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3D打印機出貨情況
對于3D打印的開發和應用,發達國家遠遠走在前面,從1988年商業化的3D打印設備銷售開始,20余年來全球有幾十個國家采購安裝這些設備。從各國20余年來總裝機量的占比來看,美國以38%的份額遙遙領先,日本、德國和中國占據第二梯隊。裝機量也基本反映了全球這一先進加工制造技術和應用的狀況,與傳統的加工制造相似,只是美國這次又走在了前列。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3D打印產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潛力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3D打印機的總出貨量增長32%,其中工業級/專業級3打印的全球出貨量下降了10%,但由于個人/桌面級3D打印機的出貨量大幅增長34%,使得3D打印機總體出貨量仍呈快速增長趨勢。2017年上半年,全球3D打印機出貨18萬臺,同比增長了38%。
圖表1:2010-2017年全球3D打印機出貨量及增長情況(單位:臺,%)
從銷售金額來看,兩類3D打印機的銷售金額都有所增長,但是推動增長的原因截然不同。個人/桌面級3D打印機銷售金額增長了8%,主要是得益于大幅上升的出貨量,這類打印機的加權平均銷售價格有所下降,從2015年的1302美元下降至2016年的1052美元,其中排名前兩位企業XYZprinting和Monoprice的加權平均價格小于500美元。
而在專業級/工業級市場中,3D打印機銷售額相比2015年增長了9%,推動專業級設備銷售金額增長的主要原因并非是總出貨量的上升和價格的下降,而是由于具有更高價格的金屬3D打印設備銷量的增長。2016年,各種金屬3D打印設備和材料的總加權平均價格為119129美元,漲幅達21%。
圖表2:2016年全球3D打印機銷售額變化情況
2017年全球3D打印機銷售結構
3D打印行業結構目前主要有個人級3D打印機與工業級3D打印機構成,隨著3D打印技術在各個行業領域的滲透,伴隨著3D打印技術的快速成長,未來3D打印市場將會呈現爆發式增長。
基于3D打印的成長性而言,個人智造的興起,在個人消費領域,3D打印行業將會保持較高的增速,拉動個人級3D打印設備的需求,同時也會促進上游打印材料(主要是以光敏樹脂和塑料為主)的消費,2016年,全球消費級3D打印機出貨量為293725臺,占據全部市場的96。7%。
而在工業消費領域,由于3D打印金屬材料不斷發展,以及金屬本身在工業制造業的廣泛應用,預計以激光金屬燒結為主要成型技術的3D打印設備,將會在未來工業領域的應用中獲得較快發展,中短期內這一領域的應用仍會集中在產品設計和工具制造環節。
圖表3:2008-2017年全球3D打印機銷售結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