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擬發布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2018年3月26日,廣東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研究部署下一步科技創新工作,《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2018-2030年)(征求意見稿)》以大會材料的形式出現在會場,并提出“成為國際領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典范之都和戰略高地”的目標。
根據規劃,廣東將分“三步走”:到2020年要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產業核心規模突破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到2025年人工智能產業核心規模要突破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1.8萬億元;而到2030年整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要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環節。
圖表1:廣東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目標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廣東大力發展人工智能顯然不是心血來潮,作為國內人工智能發展重鎮,廣東省已基本建立起以產業應用為引導、以技術攻關為核心、以基礎軟硬件為支撐的較為完整的人工智能產業鏈條,和北京、上海一起占據著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總數的85%,并且從從專利影響力、企業影響力和融資影響力綜合來看,廣東省都是排名第二,地位穩固。
因此,廣東可以發揮自身的數據資源豐富、應用場景廣闊、產業基礎扎實等優勢,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數據顯示,廣東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已初具規模,2017年核心產業產值高達240億元,占全國核心產業總產值的33.3%,帶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等相關產業規模超2000億元,居全國前列。
圖表2:廣東人工智能影響力排名全國第二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8年又是人工智能政策年!
如今,人工智能已成為引領科技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全球科技公司紛紛布局人工智能產業,搶占戰略高地,中國更將其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各地方政府也不甘落后,紛紛發布人工智能規劃。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匯總,僅僅是2018年前三個月,除廣東外,還有天津、遼寧、黑龍江、福建、四川等5個省市發布發人工智能規劃。加上去年已發布了政策的省市,截至2018年3月全國31省市中已有15個發布了人工智能規劃,其中有12個制定了具體的產業規模發展目標。
圖表3:2018年以來發布人工智能政策的省市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另外,還有27個省市在“互聯網+”規劃中提及人工智能、22個省市在戰略新興產業規劃中設置了“人工智能專項”、19個省市在大數據規劃中提及人工智能、9個省市在科技創新規劃中設置了“人工智能章節”。
對人工智能產業來說,2017年是國家層面上的政策年,2018年將是地方層面的政策年,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剩下16個尚未有人工智能規劃的省市將陸續發布,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不完全了解,目前正在編寫過程中的就有江蘇、山東、河南、陜西等省市。
圖表4:各省市涉及到人工智能的相關規劃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