反傾銷,高額關稅將依賴海外市場的中國企業又逼回國內。

對于新政作出的規模安排,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有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這幾年普通光伏電站發展很快,部分地方出現棄光問題,新政既是為緩解消納問題,也是為先進技術、高質量光伏發電項目留下發展空間。此外,近兩年部分地區分布式光伏呈現出發展過快,與電網不協調等問題。

在領跑基地建設方面,2017年國家能源局組織開展了第三期光伏發電領跑基地建設,共有10個應用領跑基地和3個技術領跑基地,合計650萬千瓦。“考慮領跑基地建設在促進技術進步、產業升級、成本下降、補貼退坡上的顯著效果,今年是否再組織領跑基地建設及安排多大規模、何時啟動,將視光伏發電規模優化情況再行研究。”該負責人說。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國家發展光伏發電的方向是堅定不移的。此次出臺文件是著力解決當前光伏發展的突出矛盾、突出問題作出的階段性年度政策安排,是為促進我國光伏行業從大到強,促進光伏企業練內功、強體質,提高核心競爭力。”該負責人表示,對于今年新增建設規模安排,不是要限制光伏發展規模,只是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項目優化新增規模。對于技術先進、發展質量高、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規模是放開的。

中小企業面臨淘汰出局

受到政策的影響,處于業內第一梯隊、成本管控能力強的大企業可從國外市場獲得支撐,中小企業則很難度過行業寒冬。光伏行業相關上市公司多為行業龍頭,如林洋能源、嘉澤新能等。

目前光伏發電既面臨補貼不足的現實問題,也有市場競爭力不足的長遠發展問題。為此,下一步將在通過各種措施推動光伏發電自身建設成本下降的同時,鼓勵各地出臺政策支持光伏產業發展,減少非技術成本,降低補貼強度。對于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地方可根據接網消納條件和相關要求自行安排建設。

專注于屋頂太陽能發電業務的瀾晶新能源公司創始人劉文平2日通過微信公眾號致信公司股東及合伙人稱,(這是)前所未有的調控力度,“像老鷹把幼崽推下懸崖,逼它學會飛行”。劉文平表示,新政意味著6月1日之后的并網項目將拿不到補貼,而對于地方政府出手支持則希望渺茫。他透露,瀾晶新能源今年上半年5個新建項目中,有3個項目將面臨短期停工甚至爛尾的風險。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規劃發展部李海濤認為,整個光伏行業中,一線品牌會度過寒冬,小的品牌可能就此在江湖上消失。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3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5月底全年分布式光伏項目規模或可突破1000萬千瓦,這意味著目前已開工的項目要么尋求地方政府的補貼,或者順延等待明年指標,要么干脆不要補貼。韓曉平認為,急劇收縮建設規模,會讓不少企業因項目不足而被淘汰出局。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