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8年5G標準確定和商用產品研發關鍵年

時間:2018-02-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7年,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推進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工業運行實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好于預期,信息業也保持快速發展,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1月3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介紹了2017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并會同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總工程師張峰答記者問。苗圩表示,2017年,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推進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工業運行實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好于預期,信息業也保持快速發展,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近期啟動創建

苗圩詳細介紹了“中國制造2025”的有關情況。苗圩指出,“中國制造2025”啟動實施兩年多以來,頂層設計已經完成,也形成了縱向聯動、橫向協同的工作機制,五大工程在穩步推進,國家級示范區將在近期啟動創建,一批重大標志性的項目和工程陸續落地,制造強國建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苗圩強調,“中國制造2025”成為我國深度參與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雙邊多邊合作的一個標志性符號。“中國制造2025”是開放的體系,是包容的體系,我國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在戰略、標準、技術、人才、高端制造裝備等方面廣泛開展了合作和交流。中國的產業政策主要著眼于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來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等政策始終遵循的是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基本原則,決不是政府代替企業大包大攬,中國制造業也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不會動搖,這也是我國實施“中國制造2025”相關政策的基本出發點。而且所有的政策同樣適用于在中國境內的各種所有制的企業,包括中資企業,也包括外資企業,對內外資企業是一視同仁。

苗圩提出,2018年工信部將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重點推進六個方面工作:一是繼續深入地實施好五大工程。二是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三是培育若干世界級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四是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組織實施工業互聯網的平臺培育、百萬工業企業“上云”等工程。五是提升制造業的供給體系質量,落實好今年鋼鐵去產能的任務,實施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六是優化制造業的發展環境,特別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交易性的成本等等。

2018年是5G標準確定和商用產品研發關鍵年

張峰介紹了5G發展的相關情況。他表示,當前,5G正處于標準確定的關鍵階段,國際標準組織3GPP將于今年6月完成5G第一版本國際標準。我國2016年年初率先啟動了5G研發和試驗,進一步促進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的應用和發展,今年1月召開了第三階段規范發布會,向參與企業發了“課本”和“考試大綱”,這也標志著研發試驗正式進入第三階段,將推動5G系統設備基本達到預商用水平,為后續5G規模試驗和手機入網檢測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張峰指出,2018年是5G標準確定和商用產品研發的關鍵一年,工信部將依托第三階段5G技術研發試驗,注重“標準、研發與試驗”三項工作同步開展。同時,也鼓勵企業包括國外的一些合作伙伴,積極參與5G的研發和試驗。還要發揮引導作用,推動5G成熟和商用,積極地引導產業界按照研發的規律,快速穩妥地協同推進5G發展。

在國際合作方面,張峰表示,工信部秉承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一直倡導推動形成“同一個世界、同一個5G標準”,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推動5G發展得更快、更好。

人工智能離我們已經不遠了

人工智能成為全球熱門話題。發布會上,苗圩提出,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戰略性技術突破。他簡單介紹了目前人工智能在智能翻譯、人臉識別、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等方面的成熟應用,并強調:“人工智能離我們已經不遠了。”

苗圩介紹,下一步,工信部將著力規范和推動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按照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部署,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手段,務實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的融合。一是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特別是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方面加大研發力度,促進這些技術和產品更好地融合發展。二是重點突破智能傳感器、神經網絡芯片、開源開放平臺等產業發展的基礎環節。三是繼續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廣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四是構建行業訓練資源庫、標準和測試評估平臺等公共支撐體系。同時,還要加大對地方產業發展的指導,引導各地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差異化發展格局。

企業和用戶正常跨境上網不受影響

針對媒體記者提出的跨境訪問互聯網的相關問題,張峰表示,去年1月,工信部出臺了《關于清理規范互聯網網絡接入服務市場的通知》,主要是為了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通知》的規范對象主要是未經電信主管部門批準,也沒有國際通信業務經營資質,同時又租用了國際專線或者VPN違規開展跨境業務經營活動的企業和個人。

張峰強調,《通知》關于跨境開展經營活動的相關規定,不會對國內外企業和廣大用戶正常跨境訪問互聯網、合法依規開展各類經營活動造成影響,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同時,對一些外貿企業、跨國企業因辦公自用等原因,需要通過專線等方式跨境聯網時,可以向依法設置國際通信出入口局的電信業務經營者租用它的線路或者網絡,也不會給他們的正常使用帶來任何影響。

張峰還強調了有關安全的問題。“它不會對安全帶來任何影響,為什么這么講呢?電信經營企業只是提供一個通道、一個網絡,有關業務你是看不到的。其他的經營使用者,也包括經營單位,只要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安全是有保證的,我們的憲法規定,公民有通信的自由,企業通信也會受到相應保護。”

2017年全年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4%

針對媒體記者提出過去一年我國寬帶網絡發展取得哪些新進展,對整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有哪些帶動和促進作用的問題,張峰進行了詳細回答。

張峰指出,信息通信業不僅是最具成長性的行業,更是整個國家的關鍵性、戰略性的基礎產業。在當今社會,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已經和水、電、氣一樣,成為社會生產、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礎設施。2017年,信息通信業持續保持快速增長,創新活力不斷增強,網絡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在網絡能力方面,固定寬帶用戶普及率達到72.5%,提前實現國家“十三五”規劃目標。其中,光纖寬帶用戶達2.9億戶,占固定寬帶用戶的比重超83%,50M以上高速率固定寬帶接入用戶占比達70%;4G用戶近10億戶,滲透率達70%,超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全國建成125個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云計算關鍵領域取得突破,部分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

在信息服務方面,2017年全年,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76.4%,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4%,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同比增長26.7%,全年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1775MB,是上年的2.3倍,12月當月戶均接入流量高達2752MB。上市互聯網企業營收連續6年增速都超過了40%,預計全年會達到1.4萬億元,總市值突破9萬億元,估值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達58家,數量居全球第二位。移動App數量達216萬款,分發規模超過7600億次。

在融合應用方面,互聯網與消費領域深度融合,培育內生增長動力,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引領全球。截至去年10月底,我國網絡零售額超過5.5萬億元,同比增長34%;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近150萬億元,居全球首位;網約車日均訂單數超2500萬,共享單車用戶規模超3億。同時,互聯網與生產領域加快融合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目前我國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近40%,實現網絡化協同的制造業企業超過30%,開展服務型制造的企業超過20%。在家電、機械、航天等垂直領域,涌現出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制造業骨干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普及率超過60%,大中小企業從淺層次協同協作,向深層次融合融通演進。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