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農歷年假期回來,鋰電行業的鈷資源企業就收到了遠在美洲的蘋果派發的紅包,詳情可查看《蘋果有意采購鈷礦全球鈷業誰能“吃雞”?》。農歷年過完,新歷來到了2月底,到這時候往往各大企業的年度業績預告都基本出來了。2017年,有哪些鋰電企業的業績讓人驚喜呢?下面小編整理了5家比較搶眼的鋰電企業2017年的業績預告供大家嘗鮮。
諾德股份:預計2017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17,372.29萬元-18,672.29萬元,同比增加661.12%-710.59%。
2017年度歸屬于諾德股份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其主要原因是諾德的主營業務銅箔板塊大幅增長。2017年10月,諾德股份4萬噸電解銅箔在青海投建。
編輯視點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動力電池用電解銅箔生產將在青海大地上“鷹擊長空”,而諾德股份年產4萬噸動力電池用電解銅箔項目建成后,將會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動力電池用電解銅箔生產基地。諾德未來定位于國內大型高檔電解銅箔制造企業之列,為打造全國千億鋰電產業基地注入新動力。
受益于我國鋰電池產業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市場對鋰電池用電解銅箔需求量逐步攀升,諾德股份的銅箔板塊收入增長幅度較大,覆銅板業務快速提升,融資租賃業務也得到持續增長,助力2017年業績同比增加6倍有余。
新綸科技:預計2017年1-12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17,000萬元-19,500萬元,與上年同比增長239%-289%。
新綸科技公司是國內防靜電/潔凈室行業龍頭企業,2016年8月1日完成了對日本凸版印刷旗下“鋰電池鋁塑膜軟包業務”的收購,開啟鋰電池鋁塑膜軟包生產線項目。2017年11月6日,新綸科技公司發布公告,擬20.06元/股向寧國市千洪電子有限公司全體股東發行5,570萬股,并支付現金38,265.80萬元,購買千洪電子100%的股權,交易金額為15億元。
編輯視點
近兩年來,新綸科技逐步消化吸收凸版印刷的成熟技術,啟動了常州功能材料產業基地內產能為300萬平方米/月的鋰電池鋁塑膜軟包生產線項目建設,并逐步建立了完善的銷售、服務網絡及技術團隊。目前,新綸科技公司鋁塑膜業務發展良好,月銷售量穩定在120萬平方米以上,產品已批量運用于捷威動力、微宏動力、多氟多新能源、孚能科技等軟包動力鋰電池廠商,以及ATL、寧波維科等3C鋰電池廠商。
新海宜:預計2017年1-12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盈利9037.94萬元-10407.33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30.00%至280.00%。
2017年8月22日,新海宜宣布擬與泰爾控股、棲霞建設、海瀾創投、上海鴻菁、紅絲路貿易、云車網絡共同出資發起設立南京海宜星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暫定名,最終以工商登記機關核準的名稱為準)進行動力電池、材料等方面的投資建設。
編輯視點
2017年,新海宜持續推進戰略轉型升級,發展“新能源”和“大通信”兩條業務主線,參股陜西通家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據資料顯示,陜西通家擁有完整的生產資質,共30多款車型。值得一提的是,新海宜正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創新出口模式。借助陜汽集團的品牌效應和海外銷售網絡,初步打開國外銷售局面,產品已遠銷秘魯、埃及、哈薩克斯坦、巴西、阿爾及利亞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
贛鋒鋰業:預計2017年1-12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132,344.05萬元-155,562.31萬元,與上年同比增長185%-235%。
贛鋒鋰業目前間接持有Marion43.1%的股權,Marion礦山新建20萬噸生產線將于2018年達產,滿產產能達到40萬噸/年。贛鋒鋰業將包銷其全部6%品位和部分4%品位的鋰精礦。礦山仍在進行技改以提高6%鋰精礦的供應量,達產時年產能可達6萬噸碳酸鋰當量。贛鋒鋰業已經收購了Pilbara4.84%股權,Pilbara一期項目預計將于2018年6月投產,投產后每年向贛鋒鋰業提供品位6%的鋰精礦16萬噸。贛鋒鋰業還持有美洲鋰業17.5%股權,江西鋰業100%的股權、阿根廷Mariana鹵水礦80%的股權和愛爾蘭Avalonia鋰輝石礦55%的股權。預計2018、2019年贛鋒鋰業鋰鹽加工產能約為5、7萬噸碳酸鋰當量,隨著上游鋰資源項目的投產,贛鋒鋰業原料自給率有望達到100%。
編輯視點
贛鋒鋰業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同時具備礦石提鋰、鹵水提鋰、回收提鋰三種原材料應用的企業。旗下主要產品包括工業級、電池級金屬鋰及鋰材、電池級和高純級碳酸鋰、氯化鋰、丁基鋰、氟化鋰等二十余種鋰系列產品。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新醫藥及新材料領域。在新能源領域,主要用于生產一次高能電池、二次鋰電池和動力鋰電池,歐洲Bollore公司在采用贛鋒鋰業金屬鋰作為二次動力電池的負極材料,應用在電動汽車領域。贛鋒鋰業是一家對鋰礦資源深加工能力特別強的企業,在2017年,通過對鋰礦企業的股權控制,隨著上游鋰資源項目的投產,贛鋒鋰業將完成自上而下的鋰資源整合。
杉杉股份:預計2017年1-12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85,000萬元-95,000萬元,同比增加157.50%到187.79%。
杉杉1月16日公告將投資50億元,用于10萬噸高能量密度鋰正極材料產能擴張計劃,與此前規劃的10萬噸負極材料項目對應。杉杉規劃于2018年年底之前建成1萬噸/年的一期第一階段正極產能,固定資產投資約5.81億元人民幣;預計2020年年底之前完成一期項目,合計新增產能2萬噸/年;剩余產能投資于2025年年底之前分期完成。截至2016年底,杉杉正極、負極、電解液的產能分別為3.3萬噸、2.8萬噸和1.5萬噸。2017年,杉杉通過收購新增負極產能1萬噸,且目前在建工程中有3.5萬噸負極產能。預計2018年底,杉杉正極、負極產能均能超過5萬噸。
編輯視點
杉杉股份對于鋰電產業的投資可謂是狼性。原本處于服裝業的杉杉股份謀求更長遠的發展,轉向鋰電材料產業,并專注電池材料主業發展。2017年度,杉杉出售所持寧波銀行約2,869萬股,獲得投資收益約4.66億元,此舉為杉杉電池材料產能擴張提供現金流保障。目前杉杉還持有洛陽鉬業、寧波銀行股票及稠州銀行股權,合計市值約80億,后續杉杉或將繼續出售股票以補充現金流發展電池材料主業。而杉杉股份2017年的舉措也在年終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實現業績同比增加157.50%到187.79%。
小結
從以上五家企業年度業績預告來看,業績增幅較大且主要集中在上游的材料企業。2017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后補貼時代,新能源市場的需求增大,刺激了上游鋰電材料企業的需求,對上游擁有礦產資源的企業形成利好。因此在2017年,相信除了以上5家企業業績搶眼,還有其他業績表現不錯的鋰電企業。2018年,他們誰將繼續笑傲鋰電市場?讓我們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