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行業“變革鐘聲”無形敲響 國內隔膜企業如何布局新市場】進入2018年6月,新能源汽車新政中設立的補貼“過渡期”也將結束。根據新政策中的描述,各類車型搭載的動力電池均需達到要求的標準才能獲得相對應的補貼,這無疑是往原本競爭形勢就相當激烈的動力電池市場頭上“澆油”。
在近期舉行的CIBF上,電動汽車資源網記者采訪到了多位動力電池行業巨頭,不少聲音均提到在新的政策因素影響下,動力電池中下游企業的壓力越來越大。
作為動力電池重要材料之一,隔膜起著分隔鋰電池正負極,防止兩極接觸造成短路和隔絕電子導通離子的作用。同時,隔膜的制造技術也一直被業界認為是所有電池材料中技術最難攻克的一關,同時也是電池材料中毛利率最高的一種;隨著國內隔膜技術的逐步發展,國產化產品取代進口產品的趨勢越發明顯。
近期,多家國內鋰電池隔膜上市企業發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年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星源材質
星源材質2018年第一季度盈利情況
星源材質作為國內較早涉足鋰電池隔膜領域的企業之一,在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中提到,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調整在客觀上降低了車輛的購置成本,但政策本身的落實和延續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從而導致下游客戶需求發生變動,影響到中游企業的業績情況。目前,星源材質主要的合作電池企業有LG化學、比亞迪、國軒高科、天津力神、萬向集團、億緯鋰能、橫店東磁、捷威動力等。
同時,星源材質還將在現有“第三代高性能動力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線擴建項目”、“合肥星源”濕法隔膜生產線建設項目、“年產36,000萬平方米鋰離子電池濕法隔膜及涂覆隔膜項目”及“超級涂覆工廠”等強大項目的基礎上,按照市場發展需求進行產能擴張。
筆者在報告中還注意到,星源材質提到,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鋰離子電池在未來有可能被燃料電池、鋰金屬電池、鋅空氣電池及固態電池等產品替代,從而導致隔膜企業喪失現有的市場地位。
滄州明珠
滄州明珠2018年第一季度盈利情況
與星源材質一樣,滄州明珠同樣在報告中提到,新能源汽車政策各項政策落地及實施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可能導致隔膜產品業績波動。另一方面,滄州明珠提到,由于滄州明珠隔膜生產所用原料屬于石油化工行業的下游產品,其價格受國際原油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較大,同時產品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較高,因此原材料價格變動直接影響到滄州明珠的經營業績。
目前,滄州明珠的合作企業主要有比亞迪、CATL、天津力神、國軒高科、中航鋰電等。
從所示的會計數據可見,滄州明珠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股東的凈利潤出現了59.58%的降幅。對此,滄州明珠給出的解釋是:BOPA薄膜產品隨著市場的調整銷售價格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干法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銷量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銷售價格也有一定幅度的降低;濕法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銷量增加,但因新投產的濕法鋰離子電池隔膜產能尚未得到完全釋放,導致生產成本較高,產品盈利能力下降。
勝利精密
勝利精密2018年第一季度盈利情況
據了解,勝利精密目前擁有的新能源業務主要為鋰電池濕法隔膜。2017年新增基膜生產線2條,涂覆膜生產線5條,現在共有8條濕法隔膜產線,基膜設計產能近4億平米/年;13條涂覆膜生產線,設計產能達1.2億平米/年。目前已為CATL、LG、SDI等國內外動力電池企業穩定供貨。
另外,勝利精密表示未來將重點加大涂覆膜的產出和銷售。
佛塑科技
佛塑科技2018年第一季度盈利情況
筆者從報告中得知,佛塑科技擁有一個動力鋰離子電池研發中心項目,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目前已研制出新型高導電石墨烯-碳納米管復合導電劑漿料,漿料分散性好,能應用于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和三元鋰離子電池。
項目已建成鋰離子電池中試生產線,完成1.2Ah高功率長壽命石墨烯18650電池的中試驗證,實現6分鐘充電達到80%的容量;完成3.2Ah能量型18650電池的小試線開發,能量密度達到250Wh/kg。
同時,報告中還提到,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發生改變的情況下,佛塑科技將會正確認識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形勢和市場發展格局,積極在新興行業、新領域發掘新機會、新市場,并其加大差異化高端領域投資。
總結:從上述幾家隔膜企業的季度報告可以看出,2018年新能源汽車新政的出臺,對整個產業鏈帶來的影響極大。其中,多家企業提到政策落實性和實施的不確定性是對電池隔膜行業造成影響的最大因素。
另一方面,在受到負面影響的同時,各大企業也做出了相對的改變和應對。筆者根據對多家報告的解讀分析后發現,隔膜企業在2018年新的市場環境下若想分得“一杯羹”,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強大的產能。不少企業在報告中均提到,2018年將會在現有的產業線上新建產業線。新增產能將會導致一定的價格下降,利潤的壓縮會讓不少沒有規模化產能的隔膜企業提前淘汰。
(2)雄厚的資本。多家企業除在報告中提到收購計劃以外,也正在積極地尋求資本升級和融合,以達到能在短期內快速擴產的目的。
(3)高品質。報告中不少隔膜企業均已于一個或數個電池企業綁定,高質量產品的提供,在吸引下游企業目光的同時,也能讓隔膜企業更好地立足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