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全球多晶硅產能數據及排名

時間:2018-02-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多晶硅制造商由于過早預估2017年中國裝機量會較減少,并對其設施進行維護,導致第三季度供應緊張。

受2016年下半年供應過剩的嚴重打擊,多晶硅供應商在下一年需求預期較低的情況下趨向于謹慎投產。這些預期當然在后來被證明是錯誤的——2017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創下一個新的世界紀錄。

“2016年與2017年最大的區別是中國6月30日上網電價(FIT)截止日期之后的需求下降,”一位分析師解釋說。“這并不是急轉而下——7月份裝機量12GW左右,并且由于領跑者項目的延期,為第三季度帶來了額外的需求。”

多晶硅制造商由于過早預估2017年中國裝機量會較減少,并對其設施進行維護,導致第三季度供應緊張。中國對多晶硅需求的持續增長,避免了2016年供應過剩局面的重演,卻導致了2017年供不應求的局面。

國內生產

產業景氣,中國企業在對電池片和組件制造方面占有越來越大的份額,中國光伏制造的野心也正在向上游移動。隨著越來越多的晶硅工廠投產上線,中國多晶硅的進口份額在逐年下降。

來自IHSMarkit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公司在全球多晶硅產量中的份額為54%,比2016年同比有所增加。中國晶硅制造商正在不斷擴大生產的原因一方面來自于2017年強勁市場帶動的需求增多,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美國對中國的多晶硅的限制性進口關稅。

blob.png

(2016年數據:多晶硅制造排名前五:協鑫、瓦克、OCI、特變電工、大全)

中國的最終目標是擺脫多晶硅進口。根據BernreuterResearch提供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中國多晶硅產能為23萬噸,到2017年底將增至32萬噸。隨著幾家新工廠上線,到2018年底,預計產能將達到45萬噸。

中國多晶硅產量擴張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對于多晶硅生產質量的擔憂依然存在。

隨著近年來單晶硅產品市場份額的增加,單晶硅生產商對高純度的多晶硅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單晶硅生產商主要從德國和韓國進口高純度多晶硅,”Bernreuter解釋說?!瓣P于隆基和中環(以單晶硅產品為主的光伏企業)的快速擴張,他們將如何滿足他們對高純度多晶硅的需求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P>

多晶硅進口

事實上,中國硅片生產商仍在繼續大量進口多晶硅。Bernreuter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了15.9萬噸多晶硅,其中約45%來自韓國生產商,其中德國瓦克公司占30%的份額,11%來自臺灣。

多晶硅產能數據及排名 2018全球預計新增裝機120GW 中國將占65GW

(2016年數據:世界排名前十硅片制造商:協鑫、隆基、中環、晶科、賽維、旭陽雷迪、綠能科技、英利、昱輝、晶澳)

得益于這些地區的低進口關稅,從德國和韓國大部分進口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路徑。實現多晶硅的自給自足是一個長期的目標,目前中國仍需不斷進口原材料以滿足其不斷擴大的電池和組價制造需求。

去年11月,中國商務部就多家中國企業申訴展開調查,得出韓國制造商傾銷多晶硅得結論并相應調整了關稅。

現在韓國最大生產商OCI的這些關稅為4.4%,韓泰硅業有限公司的關稅為9.5%。與此同時,該國第二大生產商韓華化學公司的關稅降至8.9%。由于與商務部達成的協議要求其不得低于最低價格出售,瓦克也繼續享受免關稅進入中國市場的權利,德國的進口份額一直保持不變。

總體而言,進口到中國的多晶硅量并沒有大幅波動,而進口量卻以百分比下降?!爸袊谕ㄟ^國內生產取代多晶硅進口的額外需求。”

與此同時,硅片市場繼續由單晶硅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所定義。西安隆基近日宣布將在2020年前將硅片產能提高至45吉瓦。

Longi這一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已經導致分析師CorrineLin預測2018年下半年將出現單晶硅供應過剩的情況。在單晶硅產能從今年的44.5GW擴大到73GW的基礎上,基于對2018年95-105吉瓦的保守需求估計的40%份額,其容量將遠遠超過對該技術的需求預測。

2018年究竟如何

分析師再次預測2018年的全球光伏市場,保守的估計預期與2017年相似,而由于近幾年中國市場的超預期發展,給予中國裝機量更大的增長空間后,全球光伏安裝量分別為110,115和120吉瓦。110GW和115GW可能存在著產能過剩的風險。120吉瓦的裝機量將基本保持多晶硅的供求平衡。Bernreuter說。“若2018年有120吉瓦的市場,那么中國的新增裝機量將約有65吉瓦。”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