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7家光伏公司去年凈賺135億元 一半被這三家公司分走了

時間:2018-04-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光伏行業在2017年實現爆發式增長,多數光伏企業取得“飄紅”業績。

光伏行業在2017年實現爆發式增長,多數光伏企業取得“飄紅”業績。

在界面新聞記者梳理的27家已發布年報或業績快報的A股光伏公司中,近九成(25家)在去年實現了盈利,凈利潤總額達到135.1億元。

其中,全球最大單晶硅片制造商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1012.SH,下稱隆基股份)拔得“凈利潤排行”頭籌,成為A股去年“最賺錢”的光伏公司。通威股份(600438.SH)、陽光電源(300274.SZ)緊隨其后。這三家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金額上限分別為35.7億元、20.1億元和10.4億元,合計占27家公司凈利總和的一半。

易成新能(300080.SZ)和航天機電(600151.SH)成為了唯二虧損的公司,分別損失10.2億元、3.1億元。*ST海潤(600401.SH)尚未正式發布年報,故未列入統計,但其之前預計虧損23.70億-28.40億元,或將成為A股光伏公司的“虧損王”,面臨退市風險。

2017年,中國光伏行業裝機量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中國去年新增裝機量達到53GW,同比增長53.6%,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計裝機量達到130GW,連續三年穩居全球首位。

隆基股份表示,去年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加的原因為,主要產品單晶組件和硅片銷量實現快速增長。截至2017年底,隆基股份單晶硅片產能達到15GW,同比提高一倍,單晶組件產能達到6.5GW,同比提升30%。

2017年,隆基股份實現單晶硅片出貨21.97億片,其中對外銷售11.26億片,自用10.71億片,單晶硅片產銷率為99.57%。實現單晶電池組件出貨4.7GW,在國內組件出貨排名第一。

針對未來的市場需求,隆基股份的三年戰略規劃顯示,單晶硅片產能今年底力爭達到28GW,2019年底達到36GW,2020年底達到45GW。此外,其未來三年新上項目標準硅片非硅成本目標為不高于1元/片。

不過,隆基股份就產能過剩可能會帶來的市場價格下降風險作出警告。當前行業產能存在階段性和結構性過剩,部分落后產能面臨退出,為了延緩退出速度,這部分公司可能會采取價格惡性競爭的手段,導致市場價格快速下降,行業存在價格超預期下降的風險。

2017年,“飼料+光伏”雙主業運營的通威股份(600438.SH)營收實現260.9億元,同比增長24.9%;凈利潤為20.1億元,同期增長96.4%。其光伏板塊業務在去年表現突出,營收實現93.82億元,同比增長58.52%,毛利率同比提高3.29個百分點,高于農業板塊。

通威股份表示,光伏業務同比大幅增加,主要因為多晶硅完成升級技改、太陽能電池產能釋放,盈利能力增強。

2017年,通威股份多晶硅完成技改,產能由1.5萬噸/年提升至2萬噸/年,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產銷量均實現大幅提升,且新建2GW太陽能單晶電池項目順利投產。

另一單晶龍頭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002129.SZ,下稱中環股份)的業績快報顯示,2017年實現了5.6億元的凈利。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