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阿里先造芯后入局汽車場景,車內空間正成為網絡巨頭的AI新角力場

時間:2018-04-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百度和騰訊對未來汽車場景越來越熱衷之時,線上零售巨頭阿里,在其重要產品天貓精靈上以語音和人工智能AI開拓未來汽車場景。阿里AI實驗室負責人淺雪對此表示:汽車經過百年發展,是時候邁入AI時代了!

【阿里先造芯后入局汽車場景,車內空間正成為網絡巨頭的AI新角力場】在百度和騰訊對未來汽車場景越來越熱衷之時,線上零售巨頭阿里,在其重要產品天貓精靈上以語音和人工智能AI開拓未來汽車場景。阿里AI實驗室負責人淺雪對此表示:汽車經過百年發展,是時候邁入AI時代了!

4月24日消息,繼基于AliOS推出汽車操作系統并拓展出眾多車企合作伙伴之后,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宣布,與戴勒姆奔馳、奧迪、沃爾沃3家車型廠商達成協作,并將為汽車行業提供“AI+車”處理方案,該方案是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為汽車行業定制的AI解決方案。這三家汽車公司具備聯網功能的量產車型都將與天貓精靈互通,未來在家里“口頭指揮”汽車、在車里遙控家用電器都將成為現實。

另有相關消息顯示,在4月25日,這項計劃還將納入一家合作車企,基本可以確定是德系三強BBA之一的寶馬。此前,沃爾沃的大股東吉利,也就是李書福早已成功入主奔馳母公司戴姆勒,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戴姆勒方面也傳出入股沃爾沃的消息,這盤根錯節的關系不禁讓道哥說車發問:馬云入局聯手戴姆勒、奧迪、沃爾沃三家頂級車企,是不是要和百度、騰訊在在未來的車場景、車空間上掰一掰手腕呢?這一次的博弈真的只是打“AI技術戰”這么簡單嗎?

阿里先造芯后入局汽車場景

近期,阿里的跨界合作行為異常頻繁。就在上周,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峰就阿里巴巴收購國內芯片生產商中天微一事表示:“2014年阿里首次投資中天微,2017年再次追投,到今年全資收購已是水到渠成的事。”該收購因中興通訊遭美國商務部封殺事件而備受關注。

4月23日,阿里董事局主席馬云在福建福州舉行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重申,“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就是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在別人的院子里面種菜。在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上突破,是大企業當仁不讓的責任!”

對于本次天貓精靈產品上車形態,阿里AI實驗室負責人淺雪表示仍在同車廠討論中。無論是車載硬件還是車機內置軟件都有可能。上月,全球最大汽車芯片廠商恩智浦已宣布加入AliOS生態,可以看出阿里早就開始了對網聯汽車產業的布局:軟件方面有達摩院提供技術輸出,硬件方面既可以通過中天微自研AI芯,也有巨頭企業恩智浦提供戰略合作。雙管齊下,去和百度騰訊爭奪資源。

阿里最晚入局卻最先落地

阿里AI實驗室負責人淺雪表示,在與戴姆勒(奔馳)、沃爾沃和奧迪合作后,第一波產品會在6月上線,奔馳Connectedservice2.0車型、沃爾沃XC90、S90和XC60等量產車型會率先集成接入天貓精靈提供的“家車空間融合”能力,后續的云車服務一體能力會在9月開始開放。這也是天貓精靈完成200萬臺銷量后,首次以新形態進入新場景。

無疑,未來的車內空間正在成為BAT等網絡巨頭的AI新角力場。再來看看百度和騰訊方面近期在汽車領域的動作。去年11月,百度方面推出了Apollo小度車載系統,提供人車對話、人臉登錄、疲勞監測、智能安全、AR導航、車家互聯、個性化服務和內容等核心AI功能。而騰訊也在去年11月喊出了“AIinCar”的口號,只要搭載騰訊車聯的“AIinCar”系統,就能在車場景中使用到騰訊的安全、內容、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平臺服務和能力。

就目前來講,百度拉攏了一汽、奇瑞、現代、捷豹路虎等多家車企;騰訊則簽約了廣汽、吉利、比亞迪、長安和東風柳汽。此次阿里借AI之手解鎖未來汽車場景,也意味著BAT三大巨頭間在車場景、車空間的爭奪戰已經打響。之前大家都追著車載系統進行研究,但現在也要比比相關合作的落地能力了。

其實目前互聯網公司都在加深和車企的合作,滴滴也不甘落后地在共享新能源汽車領域不斷擴大車企朋友圈。4月24日,廣汽發布公告稱與滴滴關聯公司惠迪天津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惠迪天津是滴滴出行對外合作新能源汽車運營服務的平臺公司,雙方將在智能電動車的定制化設計開發和生產領域開展合作。

由此也可以看出,目前的互聯網企業對汽車行業的未來也有了各自的計劃,阿里打造AI車空間,百度則專注無人駕駛,騰訊發力汽車智能,滴滴則看中共享智能汽車。跨界者越來越多,對傳統車企來說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可以預見的是汽車行業將被重新定義。那么這些互聯網巨頭們在這個經歷變革的行業,是折戟沉沙呢,還是一如既往的所向披靡?請讓我們繼續期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