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廣州市發布廣州市汽車產業2025戰略規劃。規劃指出,未來將大力發展中國品牌,推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健全創新開放體系,把廣州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產業“兩區一高地”。
未來發展目標:
經過努力,廣州汽車產業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創新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能源汽車實現規模化發展,燃料電池汽車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智能網聯汽車進入世界領先行列。廣州市的中國品牌汽車全產業鏈協同發展,質量和可靠性全面提升,形成從整車到關鍵零部件的完整工業體系和自主研發能力,提升廣州市的中國品牌汽車核心關鍵零部件的自主供應能力。合資合作進一步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取得積極進展。
到2020年,廣州市汽車總產能達300萬輛,產銷規模保持在中國汽車制造基地前三位,力爭實現汽車制造業年產值6500億元。廣州市的中國品牌汽車在全國布局產能達150萬輛,產銷規模位居中國品牌前五位。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產能達30萬輛,進入國內前五位。乘用車新車整體油耗降至5升/100公里。
智能網聯汽車實現產業化并達到有條件自動駕駛水平(L3),駕駛輔助水平(L1)和部分自動駕駛水平(L2)新車裝配率超過50%,智能網聯汽車與國際同步發展。廣州市的中國品牌汽車實現批量向“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并逐步實現向發達國家出口。汽車后市場及服務在價值鏈中的比例達到50%。初步建成功能齊全、設施先進、服務能力與產能相適應的汽車產品第三方檢測認證服務平臺。
到2025年,廣州市汽車總產能達500萬輛,力爭產銷規模居中國汽車制造基地第一,力爭實現汽車制造業年產值1萬億元。廣州市的中國品牌汽車在全國布局產能達250萬輛,產銷規模位居中國品牌前三位。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產能達100萬輛,進入國內前三位。乘用車新車整體油耗降至4升/100公里。
智能網聯汽車實現產業化并達到高度自動駕駛水平(L4),駕駛輔助水平(L1)、部分自動駕駛水平(L2)和有條件自動駕駛水平(L3)新車裝配率達80%,智能網聯汽車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廣州市的中國品牌汽車在全球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汽車后市場及服務在價值鏈中的比例達到60%。完成區域內汽車產業相關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深度整合,建成立足廣州、覆蓋華南、輻射東南亞的國家級汽車產品第三方公共服務平臺,服務能力與華南地區汽車企業年產量的規劃產能相適應。
表1廣州市汽車產能規劃目標
在保障措施方面,廣州市將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全面落實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加大收費清理,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加大對中國品牌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核心汽車零部件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強化金融支持,分發揮市“中國制造2025”產業發展資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市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作用,大力支持汽車產業領域的自主創新,重點支持汽車前沿技術、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汽車產業基礎研究。重點向中國品牌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核心汽車零部件傾斜。鼓勵金融機構對中國品牌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核心汽車零部件優先給予信貸支持,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租賃、互聯網金融等方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支持汽車產業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加強用地支持,制定廣州市汽車產業重點發展目錄,優先將目錄內汽車項目列入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在項目立項、規劃、用地報批等方面給予綠色通道支持,優先保障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