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寶馬計劃在2021年推出自動駕駛汽車

時間:2018-05-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除了Tesla(特斯拉)以外,幾乎所有其他開發自動駕駛系統的主要廠商都一致認為:LiDAR(激光雷達)傳感器是開發強大自動駕駛傳感套件的必要條件。但是,迄今為止,這種基于激光的環境感知技術還太過昂貴。要使這些傳感器真正實現商業化,首先需要大幅降低成本,并使其足夠堅固以適應惡劣的車用道路環境。

【寶馬計劃在2021年推出自動駕駛汽車】除了Tesla(特斯拉)以外,幾乎所有其他開發自動駕駛系統的主要廠商都一致認為:LiDAR(激光雷達)傳感器是開發強大自動駕駛傳感套件的必要條件。但是,迄今為止,這種基于激光的環境感知技術還太過昂貴。要使這些傳感器真正實現商業化,首先需要大幅降低成本,并使其足夠堅固以適應惡劣的車用道路環境。在眾多為這些目標而努力的LiDAR傳感器開發商中,以色列初創公司Innoviz是固態LiDAR傳感器領導者之一,據麥姆斯咨詢報道,該公司剛剛宣布全球著名汽車制造商BMW(寶馬)成為其固態LiDAR首家量產客戶,將為寶馬計劃在2021年推出的自動駕駛汽車提供固態LiDAR傳感器。

卓越的產品性能和成本優勢

Innoviz成立于2016年,短短兩年時間已經融資8200萬美元,其投資方不乏汽車制造供應鏈上的巨頭。Innoviz一直致力于開發基于MEMS(微機電系統)技術的固態LiDAR傳感系統。該公司目前正在生產其InnovizPro傳感器,該傳感器是一款可以添加到現有車輛中的獨立單元。它主要用于自動駕駛開發應用,Innoviz計劃繼續向市場提供這款產品。

寶馬選擇Innoviz達成合作協議,主要是看重其新一代InnovizOne傳感器,該傳感器專門針對車規級應用而設計,可集成嵌入到新開發的車型中。InnovizOne傳感器充分利用從InnovizPro傳感器用戶得到的反饋和經驗,以提高性能并大幅降低成本。例如,InnovizOne的視場角從InnovizPro上的73x20度提高到了120x25度,幀速率和探測范圍也從20fps、150米提高到了25fps、250米。

寶馬為何選擇一家成立僅2年的LiDAR初創公司?

InnovizOne是為L3~L5級自動駕駛汽車設計的嵌入式車規級LiDAR,將于2019年問世

InnovizOne主要性能參數

Innoviz業務發展副總裁ItamarRoth拒絕透露其傳感器的具體成本,不過,他確認InnovizPro目前的成本約“小幾千美元”,而InnovizOne“正是進入量產周期的成本將低于1000美元”,具體成本將取決于產量。雖然這價格仍然不能算便宜,但已經遠低于Velodyne最新推出的售價4000美元的VLP-16傳感器。而GeneralMotors(通用汽車公司)為其自動駕駛車輛Chevrolet(雪佛蘭)Bolts每輛配備了5個VLP-16傳感器。

除了LiDAR硬件之外,Innoviz還將為寶馬提供自己的計算機視覺軟件平臺,該軟件平臺將集成到由寶馬開發的核心堆棧中。Innoviz軟件旨在分析LiDAR點云,識別感興趣的目標,并對其進行分類和跟蹤。據稱其視覺軟件能夠區分車輛、騎行者和行人,甚至在反射率足夠的情況下還能夠識別道路上的車道標記。這將對當前用于車道偵測的光學攝像頭提供重要的補充。

Innoviz產品開發路線圖

Innoviz計算機視覺軟件平臺還可支持LiDAR激光器的動態掃描。Innoviz可以為適應不同的行車環境,改變其MEMS反射鏡系統的掃描模式,例如當車輛行駛在擁堵的城市環境中時,附近充徹著大量的各種物體,或者當車輛以更高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提供路面信息。當物體被探測到時,LiDAR激光器可以瞄準它們,為感知系統提供更多信息和細節。

和大多數LiDAR制造商一樣,Innoviz也使用了905nm波長的激光器,這種激光器成本比Luminar公司所使用的1550nm波長的激光器低得多。波長更長的激光被認為對人眼更安全,但它們也更昂貴。憑借其人眼安全性優勢,1550nm波長LiDAR傳感器可以以更高的功率運行,以提高探測范圍。根據Roth介紹,Innoviz已經開發了相關解決方案,可以使905nm激光器保持人眼安全的同時提高探測距離,但他并未透露更多細節。

汽車產業供應鏈優勢

其傳感器數據的實際處理將在自動駕駛車輛的中央計算平臺上一起進行,包括所有感知、路徑規劃和控制操作等。寶馬正與Intel(英特爾)及其子公司Mobileye合作開發其自動駕駛系統。MagnaInternational(麥格納)和Aptiv(安波福,由Delphi德爾福分拆出來的獨立公司)也在與寶馬合作。Magna負責將整體硬件集成到車輛中,而Aptiv負責處理相關電子集成。值得注意的是,Magna和Aptiv都是Innoviz背后的投資方。

汽車產業供應鏈相對封閉,初創企業想要進入該領域難度非常大。Magna和Aptiv都是全球頂級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因此,Innoviz先天的供應鏈優勢不言而喻。

InnovizOne傳感器計劃將于2019年進入量產,其制造合作伙伴為JabilOptics公司,不過Roth表示Innoviz也計劃尋求其他供應商合作。InnovizOne的產能預計將迅速上升至每月數千臺。寶馬是Innoviz宣布第一家生產應用的OEM,當然,Innoviz也正在與其他汽車制造商合作,并預計很快會發布更多的應用合作消息。

其中之一便可能是Tier1(一級供應商)Aptiv。Aptiv正在開發自己的全棧式自動駕駛系統,該公司同時也是Innoviz的投資方之一。另外,Aptiv還投資了另外兩家LiDAR初創公司QuanergySystems和Leddertech。除了為OEM提供一站式自動駕駛系統套件之外,Aptiv還與Lyft合作開發自己的自動移動出行服務產品。探測距離更遠的InnovizOne很可能被用作車輛的前視傳感器,而其他合作伙伴探測距離稍短的LiDAR單元將分布在車身四周。

寶馬尚未就此公告做出回應。寶馬此前曾宣布。L3系統能夠在特定條件下提供部分自動駕駛功能。當系統遇到無法處理的場計劃在2021年推出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和L4級高度自動駕駛系統景時,駕駛員必須接管車輛控制,但它們不必像L2級系統那樣,需要駕駛員隨時隨地手握方向盤并時刻關注路面。L4系統與Waymo、GM、Ford(福特)等廠商正在開發的系統類似,不需要人員接手,但運行場景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內,會有許多新型低成本固態LiDAR傳感器進入量產階段,其中包括目前市場領先廠商Velodyne在去年1月的CES上首次推出的LiDAR傳感器。盡管ElonMusk聲稱LiDAR傳感器僅是自動駕駛系統的一種支撐傳感技術,但當他們與攝像頭和雷達一起協同使用時所提供的額外感知能力,可能會使自動駕駛技術在建立公眾信任度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