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LED顯示屏市場深度分析:COB技術必將顛覆LED顯示屏現有格局

時間:2018-03-2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自2016年開始,COB技術在LED顯示屏領域已經“溫度大升”,不僅一些二線品牌將其作為“后發優勢”的產品,重點宣傳。威創、索尼等巨頭在技術選型上對COB的傾斜,更是讓其成為一種“重要的次世代標準”力量。

自2016年開始,COB技術在LED顯示屏領域已經“溫度大升”,不僅一些二線品牌將其作為“后發優勢”的產品,重點宣傳。威創、索尼等巨頭在技術選型上對COB的傾斜,更是讓其成為一種“重要的次世代標準”力量。對此,有業內權威人士指出,LED顯示產業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器件集成工藝”的革新歷史。

2017年初,Alex.Hao就認定,COB技術才是顯示屏的未來,也特意考查了幾家相關公司,長春希達就是目前做得最成功的一家,顯示效果確實很好。2018年剛來,COB技術就來勢迅猛,Alex.Hao認為忽視或過度解讀都不可取,應理性的面對這一發展趨勢。那么COB技術對我們業內企業的投資方向,從業者的職業定位到底有著怎樣的導向和幫助?

首先以木林森為例,目前是最大的封裝企業之一,封裝單顆的燈珠和支架,要分光、要分色、要編帶、要送貨,還要養一個銷售團隊,要工資、提成、獎金。有點規模的企業還要壓價、放款,屏出了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封裝廠賠償,全過程還要一個龐大的管理團隊,系統的管理制度。結果是什么呢?單元板成本高,質量不保證,交貨不確定。解決這些問題的鑰匙就是COB技術,從封裝廠出來的不再是燈珠,直接就是帶驅動能顯示的LED顯示屏單元板,由于大批量生產,量變到質變,最終質量會比現在的單元板更穩定。再者以木林森的體系,大批量的采購配套箱體、電源、控制卡,將會讓LED顯示屏現有的價格直接腰斬,同時木林森的利潤會提升,風險會降低,市場占有率會擴大,這才是COB技術的精妙之處。

現在木林森、新光臺、雷曼等封裝廠都在大力投資COB技術,不出一年,COB技術會愈發成熟。加上資本的加持,價格會快速向現在的單元板逼近,甚至更低。這樣,LED顯示屏行業勢必進入新的業態。原有的LED單元板加工企業面臨“生產線的重置”,幾家上市公司有可能進入到危險境地。不僅現有的加工設備會快速淘汰,現有的銷售模式也會重新整合。所以,最近還在大量采購貼片機的企業都是盲目投資。

以新光臺為例,從新光臺出來的單元板,配套好箱體、電源、控制卡,客戶定貨從打款到收到貨可能會在三天內完成。那么另一個問題就來了,銷售模式?Alex.Hao判斷,以省為單位的大型倉儲模式勢在必行,新光臺只需在省級城市設置一個大的倉儲中心負責分發產品就可以了。在流通環節進一步壓低成本,降低風險,快速對需求做出反應。一個巨型企業自然產生了。送到客戶手上的產品質量更穩定,價格更便宜,時間更短。

COB技術可能讓LED顯示屏存在兩種公司,一種是新光臺一樣的LED顯示屏材料配件企業,另一種就是LED顯示屏終端應用開發企業,如不同型號、外觀、功能的租賃屏,夜總會異型屏,城市景觀的亮化工程。如太龍智顯的LED燈桿屏、LED廣告機,裸眼3D廣告機,不管是現在的封裝或未來的COB,都不影響終端應用的設計和開發。LED廣告機和燈桿屏更多的可能是參數、外觀、功能、結構和營銷上需要大量投入,與常規顯示屏有本質的不同。甚至COB技術導致價格的降低,會推動廣告機、燈桿屏市場的全面普及。

現在COB技術剛出來,價格沒有優勢,質量也還不穩定,按常規的做法就是逐步讓質量提升,正常核算銷售價格,企業不會虧本去做大戰略布局,但質量和價格與生產總量是相關的,Alex.Hao從戰略營銷的角度也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手段,以木林森為例,賺或虧一個億對木林森沒什么大的影響,但如果能快速占領這個市場,控制整個LED顯示屏單元板市場,不愁以后公司規模做不大,不愁以后沒錢賺。所以建議木林森直接推出COB單元板,直接配套電源、控制卡、箱體,在各省級城市做倉儲式銷售。價格戰略同時啟動,不僅不賺錢,還有計劃的虧損,直接把COB單元板的價格定在現在的貼片單元板之下10%左右,創先占領市場,價格引爆市場,銷量推動質量提升,用大批量規模化生產,倉儲式銷售壟斷整個產業鏈。

技術進步是必然的,我們只能順勢而為,判斷準確,抓住機會,是我們企業健康經營的關鍵。希望LED顯示屏行業的從業者規避變革過程中帶來的風險,也不放過變革過程中帶來的機會。技術創新永遠在路上,COB技術已經成功應用于LED顯示屏中,亦逐步展現突破傳統的優勢所在,盡管仍有技術難關要闖、市場障礙要破,但既然已是可用、能用的現狀,COB顯示技術未來最大的機遇以及發展或許應該是用好、用優、好用的細致化,隨著技術和工藝的不斷提升,或許全新的顯示時代就要開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