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12萬中小甬企如何“趕潮”智能制造?

時間:2018-03-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智能化生產已經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怎么實現的問題。近年來,人力成本大幅上升,而智能化生產線成本大幅下降,成本優勢使得企業在擴產時,優先選擇智能化程度較高的生產線,并有動力對原有的生產線進行智能改造。

智能化生產已經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怎么實現的問題。近年來,人力成本大幅上升,而智能化生產線成本大幅下降,成本優勢使得企業在擴產時,優先選擇智能化程度較高的生產線,并有動力對原有的生產線進行智能改造。各個領域均是如此,“只要能用機器人,就不用人”已經成為長三角地區制造業企業的共識。

工信部近日正式批復同意設立中德(慈溪)中小企業合作區。今后“慈溪制造”將與“德國制造”展開全領域同頻共振,助推兩地中小企業實現“無縫對接”。

剛剛結束的寧波國際機器人展迎來人流“井噴”。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主進場洽談,尋找與智造結合的最佳路徑。不少工業機器人一度賣斷貨。

今年以來,寧波“智誠機器人”開足馬力忙生產,這個月的產量將沖擊100臺,而這家寧波工業機器人本體企業去年全年的產量也不足100臺。

……

智能制造,看似高深而玄妙,似乎是大企業的游戲,實則不然。隨著寧波加快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積極爭創“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越來越多的寧波企業開始迎著智能制造的“春天”加速奔跑起來。

“智造升級”新格局

機器人揮舞鐵臂,靈活作業;切割機機床迅速運轉,火花四濺……上周的寧波國際會展中心化身一個巨大的制造車間,讓記者感受到制造業企業加速“智造升級”的滾滾熱潮。

“雖然我們一年的產值不過6000多萬元,但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真的很強烈!”在第四屆寧波國際機器人展會現場,正為工廠物色新設備的“康德不銹鋼”負責人項文德感嘆。五六年前,項文德就把工業機器人引進工廠,目前廠里已經有3臺焊接機器人。在他看來,中小制造業甬企普遍面臨著人工成本上漲、市場競爭加劇的壓力,“智造升級”已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而在寧波通源工業機器人展位前,一條完整的自動化模擬沖壓產線吸睛無數。這條沖壓產線展示了以沖壓自動化機器手替代人工的特效。“這條生產線能有效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維持產能穩定,同時幫助企業有效緩解招工難、用工成本高等難題。”公司總經理陳國枝說,本次共吸引了500家公司到“通源”參觀、洽談,30家企業到生產現場勘察、商討自動化產線方案。

企業旺盛的需求,忙壞了工業機器人制造和集成商們。寧波“摩科機器人”展位前,公司高級工程師宋曉虎正向一撥又一撥客商介紹自家代理的機器人的“真功夫”。“以前下單的都是大企業,近兩年,特別是去年以來,中小企業也加快了智造升級的步伐。目前企業采購的仍以進口品牌為主,國產工業機器人正在迎頭趕上。”宋曉虎說。

寧波市機器人行業協會會長施國平告訴記者,智能化生產已經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怎么實現的問題。“近年來,人力成本大幅上升,而智能化生產線成本大幅下降,成本優勢使得企業在擴產時,優先選擇智能化程度較高的生產線,并有動力對原有的生產線進行智能改造。各個領域均是如此,‘只要能用機器人,就不用人’已經成為長三角地區制造業企業的共識。”施國平說。

“隨著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由資本驅動向以技術、商業模式驅動為特征的創新驅動轉變,產業競爭的壓力正在逐漸傳導到中小企業身上。”在施國平看來,中小企業已經不得不通過智能化升級來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生產效率和優化生產過程,“這種轉型升級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

卡喉的“三根硬骨頭”

“中國制造2025”大潮中,越來越多的中小甬企想走智造升級之路,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有點骨感”。

接受采訪的中小甬企負責人普遍反映,大型企業有資本有實力,可以通過自研或是引進國外先進生產線,快速實現智能化升級。但中小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則受技術、資金、人才、信息等因素制約,也面臨更大的試錯成本和風險。有動力智造升級,卻對走好智造之路信心不足,讓數以萬計的智造后備軍陷入困惑。

“凹凸重工”正在對企業進行新一輪智造升級。總經理朱帥認為,中小型企業智造升級過程中存在三大痛點:其一,缺乏足夠的資金去做智能化的升級改造。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遠高于大型企業,而智能化轉型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在難以利用資金杠桿和借助專項扶持的情況下,純靠企業自身的資本投入幾乎難以為繼。其二,中小企業普遍信息化、自動化基礎較為薄弱。其三,管理偏向粗放式,人員多以低技術難度的熟練工種居多,而智能化的企業需要管理、技術等多方面人才的密切配合才能順利運轉。

破題術在哪里

“大型企業唱戲正酣,中小企業尷尬圍觀。”雖然只是一句調侃,卻戳中了寧波制造智能化進程中的軟肋。某種意義上,破解中小企業的智造之惑,正是寧波制造走向寧波智造的最大命題。

“中小企業缺錢少人,智造升級必須小步穩進,不能一口吃個胖子。”市智能制造協會秘書長華旭說,從德國經驗來看,工業4.0更加重視生產線智能化,面向更多的中小企業,分批次有層次,逐環節、逐模塊、逐單元地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這一路徑更適合當前寧波工業2.0、3.0、4.0并存的現狀。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寧波中小型企業生產過程的薄弱環節比較集中在前道工序和后道工序。所以發展實用的、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有一定智能的倉儲裝備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大批量簡單產品的組裝和裝配的自動化裝備和流水線的開發,以及產品的自動包裝的裝備或生產線,也應該是關注的重點

“希望寧波加大科技金融創新,除了專利質押,還可以鼓勵銀行以訂單質押等方式,促進中小企業更快更好智造升級。”施國平說,隨著寧波智能制造裝備的發展壯大,智能制造標準化、模塊化的問題也應該擺上日程,以保障日后中小企業智造升級的可持續化。

利好消息是,寧波市政府對智能制造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另外,甬產工業機器人加速崛起,為中小企業加速智造升級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們的工業機器人不僅出口美國,還能在第一時間回應客戶的訴求,協助其實現個性化需求,價格卻比進口的低40%。”寧波智誠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邦勝說,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除了機器人的品質要過硬,更重要的一點是操作、編程、應用的簡單化。“國外的知名機器人廠家包括ABB、發那科、博世、庫卡等的設備,需要的編程難度較大,而我們在這一點上有很大的創新,操作簡單得像傻瓜機一樣,普通流水線工人都能操作,還能私人訂制。”董邦勝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