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中國研發新的二維非易失性存儲芯片,性能快了100萬倍

時間:2018-04-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張衛、周鵬帶領的團隊研發了一種新的二維非易失性存儲芯片,他們使用了半導體結構,研發的存儲芯片性能優秀,是傳統二維存儲芯片的100萬倍。

相比三星、東芝、美光等公司,中國現在DRAM內存、NAND閃存技術上要落后多年,不過中國的科研人員也一直在追趕最新一代技術,前不久有報道稱中國投資130億元開建PCM相變內存,性能是普通存儲芯片的1000倍,現在更厲害的來了——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張衛、周鵬帶領的團隊研發了一種新的二維非易失性存儲芯片,他們使用了半導體結構,研發的存儲芯片性能優秀,是傳統二維存儲芯片的100萬倍,而且性能更長,刷新時間是內存的156倍,也就是說具備更強的耐用性。

DIY玩家應該知道內存、閃存各自的優缺點——內存速度極快,但是斷電就會損失數據,而且成本昂貴,閃存的延遲比內存高一個量級,但好處就是能保存數據,同時成本更低,所以業界一直在尋找能同時具備內存、閃存優點的存儲芯片,也就是能保存數據的同時具備極快的速度。

英特爾研發的3DXPoint閃存就有類似的特性,號稱性能是閃存的1000倍,耐用性是閃存的1000倍,前面新聞提到的PCM相變存儲也是類似的技術,能夠在斷電時保存數據同時性能類似內存,只不過這些新型存儲芯片現在還沒有達到內存、閃存這樣成熟的地步。

中國學者研發的存儲芯片也是這個方向的,根據他們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雜志上的論文來看,他們研發的存儲芯片使用的不是傳統芯片的場效應管原理,因為后者在物理尺寸逐漸縮小的情況下會遇到量子效應干擾,所以張衛、周鵬團隊使用的是半浮柵極(semi-floatinggate)晶體管技術,他們據此展示一種具有范德·瓦爾斯異質結構的近非易失性半浮柵極結構,這種新型的存儲芯片具備優異的性能及耐用性。

具體來說,與DRAM內存相比,它的數據刷新時間是前者的156倍,也就是能保存更長時間的數據,同時具備納秒(ns)級的寫入速度(NAND閃存的延遲一般在毫秒級),與傳統二維材料相比其速度快了100萬倍。,所以這種新型內存有望縮小傳統內存與閃存之間的差距。

當然,這個技術進展還是很不錯的,只是別指望技術很快量產,更不可能在未來兩三年內進入市場,但凡同時具備DRAM、NAND優點的新型存儲芯片都有這個問題,并沒有成熟到量產上市的地步,傳統內存、閃存還有很長的壽命。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