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未來中國能否破解“缺芯”之痛?

時間:2018-04-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針對美國向中興通訊發出出口權限禁止令,中興通訊公司20日發布聲明稱,美國商務部在相關調查尚未結束之前,執意對公司施以最嚴厲的制裁,對中興通訊極不公平,中興不能接受。美方“禁售令”是否僅針對一家企業的“不合規”經營?中國芯片產業發展差距到底有多大?未來如何破解“缺芯”之痛?

【未來中國能否破解“缺芯”之痛?】針對美國向中興通訊發出出口權限禁止令,中興通訊公司20日發布聲明稱,美國商務部在相關調查尚未結束之前,執意對公司施以最嚴厲的制裁,對中興通訊極不公平,中興不能接受。美方“禁售令”是否僅針對一家企業的“不合規”經營?中國芯片產業發展差距到底有多大?未來如何破解“缺芯”之痛?記者為此進行多方采訪。

迫使中國讓步是打錯算盤

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以中興通訊未對涉及歷史出口管制違規行為的某些員工及時扣減獎金和發出懲戒信等為由,做出了激活對中興通訊和中興康訊公司拒絕令的決定。“此次‘禁售令’是中興與美國漫長商業糾葛中的一環。企業應吸取教訓,在海外經營一定要守法合規。但也要看到,中興事件本質上是科技之戰,應警惕美國將經濟沖突政治化。”經濟學家張連起認為。

“希望美方依法依規妥善處理。商務部將密切關注事態進展,隨時準備采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高峰表示,如果美方堅持通過單邊主義的保護政策,不惜傷害中美兩國企業利益,企圖遏制中國發展,迫使中國作出讓步,那是打錯算盤。

芯片設計、制造確有短板

芯片被喻為信息時代的“發動機”,是一個國家高端制造能力的綜合體現。

“中興事件既不等同于整個中國制造業發展水平,但也不是中國制造中的個案。”張連起說,中國的“缺芯”困境一定程度代表了中國制造的現狀:夠大而不夠強。

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坦言:“我們在芯片設計、制造等方面確實存在短板,特別是制造環節相對較弱,部分核心技術、關鍵設備沒完全掌握,但這些技術我們都有布局,而且與國外差距不斷縮小。”

近年來,我國一批集成電路制造關鍵裝備已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技術水平全面提升。以中興通訊為例,其國際專利申請量在全球企業中連續八年排名前三,公司各主要產品中大量使用自主研發專用芯片。

“只有強大了,對方才會把你當對手。‘禁售令’一定程度上反映美國對中國高端制造業發展的警惕和擔心。”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表示。

芯的問題一定能破解

未來中國能否破解“缺芯”之痛?專家指出,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夜郎自大、掉以輕心。要堅定自主化發展決心、保持戰略定力,在不斷創新同時加大開放合作,實現芯片等多領域邁向產業發展高端。

在葉甜春看來,中興事件給中國敲響了一記警鐘。現在必須統一思想,摒棄“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做法,痛下決心、堅持不懈把關鍵技術設備掌握在自己手上,否則會持續受制于人。

“中國有自己的顯著優勢,比如正在大力實施‘中國制造2025’,擁有龐大的市場等。中國在半導體等領域發展速度極快,未來10年到20年,將有望補齊短板,進入第一梯隊。”張平對此信心十足。

得益于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資金優勢和市場優勢,一些芯片制造、設計公司正逐漸轉向中國,半導體行業高端人才也不斷向中國匯聚。“這些無疑都成為行業發展的加速器。”一位半導體行業資深人士感慨地說,過去“缺芯少屏”中的顯示屏,經過十幾年發展已從完全依賴進口到規模世界第一、引領全球技術演進,芯的問題也一定能破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表示:“不管遇到什么干擾,我們都要保持戰略定力,按照預先設定的目標和節奏,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作為一個堅持市場主導、開放包容的戰略規劃,也歡迎國外企業參與其中,實現合作共贏。”

[新華時評]

對付別人給你穿小鞋,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做雙大的

“公司上下也在認真反思,接下來將加大研發投入,求人不如求己。有信心應對挑戰。”這是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殷一民20日在發布會上的表態。這樣的話,是中國通訊業界龍頭企業面對危機該有的氣度。

說一千道一萬,中興到美國去是做生意的。美國政府一直宣揚自己做的是開門生意,卻不惜動用強大行政權力去擠兌一家中國企業。而且,這種制裁是在相關調查尚未結束之前,迫不及待地翻舊賬、炒冷飯,小題大做、節外生枝,又是為了哪般?近日,有外媒一語道破了美國政府此類小動作背后的醉翁之意——出于對在技術競爭中有可能被中國趕超的焦躁。

既然人家不跟你好好做生意,非要給你穿小鞋,而且還揣了一肚子的老謀深算,那么,對付別人給你穿小鞋,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做雙大的。本事長在自己身上,自己的鞋子自己做,鞋子穿得合適了,自然跑得快。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要經歷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過程,要成長就必定會經歷挫折和坎坷。我們不妄自尊大,更不妄自菲薄。看看自身,我們有廣闊的市場,有優質的人力資源,有持續向好的經濟基本面,有不斷擴大開放的舉措……特別是我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這一切都是我們的信心和力量所在。“有信心應對挑戰”絕不是在給自己打氣,“求人不如求己”更不是說說而已。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