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8年屏下指紋技術成下一個布局方向

時間:2018-02-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7年,全面屏的爆發給了指紋芯片廠商出了一道難題,指紋解鎖何去何從引發業界的共同思考,一時間,各種解鎖方式先后被關注,由于全面屏追求更高屏占比

2017年,全面屏的爆發給了指紋芯片廠商出了一道難題,指紋解鎖何去何從引發業界的共同思考,一時間,各種解鎖方式先后被關注,由于全面屏追求更高屏占比,下巴位置沒有空間放置蓋板指紋,而2017年屏下指紋技術還不太成熟,因此背面Coating指紋成為最受歡迎的解決方案。

價格戰從2015年打響一直持續到現在,之前還有消息稱指紋芯片的價格已經低到1美元以下,整個指紋芯片市場的產品價位似乎并不怎么高,有指紋芯片廠商表示目前背部Coating指紋芯片價格普遍在$0.7-$1.2,不同產品之間的價格差異主要在于面陣大小的差異。總的來說,2017年指紋芯片整體價格下降非常快,各家毛利率都不怎么高。

2017年上半年,匯頂3月、4月的出貨量成功趕超FPC,榮登旭日大數據指紋芯片月出貨量榜單冠軍寶座,充分證明了國產指紋芯片的實力與潛力。國產芯片的大爆發,也充分說明了國內指紋芯片技術以及品質得到了普遍認可。

在超越國外廠商,獲得廣大客戶認可的歷程中,指紋芯片只用了三到四年時間。相較于觸控芯片六到七年的歷程,國內芯片廠商的技術創新步伐在逐漸加快,且已經與國際廠商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國產廠商在技術支持和產品性價比上的優勢逐漸凸顯。

屏下指紋技術成下一個布局方向

當下,新思的屏下指紋技術已經成功刷新了人們對指紋解鎖的認知,而之前FPC的任意位置屏幕指紋識別也為手機解鎖創造了一些新的可能,匯頂也在屏幕指紋解鎖上大下功夫,究竟屏下指紋的具體是怎么實現的?

屏內指紋是In-Display,是把指紋傳感器集成到面板里面;屏幕指紋通常是指Under-Display,是指在屏幕下方或者其他位置集成指紋。In-Display是與面板完全集成,面板需要采用新技術重新設計。Under-Display主要是對面板的透光性有要求,因此目前主要還是應用在AMOLED屏下。

而集創北方也對屏下指紋(Under-Display)在2018年量產持樂觀態度,只是認為便利性和性能還有待市場的進一步驗證。

在屏下、屏內以及屏幕任意位置這幾種指紋解鎖方式哪種會搶先占領市場這一問題上,有指紋芯片廠商認為屏下指紋會先開始量產,這個是全面屏正面指紋目前比較好的選擇。也是因為屏下指紋技術相對比較成熟,而另外兩個目前還沒有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

顯然,屏幕任意位置指紋解鎖比固定解鎖區域使用更加方便,同時可以支持多指指紋解鎖,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而屏內指紋集成在面板里面,這是面板廠一直在努力的,目前集成了觸控,下一步就是集成指紋,集成度更高,整體模組更輕薄。

在各家積極布局屏下指紋的情況下,屏下指紋解鎖是否會成為新的盈利增長點,還有待市場檢驗,正如集創北方所言:能解決市場需求及痛點的新產品,必然會成為一個新的盈利增長點,而屏下指紋作為一個過渡產品,這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取決于屏內指紋技術成熟度。

2018年指紋芯片廠商何去何從?

2018伊始,指紋芯片市場可以說是以FPC大規模裁員拉開序幕,有媒體分析是由于指紋芯片產品價格下降,市場遇冷,和國產廠商的強勢崛起三重原因造成的,但集創北方仍對2018年指紋芯片市場持樂觀態度,認為總體趨向增長,并看好指紋芯片出貨量。

而在指紋芯片價格戰方面,集創北方認為2018年指紋芯片價格下降會趨緩,價格戰也會放緩,經過多輪的價格調整,指紋芯片毛利率普遍不高,再繼續廝殺那必然對整個指紋芯片市場的發展都不是很有利。

指紋芯片市場下一步將會是國產指紋芯片廠商繼續崛起,而歐美指紋芯片廠商慢慢淡出國內市場,畢竟,毛利率如果持續走低,相信低到一定程度歐美企業也會選擇適時退出。國內指紋芯片廠商的指紋芯片出貨量或將增加。

隨著目前指紋芯片技術的不斷成熟,因此國產芯片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會繼續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就目前巨頭效益明顯的指紋芯片市場來看,部分指紋芯片廠商一定會面臨洗牌出局的情況,因此指紋芯片廠商還是要積極完善產品,服務好客戶,提升自己的品牌影響力。

就集創北方而言,其在指紋芯片領域有三方面突出優勢:首先是良好的供應鏈關系,從而能夠保證穩定的產能;其次是堅持以技術創新為導向,從而能夠研發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第三就是在產品多元化方面的長期投入,能夠提供包括指紋識別、觸控、顯示、TDDI等產品在內的整體解決方案。

對于指紋識別相關產品,集創北方始終在積極布局并開展創新,屏下指紋和屏內指紋等產品都在按照既定計劃開發中。2018年,集創北方將繼續加大創新力度,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凝聚現有優勢,開創品質未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